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祁同伟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身姿端正,却难掩眉宇间的沉静。
他心里清楚,眼下所有该安排的事都已落地 ,
周志和那边已去保护小杜,孙振国在协调人事与办案点的事,
张为民下午也会到任,此刻他能做的,唯有等待消息,再急也无用。
桌上摊着一本《纪检办案实务指南》,
他伸手拿起来,目光落在书页上,可大脑却像被一层薄雾笼罩,
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密密麻麻的法条与案例,
在他眼里不过是模糊的铅字堆砌。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保持着翻书的动作,指尖偶尔在页面上轻轻划过,
在体制内待久了,他比谁都清楚,“装样子” 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很多时候,大家都在演一场关乎 “态度” 的戏,有人演得敷衍,有人演得逼真,
而能否把 “认真” 的姿态做足,往往比真的看进去多少书更重要。
毕竟,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同事、偶尔探头进来的领导,
看到的从来都是 “你在做什么”,而非 “你真的懂了什么”。
至于陈赫隆刚才布置的 “写近五年大要案分析报告” 的任务,
祁同伟从一开始就没放在心上 ,
他若真的乖乖去档案室翻卷宗、熬夜写报告,那才不是祁同伟。
一个连自身职位都还没坐稳,就敢对前任颐指气使的人,配让他动用精力去应付吗?
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没必要浪费时间。
发呆的时间没持续多久,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祁同伟心里一动,几乎立刻猜到是孙振国 ,
算算时间,半个小时也该有结果了。他伸手接起,果然听到了孙振国熟悉的声音。
“同伟啊,跟你说两件事!”
孙振国的声音里满是兴奋,隔着话筒都能感受到他的雀跃,
“第一件,那个被关在办案点的小杜,我中午亲自跑了一趟,已经把人从审讯室带出来了,
让司机送他回家休息了。
医生也看了,身体没什么大碍,就是精神受了点刺激,好好歇两天就没事了。”
祁同伟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语气里多了几分真诚的感激:
“谢谢您,孙部长,辛苦您了。”
小杜没事,不仅守住了一条无辜的人命,也少了一个被对手利用的 “把柄”,这比什么都重要。
“嗨,跟我客气什么!”
孙振国笑着说,话锋一转,语气更激动了,
“第二件事,你爷爷祁总之前说的那个帮手,已经到位了!
你猜是谁?
就是咱们汉东的省委书记张为民啊!
同伟,你肯定认识吧?
这可真是太好了!
张书记这次是调任咱们政阁纪委常务副书记,以后有他在,咱们就能好好主持大局了,看谁还敢瞎折腾!”
孙振国絮絮叨叨地说了十来分钟,从张为民的履历讲到他在汉东的政绩,又说到这次调任对政阁纪委的影响,
语气里的兴奋藏都藏不住,仿佛张为民的到来,已经驱散了所有阴霾。
祁同伟拿着话筒,耐心地听着,没有打断 ,
虽然他早就知道张为民要来的消息,但此刻必须装作 “刚得知” 的样子。
这是情商,更是体制内的生存法则。
如果让孙振国知道,自己比他这个 “组织部部长” 还早得知消息,
对方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是觉得自己被排除在核心信息圈之外了?
还是觉得祁同伟故意隐瞒,不把他放在眼里?
即便祁同伟身份特殊,背靠祁家,也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得罪人。
体制内的路要走得长远,就得懂得 “藏拙” 与 “给面子”,
能不得罪人时,绝不要无谓地树敌。
直到孙振国把张为民调任的事说得差不多了,才突然压低声音,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同伟,跟你说个正事。
今天下午张书记到任后,会召开一次班子会议。
我会争取把两件事拿到会上说,
一是秦舞阳针对你的人事调整,二是宏远公司的案子。
而且我会尽量争取让你亲自去会上作说明,你可得提前做好准备,把该说的、该摆的证据都想清楚。”
“好的,谢谢您,孙部长。”
祁同伟的语气依旧平静,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挂断电话后,祁同伟没有立刻起身去查找资料、整理案卷 ,
宏远公司案子的每一个细节,从涉案人员的名字到每一笔非法交易的时间、地点、数额,
再到张宏远笔记本里记录的内容,都早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不需要再翻卷宗回忆。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反复回响着爷爷祁胜利昨天在电话里说的那句话:“同伟啊,遇到事情要去想,要多想!”
爷爷的话,从来都不是空泛的叮嘱。这次张为民调任,看似是为他添了个 “靠山”,
但背后肯定还有更深的考量,
爷爷是想让张为民帮他扫清办案障碍,还是想借张为民的到来,试探政阁纪委内部的立场?
秦舞阳在班子会议上会如何反驳?
其他常委又会站在哪一边?
宏远公司的案子牵扯甚广,尤其是长盛外贸公司的涉案线索,一旦在会上提及,会不会引发更大的震动?
这些问题,像一张细密的网,在他脑海里交织......
他知道,下午的班子会议,绝不是简单的 “作说明”,
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秦舞阳会拿出 “下属指认刑讯逼供” 的 “证据”,
会强调他 “办案激进、败坏纪委名声”;
而他要做的,不仅是反驳这些指控,还要借着宏远公司的案子,把水搅浑,
让所有人都看到,秦舞阳急于拿掉他,背后可能藏着 “掩盖真相” 的私心。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桌上的黑色公文包上 ,
里面装着张宏远的秘密供述录音,还有那本记录了太多劲爆罪证的账目笔记。
这两样东西,就是他下午在会上的 “底气”。
但什么时候拿出来、拿出来多少、怎么说,都得好好琢磨。
毕竟,祁同伟的最终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七处主持这个官位,更不是为了出口恶气,
而是把尽量多的大鱼给钓上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片光斑。
祁同伟抬手看了看表,时间一秒一秒的遗失,离张为民到任、班子会议召开,也越来越近了。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重新拿起那本《纪检办案实务指南》,
这次,他的目光终于真正落在了书页上,不是为了 “装样子”,
而是在等待中,让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迎接下午那场至关重要的 “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