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来的魔头,快跑!”
另一边,有一男一女两个修士发现这边三人转瞬间被王举炼化,骇的亡魂大冒!
当即运起遁光就跑。
然而,王举运转九幽炼神法,阴神离体,吹出一口阴风 ,这三人就被吹倒在地。
紧接着,混沌之气卷过,三名修士形神俱灭,其毕生修为化作精纯秘力汇入王举道基。
然而此番吞噬却与以往不同。
王举左目菩提金光大盛,照见三人临终时嗔恚、恐惧、不甘诸般妄念;右目魔气翻涌,将那些残念尽数焚炼。
佛光与魔火在混沌道基调和下,竟化作一道灰蒙蒙的气流,循着玄奥轨迹运转周天。
“原来如此...…”
王举忽有所悟,盘膝而坐。灵台深处,《梵罗变转经》真言自主浮现:
“梵罗同根生,双树共一枝。”
“慧火焚业障,恶浪洗慈悲。”
他左半身浮现金色梵文,右半身隐现幽紫魔纹。
鼻息分作双流——清气外泄滋养着身下礁石,令枯藓重生;一口浊气扫过山地,沙石尽数化为齑粉。
这正是第三境“梵罗变体”臻至圆满的征兆!
“非净非垢处,大空大有时...…”
王举喃喃低语,眸中慈悲与冷酷交织。
方才超度那几名修士时,他真切感受到一种奇妙平衡——以魔道手段行杀戮之事,反成就佛门度化之功。
正如经中所言“杀一人而救其于苦海”,这般行为正暗合“斩业非斩人”的无上真义。
“轰——”
他体内气机陡然暴涨!
灰白双鱼在丹田疯狂旋转,佛魔二气不再各行其是,而是彻底交融。
任督二脉间仿佛有万千金刚杵与罗刹骨刺同时穿刺,剧痛中灵台却愈发清明。
王举长身而起,周身异象尽数内敛。
此时他已突破至梵罗转变经第四境:
“无间自在”之境。
佛心魔形,魔心佛形,皆可随意转换。
他心念一动,从混沌灵田内摘取一枚菩提子,左手拂过,菩提子瞬间化作金色菩提子,散发沁人清香;
右手点落,金菩提子又变作漆黑骨珠,萦绕怨怼低语。
“佛魔皆假名,唯识是真如。”
无间自在之真谛,在于破除“佛魔”之名相束缚,佛即是魔,魔亦是佛,正如混沌未分之际,清浊本是一体。所谓佛魔之名分,不过随缘应化的权巧施设。
此刻王举周身气机圆融无碍,施金刚印时暗含修罗煞气,结灭世诀时隐透慈悲韵致。
这正是证得了“不二法门”的妙境——善恶同源,正邪共体,一切对立皆在混沌道基中达成微妙平衡。
“妙!”
王举仰首望向道陨之地的苍穹,“此方天地灵机稀薄,天道枷锁薄弱,反倒让这无间自在之境更易彰显。”
“若是在无尽海那边,今日还未必能证得此境。”
“不过,前四境,终究只是在参道……”
王举若有所思。
在浩瀚修行路上,前四境被统称为“参道期”。
修士于此阶段凝练真元秘力,感悟天地规则,钻研某条或多条特定道途。
如《梵罗变转经》四重境界,本质是让人通过佛魔二相,参透“不二法门”的真谛。
参道修士虽能移山填海、呼风唤雨,但所用仍是天地间固有的灵气真元,不过是借天地之力为己用。正如凡人用火,纵能燃起燎原之势,火之本源仍属天地。
只有到第五境“大能”,修炼出法力,才是生命层次的质变!
“法力者,道之显化,命之延伸,乃超脱之始!”
法力乃是道基深处的自然生化,不依赖于外天地,其中蕴含着独属于修士本身的道韵规则。
它不再是借用天地之力,而是将自身参悟的大道,通过生命本源炼化成一种更高层次的秘力。
一丝法力,可抵千倍真元;一念动处,规则随之更改。
这正是大能与大修最本质的区别:
大修参道,仍在天地规则内求索;
大能修法,已开始创造独属自身的规则。
而且,大能还能以自身道途、法力为根基,在虚空中开辟一方独立天地,也就是后来的秘境。
故而,有大能之下皆蝼蚁之说。
面对能自行制定规则的存在,再强的大修也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如何与执棋者抗衡?
像他自己,有越阶而战的实力,从在三境时,就能打杀四境大修,此时到了四境,要论实力,凭借混沌道基、饕餮道体、无天魔丹等底蕴,他足以傲视同侪,堪称四境大修的顶峰,但若与一位真正的大能相比,其间差距仍如云泥。
真元秘力与法力,这是力量本质的鸿沟,难以逾越。
而且大能对大修,是规则层面的碾压。
王举现在若与人斗法,其精妙在于对现有天地规则的极致运用与扭曲。他的“无间自在”境,可于方寸间颠倒佛魔,混淆善恶,令对手道心失衡,神通自溃。
这好比一个技艺登峰造极的棋手,能在棋盘内妙手频出,杀得对手片甲不留。
然而,大能者,已是 “执棋者”。
他们能以自身法力为根基,展开 “道域”,道域之内,他们便是规则的制定者,旁人自然无法与之相斗。
在王举的认知推演中,若他遇到一位修炼“冰寂大道”的大能,对方道域一开,范围内“火”之道韵可能被直接抹去,他所有火系法术、乃至体内异火都有可能熄灭。
即便他动用“无天魔丹”遮蔽天机、万法不拘,也仅能保证自身不被对方规则瞬间同化或秒杀,如同在狂风巨浪中拥有一叶坚不可摧的扁舟,但想要破开浪涛、反击施浪之人,却是千难万难。
且大能者,法力蕴含自身道则,一击之下不仅毁灭物质,更能侵蚀、改写规则。
若被大能法力击中,伤口处会残留对方的“道痕”,极难驱除,持续造成道基层面的损伤。
“我如今倾力一击,或许能撼动大能的衣角,但也仅此而已了。”
王举心中明镜似的,“大能若认真起来,一招便可定我生死。这已非技巧与底蕴所能弥补,而是生命层次与规则层面的绝对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