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谈判尘埃落定之时,姜蕴宁研发的第二代光刻机“旭日2号”已进入样机调试阶段,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与广阔的市场潜力。
“旭日1号”成功问世后,“晨曦”项目团队士气高涨,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个个如虎添翼,干劲十足,仿佛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与此同时,姜蕴宁已经开始着手讨论“旭日3号”的初步方案。尽管“旭日2号”尚未完成所有测试,但她深知步步为营、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设计图纸在会议室内被反复推敲,创新思路不断碰撞,“旭日3号”的蓝图正悄然成形。
整理好桌上的资料和图纸后,姜蕴宁站起身,目光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缓缓掠过。
这些人,是和她一起熬过无数通宵、顶着巨大压力走到今天的战友。她看得出,他们的眼里除了骄傲,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我知道,你们中有人在想——就算我们有能力造二代三代的光刻机了,原材料能跟得上吗?”她停顿片刻,语气沉稳却有力,“其实,华国内部在部分关键原材料上已经具备生产能力,尤其是在基础化学品和硅晶圆领域,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是的,随着光刻机迭代升级,对稀有原材料的纯度和性能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但我们有技术、有人才、有资源——我们完全有潜力在这一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所以,我希望,你们可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适当的忧虑,但是不要杞人忧天。”顿了顿,姜蕴宁又补了句,“接下来休息五天,散会。”
姜蕴宁有自己的考量。目前项目紧张且节奏快,这种情况下,短暂的几天休息既能缓解疲劳,也不至于中断整体进度。
虽然意犹未尽,但是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还是纷纷点头,收拾资料按要求强制休息。
没人敢反对——毕竟“晨曦”项目如今是科研界的香饽饽,违抗“将军”命令的人,随时可能被剔除出这个精英团队。
许念已经成熟了不少,面对难得的“强制关机”命令,她像只好奇的小猫一样凑到姜蕴宁身边:“姜工,你是不是要回家?”
姜蕴宁挑了挑眉,点了点头:“行啊,有眼力,连这个都能猜出来。”
“嘿嘿。”许念笑着挠了挠自己的短发,“前天远远看到你从联络室出来,就猜到了。”
那天,姜家来电,电话里姜爸爸和姜妈妈语气小心而带着几分期待,问她是否有时间回来参加姜辰的婚礼。
其实,姜爸爸和姜妈妈并不抱太大希望她能回来。虽然他们尚不完全了解姜蕴宁所从事的研究,但知道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姜蕴宁当时没有立刻答应,只是沉声说道:“爸爸、妈妈,我先把手上的工作安排好。”
她的语气平稳,但心里已经在盘算时间——科研的节奏不会因为个人事务而停下,可家人也不能一直被放在等待的位置上。
重生前,她对不起阮家人;
重生后,她不能再对不起姜家人。
***
晚上十点,宋承泽回到家。
赵书琴见他神色轻松,嘴角带笑地调侃道:“看来最近工作很顺利啊,宋外交官,是不是可以抽空相个亲了?”
宋承泽换鞋的动作微微一顿,正准备随口敷衍,却意外地在脑海里浮现出姜蕴宁的模样。
他微微一笑,反将话锋一转:“看起来,大法官的工作也不紧张啊,闲到可以兼职做红娘?”
“你个臭小子,隔壁的三年抱俩,你说说你,让你相亲还推三阻四。”
宋承泽一脸正经地回道:“妈妈,你和爸爸自由恋爱,享受了爱情的甜,生下了我这个苦果兼电灯泡,是你们应得的幸福。现在,我的工作就是我的恋爱对象。”
赵书琴被气笑了,手里的案卷啪地一合:“好啊,那你等哪天工作跟你分手了,可别哭着来找我介绍人。”
宋承泽淡淡一笑:“放心,它要是敢甩我,我就让全世界跟它断交。”
赵书琴:“……”
她忍了忍,“说真的,你现在年纪不小了,是打算一直单下去吗?”
赵书琴和老一辈人的想法不同。
在她看来,结婚并不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铁了心不结婚也没关系。她更担心的是宋承泽犹犹豫豫、不确定要不要结婚,等人熬到老了,突然想起该结婚生子了,却发现自己在快当“爷爷”的年纪当爸爸了。这样不仅陪孩子的时间少,遗憾也更多。
“妈妈,我们家没有皇位要继承,即使有,到时候让微微多生几个,选一个当继承人就好了……”宋承泽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
“哥,我这还没踏进家门,你就开始编排我了?”宋慕微一进门,就听到伯母和堂哥有说有笑,还夹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
她随即转向伯母,笑着唤道:“伯母好。”
宋承泽抬眼看着这个一段时间未见、目前在灯塔国闯荡的堂妹,意外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姜辰大哥要结婚,我当然得回来随份子。”宋慕微笑得理所当然。
只是,她没把最重要的理由说出口——她猜,姜蕴宁也会回来。
已经很久很久了——她和姐姐,很久没有面对面说话了。
赵书琴还有些事务未处理,便先回了书房,留下宋承泽和宋慕微在客厅闲聊。
至于宋致和,早已休息。宋慕微回来得晚,便没有去打扰爷爷。
两人聊完近况后,宋承泽忽然问道:
“微微,姜蕴宁是个怎么样的人?”
宋慕微一愣,“什么?”
“我是指,生活中的她。”
“哥,请让姐姐独美。”宋慕微毫不犹豫地说道,“虽然你很优秀,但在我心里,没人配得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