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的凯旋庆典盛况空前,但狂欢之后,便是更为繁重的战后梳理与内部整合。林越深知,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荆北之战的胜利,将华国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随之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论功行赏,安置降俘
王府大殿,气氛庄重而热烈。林越端坐王位,蔡文姬、大乔坐于侧后,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这是荆北大捷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核心议题便是论功行赏。
林越首先高度赞扬了全体将士的英勇奋战和后方人员的鼎力支持,随后由蔡文姬宣读封赏诏令:
文聘:晋封为镇北将军,爵关内侯,总领荆北(襄阳、樊城等地)军事防务,赐金千两,帛五百匹。
王统领:晋封为骁骑将军,爵都亭侯,赏金八百两,帛三百匹,仍统领中军精锐。
霍峻:晋封为讨逆将军,爵都乡侯,赏金五百两,帛二百匹,协助文聘镇守荆北,主要负责机动作战与边防。
墨衡(格物院主事):晋封将作大匠,爵关内侯,赏金五百两,帛二百匹,其下格物院人员按贡献各有封赏,肯定了技术人才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陆逊:虽初来,但其献策有功,破格提拔为尚书右丞,参赞机要,赏金三百两,帛百匹。
其他各级将领、官员,乃至有功士卒,皆按功绩大小,各有升迁赏赐,阵亡者抚恤加倍。
封赏之厚重,范围之广泛,令群臣振奋。尤其是对技术官员和寒门出身的陆逊的重用,再次彰显了林越“唯才是举”的理念。
对于俘获的近万名曹军降卒,林越采取了分化安置的策略:精锐健壮、无家眷拖累者,经过整编和教育,打散补充入各军;其余则大部分安排到荆北、荆南进行屯田,给予土地,使其逐渐转化为华国的基础人口和生产力量。此举既消化了降卒,又充实了劳力。
二、 内部整合与新政推进
随着荆北的并入,华国的疆域和人口几乎翻倍。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林越在朝会上宣布了一系列新政:
行政划分调整:将原荆南四郡(零陵、桂阳、长沙、武陵)与荆北新得之地(襄阳、南郡、江夏部分)整合,设立荆州牧,由林越暂领,其下分设各郡太守,大量启用科举出身或有能力的年轻官员。
法律统一:在全部统治区域内强制推行《华律》,废除汉代苛法,强调法度公平,设立专门的司法官员进行宣讲和审判。
经济一体化:废除境内关卡,统一度量衡,鼓励荆北荆南商贸流通。利用大乔的商业网络,将荆北的皮革、药材等特产与荆南、交广的盐铁、手工业品进行贸易。
农业恢复与发展:在荆北大力推广曲辕犁和堆肥技术,由荆南派遣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指导。兴修水利,修复因战乱荒废的农田,规定“垦荒者前三岁免租”。
教育普及:在各郡县增设官办学堂,教材以简化字、实用算学、基础格物和《华律》要义为主。鼓励适龄孩童入学,并对贫困家庭给予补贴。蔡文姬亲自负责教材编订和师资培训。
这些政策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触动一些原有地方豪强的利益,尤其是在荆北地区。但在华国强大的军事胜利威慑和惠民政策的吸引下,加上林越手段灵活(拉拢一批,打击一批),整合工作虽有波折,但总体推进顺利。
三、 外交波澜与情感微澜
就在华国忙于内部整合之时,江东的使者张纮抵达了零陵,带来了孙权的“贺礼”和一封国书。
朝堂之上,张纮举止得体,先是盛赞林越荆北大捷的武功,随后话锋一转:“吴侯闻华王大胜,欣喜不已,特命外臣前来道贺。吴侯有意与华王永结盟好,共抗曹贼。为表诚意,吴侯愿将族妹孙尚香(虚构或借用历史人名)许予华王,结为秦晋之好,自此江东华国,互为唇齿,不知华王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臣神色各异,有认为此乃好事可稳固东南的,也有认为孙权包藏祸心、其兄孙策死于林越之手岂会真心联姻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林越身上。
林越面色平静,心中却是念头飞转。孙权这一手,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方面是迫于华国新胜之威的缓兵之计,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想在自己身边安插一个耳目?甚至可能借此挑拨他与身边人的关系。
