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略作沉吟。
这器物本身倒是普通得很,顶多一二百年的历史,绝对值不了这个价。
不过......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
“我要了。“
一个清冷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整个店铺仿佛在这一刻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宋小姐那双漆黑的眼眸径直盯着香炉,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丁辰缓缓抬头,目光平静地望向她。
“这位小姐,恕我直言,东西我已经看中,价格也不是问题。如果你真的想要,也该等我交易完后,再从我手上购买才合适吧?“
那女子的表情明显一滞,刚才确实是自己没有沉住气。
“哎呀呀,“老周连忙出面打圆场,脸上堆满了笑容,“先别急着谈这个。来来来,大家都是朋友,都请坐,我这刚拿来的明前龙井,我们坐下喝口茶慢慢聊。“
他双手在空中做着安抚的动作,然后熟练地从柜台下取出一套紫砂茶具。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遂都坐在台前。
茶香渐渐在店内弥漫,老周温和的笑容如春风化雨,略微缓解了刚才的剑拔弩张。
“我先给大家做个介绍。“老周一边给几人斟茶,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这位是章伯渊章老先生,在文物鉴定界可是泰山北斗般的人物。以前是汉和国际的特聘鉴定专家,那可是连苏富比、佳士得这些拍卖行都要给三分薄面的存在。“
汉和国际?!
丁辰眼前一亮,这家总部设在瑞士的文物鉴定机构,几乎垄断了全球顶级古董拍卖会的鉴定业务。能在汉和国际担任专家的,无一不是某个领域的顶级大师。
老周接着又补充道:“章老在汉和工作的这些年,经手过的珍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大家应该知道,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的藏品有七成以上是我华国的,”
这句话如重锤敲击,让在场几人都不由得一震。
略微停顿,抿了口茶,老周继续说道:“但当年那帮强盗只是把东西抢走了,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抢的是什么。现在他们开放的展品,其实连整个库存的一成都不到!“
丁辰和宋小姐同时瞪大了眼睛。
“由于缺乏专业的华国文物鉴定专家,加上历史断层造成的认知空白——“老周一字一顿,“许多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连信息认证都已经成了世纪难题。近百年来,它们就这样一直被束之高阁。“
“而如今,那些能够得以呈展的文物,很多都是经过章老鉴定的。“
这段历史略带遗憾,但丁辰听后不由得正襟危坐,光不光彩先别说,这老头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章伯渊轻叹一声:“说来惭愧,那些年在海外,看着先辈的东西被人当成垃圾一样随意摆放,心里五味杂陈。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它们以正确的身份重见天日罢了。“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略微停顿后继续道:“不过啊,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早都退休了,不过是个喜欢古董的老头子罢了。“
“章老太谦虚了,“女孩听后也是眼睛一亮,优雅地端起茶杯,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敬意,“首次与您见面,但我知道,您在汉和国际任职期间主导的《全球青铜器鉴定标准》,到现在还是业界的圣经级着作。而您那篇《明清铜器纹饰演变研究》,我可是反复研读过的。“
“哦?“章伯渊眼前一亮,仔细打量着她,“你对青铜器也感兴趣?“
“是的,“她微笑着从手包里取出两张烫金名片,分别双手递给章伯渊和丁辰,然后对着前者礼貌地说道,“章老,您称呼我小宋就行,我在紫荆院文物修复中心任职。主要研究民国时期的青铜器,还请章老多多指教。“
丁辰也接过名片,目光在“国家一级文物修复师“几个字上略作停留。
这个级别可不简单!
“宋雨彤小姐可是咱们文物界的新秀名人,“老周一边倒茶一边介绍道,“在紫荆院那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茶香袅袅中,众人寒暄了几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丁辰。老周放下茶壶,不紧不慢地说道:”丁辰兄弟虽然年轻,但对古玩却很有研究,尤其是对一些稀奇玩意儿有着独到的见解。我跟阿辰呢,也算是一见如故。“
老周说完又特意停顿了一下,颇有深意地说道:”章老,上次你要的那批字画,就是经我这兄弟的指点,才拿到的手。“
章伯渊闻言一愣,浑浊的眼神突然闪过一丝精芒。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在丁辰脸上停留片刻,忽然轻声道:“可是那批归藏十帖?“
此言一出,宋雨彤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
“正是。“老周笑着接话,“要不是阿辰,我都差点看走眼了。那批字画表面都泛黄发旧,一般人都以为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丁辰心中一动。看来那批字画的来历不简单。
他可不知道什么归藏十帖,只不过是当时通过神念的超感反馈,知道一件物品的大概年份而已。
“哦?“章伯渊眉头微挑,“不知是如何选出来的?“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丁辰身上。
丁辰却是不慌不忙地道:“主要是纸张的质地。“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
“那批字画用的都是宣纸,但与民国时期常见的机制宣纸不同。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纸张的纤维分布很有特点——是典型的古法手工捣制。这种工艺在清中期之后就很少见了。“
章伯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能有如此专业的判断。
丁辰随后摊摊手,露出一个略显无辜的笑容:“至于章老您说的归藏十帖,我可是全然不知。完全是瞎猫碰着死耗子了。“
神念感知到的真相他自然不能说,只能找个别人难以判断,又说得过去的理由。
章伯渊听罢,内心开始狂跳。
什么叫瞎猫碰着死耗子?!
这小子刚才那番关于古法手工捣制宣纸的分析,专业程度足以让业内顶尖专家刮目相看。
更要命的是,刚刚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不以为意的神情,虽然嘴上仿佛在说“我就是随便看看“,但其表情却是透出胸有成竹的从容,分明是对于自己的判断有着绝对的把握……
这江南,除了金陵之外,没想到杭城竟也藏着如此高人。
看他年纪轻轻,却是不骄不躁,也不贪功显摆,莫非是那几家的传人后辈?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微眯着眼,又仔细打量起丁辰。
通过工艺辨别年份,这手段说来寻常,可要真能从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抽丝剥茧,推断出准确的年代,无一不是在这一行沉浸了大半辈子的行家里手。
没有家族的深厚底蕴,没有名师的悉心传授,绝不可能有如此眼力。
这小子,绝对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