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将千幻仙子尸体埋在混沌窍灵田,充当作肥料。
那灵土秘力很快消解了千幻仙子的尸身,而后一个红匣子显了出来。
“这是何物?”
王举惊异。
他眸光微凝,指尖萦绕一丝武道秘力,谨慎地触碰那红匣子。
匣子触手温润,似某种暖玉质地,表面光滑,并无锁扣。
他稍加探查,便发现匣盖与匣身严丝合缝,仿佛天生一体。
“藏得如此隐秘,更是以血肉躯体为障眼法,内中所载,绝非等闲。”
王举心中警惕,却也更生探究之意。
他运转玄鉴瞳,细细观瞧这红匣,只见其上气机与千幻仙子残留的些许桃花魅煞之气隐隐相连,更有一种极细微的、变幻不定的灵韵残留。
“原来如此。”
王举恍然,“非是寻常储物之法,此女竟是将这红匣以变化道秘术,炼入了自身某处关窍之内,化实为虚,与血肉经络暂融一体。”
“故而其身死之后,储物之宝贝为我所夺,然此物因其特异,未被察觉。直至尸身被灵土彻底化去,这红匣失了凭依,方显化出来。”
“里面究竟有什么?”
王举尝试用手硬掰。
结果匣子纹丝不动。
王举见试探无功,双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戾气。
他乃武修入魔,一身巨力摧山断岳亦非难事,岂信奈何不得区区一个匣子?
当下,他五指如钩,筋肉贲张,体内气血轰然运转,一股沛然莫御的磅礴巨力透指而出,狠狠扣住这红匣两端,猛然发力!
“开!”
他低喝一声,臂上青筋隐现,力道足以捏金碎铁。
然而,那看似温润脆弱的玉匣竟纹丝不动,甚至连一丝裂纹都未曾出现。
匣身反而泛起一层柔和的粉白光晕,将那股蛮横力道悄然化解吸收,仿佛泥牛入海,无踪无影。
“给我开!”
王举目光一凝,再次加力,周身气劲勃发,静室之内空气都为之凝滞。
这回,那红匣微微一颤,表面流光一闪,发出“咔”的一声轻响,那严丝合缝的匣盖竟崩开了一道缝隙。
顿时,一股更为浓郁的、交织着媚惑与变幻意味的灵机自匣内弥漫开来。
王举凝目望去,只见匣内铺陈着柔软的明黄锦缎,其上静静躺着两卷以特殊丝帛制成的卷轴。
一卷呈粉霞之色,符文勾勒间如美人曼舞,媚意天成,卷首以古金文写着《姹女迷仙经》五字。
无需细看,便知这是直指心神欲望、操控众生情感的媚道修行法。
另一卷则呈流云之态,色泽变幻不定,时而蔚蓝如天,时而透明若水,其上符文亦随之流动不息,难以捉摸。
《百幻千机诀》。
此诀正是千幻仙子仗之横行揽月阁,窥心幻形的变化道秘典。
“果然是她一身道法之根本,难怪藏的这么深。”
王举眼中精光一闪。
《姹女迷仙经》虽是女性修行法门,但于他魔道也有些许益补,可以参悟一二。
而《百幻千机诀》,这等变化道法门,外出行走,遮掩身份,用处简直不要太大。
他现在虽然能用魔丹之力变化身形容貌,但还是太粗浅了,要用上变化道,再配合魔丹之力,那就真正天衣无缝了。
“若修成此法,蚕食胖娘子势力,亦将如虎添翼,更能将祸水东引,令其难以捉摸。”
王举正欲仔细参研修行法,目光忽的扫过那被自己以蛮力掰开的红匣子上。
只见那断口处,原本黯淡的玉质竟微微泛起灵光,丝丝缕缕的玉液自断裂处渗出,如同活物般缓缓蠕动、相互靠近。
那两半匣身竟在自行靠拢,断口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生长。
不过盏茶功夫,便已恢复如初,严丝合缝,仿佛从未被暴力破开过一般。
只是其表面光华略显黯淡,应是灵蕴耗尽,需温养些时日方能完全恢复。
“嗯?”
“这匣子竟有自我修复之能?”
王举眼中讶色更浓,伸手将其摄入手掌。
指尖传来那熟悉的温润质感,以及远超寻常金铁的坚硬与韧性。
方才他全力一掰,在匣身留下的那几道淡淡的白痕,此刻也正慢慢变淡消失。
“好材质!”
王举心中一动,指节叩击匣身,发出清越悠长的金玉之音,“此物非金非玉,却能自我修复,坚逾精钢,韧胜异蛟筋,更兼能承载武道秘力,实乃天生的神兵胚子!”
他想起自己的本命灵兵,血蚀枪,兵解转世时,那枪遗落在大淳。
血蚀枪虽饮血无数,煞气逼人,但材质终究有其极限,面对真正高手或重宝时已有不足。
若能以此奇异匣子为主材,重炼血蚀枪,必能使其品质更上一层楼,加以蕴养,甚至有望晋升为道兵。
王举心下已有决断,“待回到大淳,再寻些好材料作为辅料,便重炼血蚀枪。”
……
随后,王举收摄心神,开始参悟变化道法门。
卷轴展开,无数变幻不定的符文如活物般涌入他的识海,浩如烟海的变化道奥义随之呈现。
他首先感知到的,便是此道修行体系的宏大与险远。
此道修行者钻研万物本源形态,追求超脱固有形骸之限,千变万化,无拘无束。
修行至极,身无定形,命无定数,我即万形,万形即我。
此道亦有四境。
一境拟形,初窥变化之妙,可调整自身骨骼、肌肉,模拟他人容貌、体态,或变化身体局部为简单器物。
但仅是外形相似,内在本质未变,易被眼力高明者识破。
此境可概括为:皮肉易改,筋骨初调。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变化道二境为化生境。
可改变自身物质属性,如使皮肤硬化如铁、骨骼轻韧如竹、血液炽热如熔岩。
不仅能变人,更能变化为飞禽走兽、草木金石,并能获得其部分特性,如鸟之目力、石之坚固。
此境变化更为彻底,难以辨认。
故而谓之曰,“改肌易髓,化腐为奇。飞禽走兽,皆为我形”。
变化道三境,称之为万象。
万象者,聚散无常,五行随心。化身万象,神通自生。”
此境修行者变化不再局限于实体,地、水、火、风,皆可化之,亦能改变外物之形质。
变化道四境,为蜕道境。
蜕去旧形,天道为新。无状之状,无我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