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家都已经离开,丁承平扯住了罗靖岳的衣袖。
“罗兄,你看看这个。”
“好,这是什么?”罗靖岳翻开了丁承平递给他的关于如何建立情报网络的方案。
细细研读之后,他大为叹服,“丁兄这番设计真可说得上是精妙绝伦。”
在此之前,此时代的情报搜集与传递,尤其是情报的加密处理还处于比较原始粗狂的阶段。
要不就是直接书写内容:敌军粮食囤积在乌巢。
这样你的探子一旦被抓获,人家立马就知道了消息泄露,可以采取补救措施。
要么就是简单的加密方式,比如“阴符”的使用。
它的方法是将鱼竿折成数节,每节的长短不一,各代表一件军机,令信使牢牢记住。如:长一寸为“大胜克敌”,长四寸为“败军亡将”,长六寸为“警众坚守”,长九寸为“破军擒将”。
这样的方式被此时代的几个国家广泛应用在各种军事活动和情报活动中。
丁承平采取的加密方式,完全不需要探子明白传递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带兵出战的主将与坐镇指挥全局的总指挥两人才明白。
这样即使探子被敌人抓获,哪怕见到了纸条传递的诗文内容,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含义。
可以说,丁承平花费一日撰写的方案对此时代的军事发展有着跨越式的积极作用。
可惜的是所托非人。
在不断收缩防守,让其他城池义军不断退回到晃县的罗靖岳此时完全用不上丁承平的这套军情传递系统。
尽管他本人也很认可这套模式。
“丁兄,我们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等日子好一些,占领了更多的城池,我让你亲自负责组建咱们青巾军的情报网络。”
丁承平也知道如今罗靖岳的心思不在此,笑笑说:“情报网络这种东西确实急不来,先去应付眼前的大敌吧,朝廷的这两万水军如果我们无法击败,那就是灭顶之灾。”
罗靖岳点点头,也打算离开,丁承平再次扯住了他的衣袖。
“丁兄还有事?”
这回丁承平有些不好意思,搓了搓手道:“确实还有件小事想麻烦罗兄,但是我感觉此时说这个有些不太合适。”
“哦,不妨说说看。”
丁承平犹豫了一会还是咬咬牙:“我想帮怡红院的清倌人孟欣怡赎身。”
“赎身?现在?”罗靖岳愣了愣。
丁承平点点头,肯定的说:“现在。”
“风流才子多春思,丁兄既然决定了,我自然不会反对。”罗靖岳说完就打算转身离开。
“罗兄,那个,那个彭氏一族如今无人在晃县,我手上没有赎身的银子。”丁承平越说声音越轻。
“哈哈哈哈,难怪丁兄今日扭扭捏捏没有往昔的潇洒豪迈,原来是为此。”罗靖岳调侃道。
“折腰曾愧无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丁承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罗靖岳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来人,去账房取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如果还不够,丁兄只管对我说。”
“应该够了,应该够了,谢罗兄成全。”丁承平非常感激。
当罗靖岳走进空无一人的内院里间时,身后的侍卫出声道:“没想到丁公子是这样一个人,折腰曾愧无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也亏他说得出口。”
“话也不能这么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就是人之常情,估计是他从小穷怕了,所以才会去当上门女婿,如今也才会为了些许钱财一再找我开口甚至罔顾读书人的气节,没关系,只要有本事,这样的人可用。”罗靖岳嘴角上扬,轻蔑的笑了笑。
“监帅,这种唯利是图之辈也要当心,或有一日就会被反咬一口。”
“我理会得,一些重要的情报我不会告诉他,用他但也会防着他,我有分寸,你去办事吧,记得一切当心。”
“是。”
这就属于认知上的区别。
丁承平开口索要钱财,而且是为青楼女子赎身,在罗靖岳等人眼里是人为财死,罔顾气节。
在他自己眼里,这是打工理应获得的酬劳,只不过是提前预支,自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没有什么了不起。
反正得到罗靖岳给出的一千两之后,丁承平是老怀甚慰,内心充满了感激。
很是开心的再次回到怡红院。
“鸨母,不知为孟姑娘赎身需要多少银子?”
鸨母看了一眼丁承平,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孟欣怡,不动声色的说道:“怡儿也是我的乖女儿,这么多年教她弹琴,作曲,吟诗、写字可没少花银子,不说其他,耗费的那一摞一摞的宣纸毛笔都是不少钱。而且之前还是清倌人,也没能为楼里赚钱,这丁公子才梳拢就想要将人带走,这总得多多少少给些抚养费吧。”
丁承平面带微笑,心平气和的说道:“鸨母说的是,也难为鸨母这么多年照顾我家怡儿,那不知需要多少钱才能帮她赎身呢?”
“女儿,你可想好了,真愿意跟随丁公子而去?”鸨母没有直接报价,而是转身看向了孟欣怡。
还没等孟欣怡回答,丁承平抢先说道:“今日我只赎身,且不急跟我去,个人觉得怡儿能暂时留在这里似乎更好。”
鸨母有些诧异,看向丁承平:“赎身却不愿接回家?”
丁承平苦笑道:“非是不愿,而是不能。”
“女儿,金屋藏娇养在外宅这见不得人的事情你可要想好了,人言可畏。”说着还提高了声调。
丁承平在心里吐槽,人言可畏这种词从青楼鸨母嘴里说出来怎么听上去这么别扭?但是他没有解释,只是一脸真挚的看着孟欣怡。
“妈妈,你错怪丁公子了,丁公子并不是想将我养在外宅,而是有其他原因。”孟欣怡着急解释。
只见鸨母叹了一口气:“行了,你也不用解释,女大不中留,这种事我还见少了么,罢了,既然你自己愿意,我也不说什么。看在昨日才支付了四百两的份上,丁公子就按卖身契上的一千两赎身费支付吧,老身也不另加你的钱。”
这真是:
为赎青楼女子,
丁郎索要银票,
罔顾书生气节,
闻者轻蔑嗤笑,
为斗米折腰?
君子爱财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