他微微侧目,瞥见坐在侧后方的蔡文姬和大乔。蔡文姬神色如常,但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握紧。大乔则低垂着眼睑,看不清表情,但紧抿的嘴唇透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祝融远在南中,暂不知反应。
林越沉吟片刻,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朗声笑道:“吴侯美意,孤心领了。然婚姻大事,岂同儿戏?况孤与文姬、大乔、祝融诸位夫人情深义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张先生远来辛苦,请在馆驿好好休息,容孤与群臣商议,再给吴侯回复。”
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断然拒绝,留下了回旋余地。张纮是聪明人,知道此事急不得,便行礼告退。
当晚,林越回到后宫,气氛有些微妙。蔡文姬依旧温婉,替他更衣,但沉默了许多。大乔则借口处理商务,没有一同用膳。
林越心中暗叹,他知道这道坎必须过去。他先来到蔡文姬房中,握着她的手,坦诚道:“文姬,孙权之议,绝非真心,乃是权术。我绝不会应允。”
蔡文姬抬头看着他,眼中有着信任,也有一丝忧虑:“夫君,我知你心意。只是……孙权此举,意在离间。即便你拒绝,此事亦会在朝野流传,恐伤及大乔妹妹和祝融妹妹的心,亦会让外界猜测我内部不和。”
“我明白。”林越点头,“明日我便正式回绝孙权。至于文姬你们……在我心中,无人可以替代。”他轻轻拥住蔡文姬,“这天下,我要。但你们,我也绝不会负。”
安抚好蔡文姬,林越又来到大乔的院落。只见大乔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神情落寞。
“乔儿。”林越轻声唤道。
大乔身子微颤,却没有回头:“王上不必解释,妾身明白,此乃国事……”
林越走到她身边,扶住她的肩膀,让她面对自己:“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在我这里,你们的感受,同样是大事。”他语气坚定,“我已决定回绝孙权。并非因为不看重与江东的关系,而是因为,我不愿让一桩充满算计的婚姻,伤害到我真正在乎的人。”
大乔望着他真诚的眼睛,心中的委屈和不安渐渐消散,眼眶微红,低声道:“那孙权……会不会因此兴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越傲然道,“如今之华国,已非昔日!他若敢来,我便让他步其兄后尘!”
四、 暗处的谋划与未来的阴影
林越坚决回绝联姻的消息传回江东,孙权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此时与华国开战,他并无必胜把握,反而可能让曹操渔翁得利。他只能暂时隐忍,但心中的恨意更深。
“林越!辱我太甚!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孙权在密室中对周瑜、张昭等心腹恨声道。
周瑜劝道:“主公息怒。林越骤得荆北,看似强大,然其内部整合需时,北方曹操更是恨其入骨。我方当继续隐忍,加固防线,发展水军,等待时机。或许……可从其他方面着手。”
“其他方面?”孙权看向周瑜。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华国并非铁板一块。其境内有旧汉官吏,有荆州本土士族,有蛮族,还有那位……与刘备关系匪浅的诸葛孔明之兄诸葛瑾,如今也在华国为官。或许,我们可以从内部……”
孙权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北方的曹操,在郭嘉(未早逝,但因献策攻林越失败被冷落)的暗中策划下,也开始向华国派遣细作,散布流言,试图挑拨华国内部关系,并秘密与南中的一些蛮族部落联系,试图给祝融制造麻烦。
益州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发动了对汉中的进攻,与曹操留守的张鲁、夏侯渊部激战正酣,无暇东顾,但对华国的警惕已提到最高。
尾声
处理完联姻风波,林越站在王府的最高处,看着零陵城的万家灯火。外部强敌环伺,内部整合艰辛,情感世界亦需小心维系。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但他无所畏惧。他有领先时代的知识,有忠诚的文臣武将,有与他同心红颜,更有千千万万支持他的百姓。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林越迎着夜风,轻声自语,眼中燃烧着征服一切的火焰。华国的巨轮,已经启航,必将在这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