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在客栈吃了些食物,丁承平跟随彭老爷往石门县的商业街走去。
早晨丁承平在码头附近转了一圈,其实就路过了商业街,只不过因为店铺都没开门,街上行人也比较少,没有感觉到。
现在是巳时(九点多钟),纵使天气寒冷,且不是赶集的日子,但石门县城商业街的人流量却远远大于晃县的赶集日,沿路的所有商铺也都打开了门做生意。
相比于晃县仅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青楼,丁承平目之所及的这码头附近就至少见到了三家,其中一家规模远比晃县的怡红院要大。
可见商业街尽头的一个小小码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大贡献。
两人来到一家半掩门的店铺门口。
丁承平抬头看了一眼门匾,“金家文玩杂货铺。”
跟别的店家都敞开大门,老板都不惜站在店门口在招揽顾客不同的是,这家店,门半掩,从外向里看去黑漆漆的,里头也是安安静静,没有顾客的模样,与街市其他店铺热闹的情景反差极大。
彭老爷似乎来过几次,也了解情况,站在门口略微整了整衣衫,没有敲门也没有喊人,直接推开门走了进去。
丁承平也跨过门槛,紧随着彭老爷走进这家店。
推开木门之后的店铺也亮堂了许多,屋子里没有摆货架,空荡荡的,感觉不像是一个店铺,不过每一面墙上都挂着字画,但整间屋子也不过就四五幅。
如果是自家的宅院摆设,稍显有些多,但如果是贩卖字画的店铺又显得少,这让丁承平是有些不解。
两人进门之后,也没有人来招呼,见彭老爷在一幅行书面前怡然自得的欣赏起来,丁承平也就没有开口询问,随意站在一幅人物画面前也欣赏起来。
按照彭老爷传授的要点:先看落款人名,再看“题跋”,最后才是欣赏画作本身。
虽说丁承平不懂作画,但传统风格的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最显着特点还是知道的。
以人物画像举例:水墨画讲究的是神韵而不是外在形象,而西方油画以素描为基础,会近乎于真实的还原人物本身的模样。
中专学历,屌丝了四十年的丁承平也就只知道这些,所以眼前这幅人物画让丁承平感觉有些怪异。
首先这是一副半身肖像画。
整幅画卷上除了一个人物,没有任何笔墨或者景象去衬托,丁承平不知道这是否合理,毕竟他几乎从不欣赏画作。
但是当你仔细去看这幅肖像画时,你会感觉到诡异。
因为画中人物的双眼,似乎是在盯着你,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都是这样。
丁承平曾经听过一个说法,西方油画最有代表性的《蒙拉丽莎的微笑》就是这样一副作品:你无论站在任何角度去欣赏都会感觉她的双眼是在看着你。
如今在一副传统水墨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这真把他吓了一跳。
见彭老爷依旧自顾自的在欣赏墙上的画作,丁承平也就深呼吸一口,没有询问,转身往旁边的山水画上看去。
还好,这幅山水画没有让丁承平觉得诡异,而是正常的感官。
虽然没有回头望,但能感觉到身后来了人,还在丁承平的身后站了一会,不像是有恶意,待了一会之后,转身去了另外一侧。
这时丁承平才略微偏过头看去:只见一位身材高大,体型略胖的中年人站在了彭老爷身旁。
大夏国的老百姓,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贱籍都有严格的服饰规范,香铺、质库(典当行)也包括古玩店等商业场所从业人员需佩戴特定标识的服饰。
所以来人头戴黑色头巾,身着深色裢子(长衫),搭配窄袖,这身搭配就是为了突出职业身份;而且长衫直接垂到了脚底,将裤子完全遮住。
刚才感觉到来人但没有听到脚步声,那是因为千层底布鞋走路本就不发出声音,而且房间里的地面是夯土地,并没有铺设木板或者砖块,所以走路能发出声音才稀罕。
“彭老爷,有些日子没见到您了,看气色是容光焕发,越活越年轻。”来人朝着彭老爷拱了拱手,面带微笑。
“托福,金掌柜才是意气风发,不知道最近有什么好介绍的,让兄弟也沾沾光。”彭老爷同样面带微笑的拱了拱手。
“实不相瞒,确实弄到了些稀罕玩意,这不就第一时间通知您了嘛,这位小兄弟不知道是。。。”金掌柜在寒暄两句之后就将目光看向了丁承平,还有意拖长了声音,这是等着彭老爷来说明情况。
“平儿,过来参见金掌柜。”
丁承平一听,用这几日学到的礼节,面对金掌柜双手抱拳鞠了一躬,并且嘴里说道:“金掌柜有礼。”
“客气,客气。”金掌柜也拱了拱手,再度看向彭老爷。
“这是小婿承平,今日特意带出来见见世面,以后还请金掌柜多多提携。”彭老爷也再次对着金掌柜拱了拱手。
“好说,好说,令婿一表人才,将来定非池中物。”金掌柜再度审视了丁承平一番,嘴角带着微笑,口里说着奉承的话。
两位老相识又相互奉承了几句,丁承平只是站在一旁面带微笑的看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也是彭老爷教他的,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场合一定要懂得自己身份,多听多观察,少说话!
一番寒暄过后,金掌柜带着两人往铺子里间走去。
丁承平也猜到了这件铺子肯定内有乾坤,因为表面上这个房间压根就不像是个古董店,毕竟什么都没有摆放,挂在墙上的那几幅画大概率并不是什么名家之作,反正落款之人丁承平是一个不认识。
但是来到里头的房间之后,丁承平一样傻眼。
因为这就是个喝茶聊天的茶室,同样没有摆放任何古董或者珍宝,甚至这个房间的墙上连字画都没有。
不过里头还有两位非富则贵的客人,所以丁承平抑制住自己的好奇,用这两日学到的规矩,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判断出对方的身份,然后做出了适当的礼仪。
彭老爷也是笑呵呵的将在刚才门口房间的话再次说了一遍:“小婿承平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诸位贵人凡事扶持一二。”
凭借着彭老爷的关系,丁承平也是第一次在大夏国上流人物中露脸。
这真是:
白玉隐于顽石里,
黄金埋在污泥中。
今朝贵人提拔起,
如立天梯上九重。
——明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