加密信息如同风暴中心的平静,一经发出,便在千里之外掀起巨浪。
一份来自龙国的外交照会经由外交部转呈到中情局长伯恩斯手中时,办公室窗外正值纽约黎明,天际线在晨曦中现出棱角。
他一跃而起,握着电文的手竟在颤抖。
“他们接受了?!”伯恩斯的声音透着惊喜,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助手调出屏幕上的普罗米修斯行动总览图。这张图表并非军事部署,而是一张智力攻防沙盘,其中一条分支用红色标示着“轩辕计划评估与干扰”。
“是的,局长。内容确认无误,且措辞正式。”助手汇报。
伯恩斯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不仅是外交胜利,更是一次情报上的突破。
“很好!启动普罗米修斯行动第二阶段,代号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
神话中因飞得离太阳太近而坠落的名字。
伯恩斯要让轩辕计划的光芒,亲手灼烧那些追随者的翅膀。
很快,一份名单被呈到伯恩斯面前。
这份名单汇聚了漂亮国在聚变科学领域的顶尖头脑,每一位都手握专利与荣誉。
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
他不仅是理论界的泰斗,更是对Z箍缩路线持怀疑甚至鄙夷态度的代表人物。
由他带队,将为此次考察奠定审判者的基调。
而在这份名单的最末,被单独标注的特别顾问一栏,赫然写着:文若宇。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目标人物现于龙国国内,身份敏感,建议通过外交途径,将其纳入考察团,以实现制衡与内部观测目的。
伯恩斯对此安排很满意。
漂亮国正是通过外交照会,以促进开放透明与国际公信力为由,指名要求龙国物理学家文若宇教授作为独立顾问,全程参与考察。
他们很清楚,这位曾在西方顶尖学府深造、对Z箍缩路线持公开批评态度的科学家,是唯一能从内部看穿龙国把戏的利刃。
文若宇接到通知时,正在国内某重点实验室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满墙的公式和未解的难题。
电话来自一位高官,传递的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一道指令。
文若宇沉默片刻,脑海中浮现出秦卫兵那张年轻沉静的面孔。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考察,更是一场智力与意志的较量。
他此前设想的,是秦卫兵在绝望中会向他求助,没想到对方竟用如此张扬的方式,引来外部压力,反将自己从内部推向了棋局中央。是虚张声势,还是另有隐情?
“我需要完全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所有我可以调阅的资料。”文若宇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电话那头短暂沉默后,传来答复:“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你的要求会被满足。文教授,国家需要你的专业判断。”
放下电话,文若宇走到窗边,看着远方城市的光影。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秦卫兵,你终于忍不住了吗?这场游戏,是时候揭开谜底了。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变出什么花样。
国际舆论如被点燃的火药桶,炸开了锅。
龙国接受漂亮国考察团的提议,这则消息如同深水炸弹,引爆了全球对聚变能源未来走向的各种猜测。
“龙国此举是自信还是另有图谋?”《纽约时报》的头版大字标题,充满了疑问与警惕。
欧洲各国媒体则纷纷引用专家观点,分析龙国此举可能带来的外交与技术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龙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旨在借机向世界展示实力,寻求国际合作;
也有人持悲观态度,认为这是龙国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采取的透明化姿态,掩盖其在聚变技术上的困境。
漂亮国政府和媒体则高调宣传,将此次访问描绘成对龙国轩辕计划的一次技术审判。
外交部发言人史莱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欢迎龙国向国际社会开放,这是科学透明的体现。但我们也将以严谨的态度,核实所有技术细节,确保任何突破都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而非虚假宣传。”
而在千里之外的伏羲基地,秦卫兵的剧组正在加紧造景。
Z箍缩装置的实验大厅,此刻更像一个舞台布景车间。工程师们穿梭其间,仪器与管线交织成一幅工业画卷。
然而。
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任何科学家为之束手的难题:如何在低功率下,实现Z箍缩等离子体的奇迹稳定。
马英昆教授站在一块三维投影前,眉头紧锁。
投影上,是Z箍缩装置内部等离子体不稳定的模拟图。香肠模不稳定、撕裂模不稳定、打捆模不稳定……这些在理论上无法避免的顽疾,此刻正以直观的方式,嘲讽着人类控制核聚变等离子体的雄心。
“马老师,按照我们设定的低功率参数,等离子体在不到纳秒级的时间内就会崩溃,根本无法达到肉眼可见的稳定。”张工程师的语气透着焦躁。
他们需要创造的,是一个可控的、短暂的伪稳定窗口,让专家团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内,看到一个看似完美的假象。
这就像是在汹涌的瀑布中,人为制造一个短暂的平静水面,既要让它真实存在,又不能让它暴露其虚幻的本质。
马英昆没有直接回应,只是用笔在虚拟屏幕上圈画着。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那些狂乱的等离子体,直抵问题的核心。
Z箍缩的固有不稳定性,源于磁场对电流的径向压缩。这种压缩力极强,却也极易引发等离子体的形变。
突然,他笔尖一顿,一个念头闪过。他想到了一个看似与聚变物理毫不相关的领域,凝聚态物理中的拓扑绝缘体。
“拓扑绝缘体,其内部是绝缘的,但表面或边缘却能导电,且具有鲁棒性,不易受扰动。”马英昆喃喃自语,眼中一亮。
团队成员们闻言,面面相觑。拓扑绝缘体?这和聚变有什么关系?
