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静如的到来,瞬间让“拾光者工作室”这个松散的草台班子,有了绷紧的感觉。
她上任第一天,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第一把火,直接烧向了梅梓公寓里那片混乱的客厅。
这里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堆满了梦想残骸的仓库。
陈东默的吉他靠在墙角,旁边散落着写了一半的乐谱;
夏然的剧本和形体服纠缠在一起,扔在沙发上;
而梅梓,正埋首于一堆花花绿绿的《公司运营从入门到放弃》里。
“陈东默,”
她看都没看陈东默,径直拿起一张皱巴巴的乐谱,
“这是你的心血,不是草稿纸。所有手稿,放进这个风琴夹,按创作日期标记好。以后写了新的,立刻归档。”
陈东默张了张嘴,看着自己那被小心翼翼抚平的“草稿纸”,乖乖“哦”了一声,接了过去。
“夏然,”
乔静如的视线转向沙发,“剧本放书架,笔记用这个扫描App存成电子版,
我发你手机上。你的大脑才是资料库,不是这个沙发。”
“还有你,梅总!”
乔静如终于站定在梅梓面前,指着她桌上那堆书,毫不客气。
“别看了!这些成功学要是真有用,作者自己早就去敲钟了,还用得着写书骗你?
你现在该想的,是我们工作室,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一番话,又快又急,像连珠炮一样。
不到半天,客厅焕然一新。
所有东西各归其位,贴上了清晰的标签,总算有了几分“工作室”的体面。
乔静如拍了拍手上的灰,立刻点燃了第二把火。
“从明天起,早上九点,十五分钟站会。”
她从箱子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块小白板,挂在墙上。
“每个人,用三分钟讲完昨天干了什么,今天打算干什么,遇到什么坎。能当场解决的,不说废话。效率!”
“每周五下午四点,开周会。复盘,吵架,定下周的生死状。
梅总是大脑,负责战略拍板。我是手脚,负责执行监督。
东默,夏然,你们是我们的心脏,负责给这个工作室泵血,拿出最好的作品。”
一套简单粗暴,却直击要害的管理流程,就这么被她钉在了墙上。
陈东默和夏然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从未想过,搞艺术还能这么……一板一眼。
梅梓靠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心里那块关于管理的短板,被乔静如严丝合缝地补上了。
这就是专业。
乔静如的第三把火,没有烟,却最呛人。
它直接烧向了工作室的命根子——钱。
她将一份打印好的Excel表格放在梅梓面前,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眼晕。
“梅总,我连夜做的预算,未来三个月。”
“办公室,我们不能再挤在客厅了,押一付三,按市区边缘的创意园算,起码五万。”
“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录音设备,不能太差,三万打底。”
夏然的培训课,陈东默新歌的录制和推广,还有杂七杂八的行政开销……这些都是钱。”
一个文娱公司,真正烧钱的,是后面的项目投资和市场宣发。
虽然陈东默那两首歌已经开始带来一些版权收益,但对于一个公司的启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梅梓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她不能慌。
她是主心骨,她一慌,这个刚搭起来的台子就得散。
“钱的事,不用担心。”梅梓抬起头,语气平稳。
乔静如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点了点头。
她对梅梓有种近乎盲目的信任。
“我不是担心钱,我是要让你知道,我们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得像子弹一样,打在最关键的地方。”
她随即又拿出一份文件,效率高得吓人。
“办公室选址方案。我筛了三个创意园区,推荐这个‘创想空间’。
有租金减免,还提供免费的法务和财务咨询,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我已经约了明天上午看场地,你跟我一起去?”
“去!”梅梓当机立断。
这哪里是送枕头,这简直是直接把床都搬来了!
第二天。
梅梓和乔静如站在了市郊的“创想空间”门口。
旧纺织厂改造的园区,红砖墙,大铁门,带着一股子硬核的艺术气息。
负责接待的张经理,是个笑起来很精明的男人。
“两位老板,这边请。我们园区入驻的都是文创、设计和互联网公司,大家气场相合,方便资源互换嘛。”
他领着两人,看了一间位于三楼的loft。
上下两层,足有两百平,巨大的落地窗让整个空间亮得晃眼。
楼下做开放办公区,楼上可以隔出录音棚和独立办公室。
梅梓只看了一眼,就定了。
这里,就是她梦想中工作室的样子。
“张经理,租金怎么说?”乔静如直奔主题。
“这间,市场价一万五。不过嘛,我们对有潜力的新公司有扶持政策,第一年打六折,九千一个月。水电物业全免!”
张经理笑呵呵地报出价格。
九千,两百平精装loft。
这个价格,便宜得像个陷阱。
乔静如和梅梓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的惊喜。
“不过……”
张经理果然话锋一转,“这个扶持名额,很抢手。我们需要对申请公司的资质和发展潜力,做个综合评估。”
他拿出了一份申请表,那意思很明显: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得先看看你们够不够格。
“需要什么资质?”梅梓问。
“很简单,核心团队,代表作品,未来规划。比如,你们工作室叫什么?核心艺人是谁?
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未来一年的项目计划是什么?”
张经理一连串的问题,让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乔静如的脸色微微一变。
工作室昨天才完成注册,发展规划全在梅梓的脑子里。
核心艺人?陈东默刚火了两首歌,还没站稳脚跟。夏然?更是个除了那条控诉长文外,没有任何作品的新人。
这评估,怎么可能通过?
乔静如有些急了,正要开口解释一下她们的“宏伟蓝图”,一只手却轻轻搭在了她的胳膊上。
是梅梓。
梅梓冲她摇了摇头,然后转向一脸职业微笑的张经理,也笑了。
“张经理,商业规划嘛,还在保密阶段。不过,核心团队的实力,倒是可以先给您过过目。”
她不紧不慢地拿出手机,没有去翻什么计划书,只是在屏幕上点了几下。
她先点开了陈东默的微博,然后又搜出了夏然那条转发近百万的微博,
最后,是“拾光者工作室”那个粉丝只有几百个的官方账号。
“我们的核心艺人,陈东默,夏然。”
张经理愣了一下,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敷衍,接过了手机。
他的目光在屏幕上扫过。
当他看到陈东默那首《光》后面跟着的“全网播放量破亿”的标签,
和他另一首《平凡之路》下面那几千万的数据时,他脸上的职业微笑,开始僵硬。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滑动,当夏然那张倔强的脸,和那条点赞数百万的控诉长文出现在屏幕上时,他的手,抖了一下。
“陈东默……就是那个唱《平凡之路》的……原创歌手?”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敢相信。
“夏然……就是前阵子硬刚天宇娱乐的那个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