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丹药,王举回客栈服丹突破境界。
这次他没有在房内修行,而是花钱进了一间专用修行的密室,免得打扰他人。
……
在入道之前,武道九重,修的是根基,其境界虽然低微,但作用却是不小。
他之丹法、神通皆是于武道九境之中修得。
青冥仙朝的武人地位低下,实力也整体偏弱,据他所知,鲜有踏踏实实熬炼筋骨、搬运气血打根基的,要么是靠丹药破境,要么直接修行开窍法入道,相当于略过了武道九重关窍。
仙朝修行之道昌隆,但在这一方面,王举却不敢苟同,根基都没打好,又怎起的了万丈高楼。
这些日子,他外出时也时常会看一些武道修行者,抱得金丹者,他是没见到过,此间武人体内大都是一枚虚丹,这虚丹在大淳被称之为银汞假丹。
一些大家族培养死士时才会让武人这么抱丹。
完全是用药力激发了潜能,断送未来道途。
这种武人,终生无法通灵,达到灵肉合一之境,更遑论神变。
但奇异的是,却又不会影响武人入道修行开窍法。
武道九境与开窍境之间并不需要衔接,像七弟王谷,在武道三重时,便开了悟窍。
此事亦如那大荒经器灵所言,境界不过是后人所立名相。
道本无名,强名曰道。
境本无界,强分境界。
所谓四境三境,譬如指月之指,非月也。
修至天象境,还未神变者,也大有人在。
……
不过王举心中对武道境界亦有自身看法。
境虽无界,然修行者不可无序。
若无境界为阶,何以登天?若无次第为引,又何以问道?
故而,他觉着武道九重,乃是武人打根基的必经之路。
尤其是抱丹、通灵、神变,此三境更是缺一不可。
否则那修出来的武道,定然有着大缺陷,甚至被贬斥为粗鄙武夫。
……
“武道九境,今日要终至圆满!”
王举想着,喉头滚动,将三粒神变丹都咽了下去。
丹药入喉的刹那,化作一道滚烫金流直坠丹田。
王举浑身剧震,气血磅礴。
体内气血如怒涛翻涌,数道灵骨同时迸发灵光,这些年来打熬的根基此刻显化神异:
足底涌泉喷薄土黄之气,如大地承托,腰间命门窍迸发青木生机,似古树扎根,掌心劳宫窍吞吐赤红真火,若熔岩奔流。
三枚神变丹的药力在体内形成金、赤、玄三色漩涡,不断冲刷着四肢百骸。
王举咬紧牙关,感受着筋骨寸寸碎裂又重组的剧痛,武人神变,肉身亦会经历一次脱胎换骨。
他体内筋骨碎裂之声不绝如缕,初时若枯枝断折,渐而似惊雷裂石,痛楚如潮水般漫过四肢百骸,直冲天灵。
王举双目如炬,死死盯着丹田内那团翻滚的三色漩涡——金为神变丹之精,赤为气血之烈,玄为灵骨之韵,三股秘力交织冲撞,正将他旧躯寸寸碾碎。
嗤啦一声轻响,仿佛布帛撕裂,王举周身泛起层层白雾,雾中飘出缕缕灰黑色的浊气。
此乃体内杂质与凡胎之垢。
待白雾散尽,王举身形陡显莹润,肌肤下似有流光游走,每一寸血肉都透着新生的光泽,筋骨铮铮作响,恍若神兵之胚。
正当此时,丹田内骤起龙吟,一股沛然莫御的秘力自无天魔丹直贯顶门。
脑中那尊武象被这秘力包裹,在缓缓发生微妙玄异的变化。
武象眉目间隐有黑紫流转,较往昔更多了几分灵动,不再是昔日那般仅能于酣战中悄然窃取敌之感悟的懵懂之态。
王举以玄鉴瞳内观,见得那武象周身萦绕的紫气如丝如缕,时而化作龙形盘旋,时而凝为烟霞横空,隐隐透着一股堂皇厚重之意。
他忽然忆起经籍所载:“武道气运,聚则成龙,散则为烟,存于强者神髓。”
王举心有所感:
“原来这紫气,便是我身上武道气运的显化!”
王举心头一凉,冥冥中感知到了自身的变化。
这回突破到神变之境,并没有觉醒出新的神通,但原有武象神通产生了很大变化。
原本武象神通,以敌为资,战则窃悟。
而今武象,除窃悟之外,将敌战而胜之,还可窃人武道气运!
感应着,进化后的神通,王举心头大喜!
昔日窃悟,不过技之精进,而今窃运,乃是道之滋长!
“轰隆!”
皇城之上,惊雷陡炸,如天崩裂。
初时只见乌云翻涌,墨色蔽日,俄而电蛇狂舞,撕裂苍穹,紫电穿空,映得宫阙琉璃瓦皆泛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