马英昆没有理会他们的疑惑,他迅速在屏幕上构建出一个物理模型。“如果……我们能为等离子体设计一层拓扑磁场皮肤呢?”
他的理论构想是,通过一个瞬时生成的、具有拓扑特性的磁场结构,在等离子体表面形成一层伪边界。
这层边界将模拟拓扑绝缘体边缘态的特性,在极短时间内,对内部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进行束缚和导引,使其呈现出一种宏观的稳定状态。
这种稳定,并非真正的物理平衡,而是一种被巧妙“冻结”的瞬时假象。
“这层皮肤必须极薄,作用时间必须极短,而且要能抵消掉部分香肠模不稳定造成的径向扰动……”马英昆越说越兴奋,思路豁然开朗。
张工程师和其他科研人员渐渐听懂了。这是一种巧妙的借力打力。
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不稳定,而是利用一种物理机制,在特定条件下,对不稳定性进行瞬时重定向或平滑。
其精妙之处在于,它几乎不改变Z箍缩的核心物理过程,却在最关键的时刻,为等离子体披上了一层稳定的外衣。
整个团队都被马英昆的构想所折服。有人甚至忍不住惊叹:
“马老师,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如果不是为了……这理论本身就足以冲击诺贝尔奖了!”
马英昆苦笑一声,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只是一群在舞台上努力演出的戏子,力求让这场戏逼真到能够以假乱真。
方案成型,被呈送到秦卫兵的案头。秦卫兵仔细审阅着这份汇聚了顶尖智慧的方案,对马英昆的巧思赞叹不已。
这份拓扑磁场皮肤理论,完美地解决了伪稳定的构建问题,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他预想的还要精巧。
然而。
秦卫兵的目光停留在方案的末尾,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参数调整中。他拿起笔,在一处计算公式旁,添上一个符号。
一个代表扰动项的标记。
这个扰动项极为精微,却精确地设计在了一个能够与等离子体固有震荡模式产生共振的频率上。
它的存在,并不会在短时间内破坏伪稳定,反而会在某个临界点之后,悄无声息地放大Z箍缩装置内部的高阶寄生振荡。
届时,所有被拓扑磁场皮肤暂时压制的不稳定,都将如同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以一种更剧烈、更难以控制的方式爆发。
这就是埋在伏羲基地的引爆器。秦卫兵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在批改一份报告。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符号,承载着他的谋划。
与此同时,在国内接到赴任通知的文若宇,也已收拾好行装。
他很清楚,漂亮国点名要他,既是看重他的专业,也是想在他这根钉子身上,找到撬动龙国科研体系的裂缝。而龙国同意他加入,同样是一场赌博。
“秦卫兵,”文若宇心中冷笑,“你越是故弄玄虚,就越说明心虚。无论你玩什么花样,在科学规律面前,任何谎言都将被揭穿。你也许是个不错的指挥者,但永远不会是我的对手。”
他已准备好在全世界面前,亲手剥下秦卫兵的伪装,让轩辕计划的面纱彻底散去。
七天后,伊卡洛斯专家团乘坐漂亮国政府的专机,跨越了太平洋,降落在龙国首都国际机场。
龙方给予了高规格接待。
红毯铺就,仪仗队整齐肃穆,外交部高级官员亲自到场迎接。
在这热烈友好的氛围之下,却暗流涌动。空气中弥漫着张力,每一次握手、每一次寒暄,都像是棋手间的试探。
诺贝尔奖得主劳伦斯教授一下飞机,便被闪光灯围住。
他扬起下巴,面对镜头简短地表示:“我们期待一次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考察,希望龙国能展示真正的科学进步。”他的言辞虽然外交,却隐藏着傲慢与审判意味。
文若宇走下舷梯,目光扫过人群,似乎在寻找什么。
但他只看到了龙国官员礼貌疏远的笑容,以及远方的苍穹。
一场关乎国运的无声之战,至此,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