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的紧张气氛在第八天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多的墨家安保人员出现在以往对学员开放的区域,训练场四周加装了临时能量屏障,连日常的体能训练都有教官全程武装陪同。
“感觉像是被关在笼子里。”午休时,公输海嘟囔着戳着餐盘里的合成肉排,“就因为锈蚀商会死了几个人?”
公输亮冷笑一声:“蠢货,不是因为死了人,是因为怎么死的。模拟灾厄战争的攻击方式?要么是有人找到了mA的遗迹技术,要么...”他压低声音,“要么就是传说中的mA真的开始苏醒了。”
罗奇安静地吃着饭,但每个字都听在耳中。他脊柱上的接口隐隐作痛,仿佛在回应这个话题。
下午的课程是机甲战术史,由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讲授。老人的脸上布满疤痕,左臂是明显的机械义肢,行动时发出轻微的液压声。
“mA不是无脑的杀戮机器,”老人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它们有策略,有学习能力,甚至会设置陷阱。当年损失的整整一支舰队,就是被‘青龙’引电离层风暴一网打尽的。”
全息投影展示着当年的战斗记录,画面因干扰而断断续续,但仍能看出那些机动装甲如同有生命般协同作战,完全碾压了人类舰队。
“它们最可怕的能力不是火力,而是这种,”老人指着画面中mA之间几乎无延迟的协调动作,“完全的意识共享,不需要通讯,不需要指挥系统。一台mA学到的,所有mA瞬间都会知道。”
罗奇感到一阵寒意。他想起了与诸葛云薇训练时的同步困难,即使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两人,要达到70%以上的同步率都如此艰难。而mA之间似乎是100%的完美同步。
课程结束后,老人特意叫住了罗奇:“你就是那个四次手术的小子?”
罗奇点点头。
老人眯起眼睛,机械义眼发出轻微的聚焦声:“锈蚀之楔系统,你知道它的技术源头吗?”
罗奇摇头。在锈蚀商会,他们从不过问技术来源,只被告知这是“赐予的力量”。
“争议很大,”老人压低声音,“有人说那是战后逆向研究mA神经接口的产物,也有人说...”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罗奇,“那根本就是mA技术的简化版。”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中罗奇。他一直以为锈蚀之楔是人类科技,尽管残酷,但至少是“人类”的。如果它源自mA...
老人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机械义眼微微发光:“力量就是力量,小子。关键在于谁掌握它,为何使用它。墨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接收你。”
当晚,罗奇再次找到公输宇,两人偷偷来到那个存放老式模拟器的角落。
“能调整频率范围更大吗?”罗奇问,“我想测试更高范围的频率。”
公输宇面露难色:“这些老机器最大输出有限。不过...”他想了想,“维修车间有个频率发生器,是用来测试机甲抗干扰能力的,也许可以借用一下。”
风险很大。未经许可使用那台设备违反训练营规定,更别说还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危险。
“需要多少时间?”罗奇问。
“夜巡后,凌晨两点左右最安全。但我需要有人望风。”
罗奇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来望风。”
凌晨一点五十分,两个身影悄无声息地溜进维修车间。公输宇熟练地绕过监控设备,启动了他所说的频率发生器。那是个半人高的设备,表面布满了调节旋钮和显示灯。
“这是我改造过的,”公输宇不无自豪地低声说,“原本只能输出固定几种干扰频率,我增加了连续可调功能。”
罗奇将传感器贴在自己头部和脊柱上,另一头接入频率发生器:“从最低开始,慢慢上调。”
公输宇紧张地操作着设备。起初,罗奇只觉得有些微麻刺感,但随着频率升高,那种熟悉的共振感再次出现。
“停!就这个范围,慢慢微调。”罗奇闭着眼睛,全神贯注地感受着神经系统的反应。
突然,一阵强烈的共鸣感从脊柱直冲大脑,仿佛某个锁死的门突然被打开。罗奇猛地睁开眼睛,瞳孔在黑暗中微微发光。
“怎么了?”公输宇担心地问。
罗奇没有回答,而是伸手自己调节频率旋钮,精准地找到那个共振点。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清晰,仿佛能感知到周围每一个电子的流动。
“就是这个频率...”他喃喃自语。
公输宇看着监测仪器,倒吸一口冷气:“你的神经信号强度...提高了三倍!但负荷几乎没增加!这怎么可能?”
罗奇尝试移动手指,发现自己的动作精准得可怕,几乎能控制每一块肌肉的微小运动。这不是力量的增长,而是控制精度的飞跃。
“记录这个频率,”罗奇说,“然后我们得离开了。”
公输宇慌忙记录数据,两人迅速清理痕迹,溜出维修车间。分别前,公输宇忍不住问:“那个频率...对你意味着什么?”
罗奇沉默片刻,回答:“像是找到了正确的钥匙。”
第二天的小队训练中,罗奇刻意尝试在操作中保持那种共振状态。一开始很难,现代机甲的频率固定,他只能通过微调自己的神经信号来接近共振点。
但即使如此,效果已经惊人。
在与诸葛云薇的同步训练中,他们的同步率首次突破80%,创下了训练营的新纪录。更令人惊讶的是,罗奇的神经负荷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你做了什么?”训练结束后,诸葛云薇直接拦住他,数据板上满是异常数据,“你的神经信号特征完全变了,效率提高了47%,波动减少了60%!这不符合生物学规律!”
罗奇犹豫着该透露多少。最终他说:“我找到了更适合我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