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月亮像个大银盘挂在树梢头,把林家院子照得亮堂堂。厨房里飘出芋泥和桂花糕的甜香,夹杂着海蛎饼煎得滋滋响的声音。
依凛啊,去喊你叔公他们来食茶!郑美娇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捏着半个芋粿。
林凛正蹲在院子里看阿白追自己的尾巴转圈玩,闻言应了一声,撒腿就往堂叔公家跑。月光下,她的影子拉得老长,额间那点辰印在月华下泛着微光。
堂叔公林敬魁家就在祖祠右边,这时候正热闹着。四堂妹林羡刚满月不久,被裹在红绸襁褓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屋顶。堂叔婆高仁芳正在院子里摆果盘,苹果梨子堆成小山,中间还供着个月饼做成的。
依婆!依嫲喊你们去食茶!林凛扒着林敬魁家门框喊。
高仁芳回头看见她,眼睛笑成月牙:哟,我们依凛央来啦!快进来吃块月饼先。
林凛凑近看了看林羡,小娃娃突然笑起来,小手在空中抓啊抓的。说也奇怪,林凛额间的辰印微微发热,小娃娃的笑声更响亮了。
这孩子跟你有缘。高仁芳摸摸林凛的头,自打上回你掉水里被我捞起来,就跟开了窍似的。
正说着,外面传来喧闹声。是林敬浪叔公家的大堂叔林丕遂一家从省城回来了!汽车喇叭声惊得阿白直叫,扑棱着翅膀飞上墙头。
依公依嫲!我们回来过中秋啦!大堂姐林颖第一个跳下车,手里拎着个古怪的方盒子,我带了个新鲜玩意儿——录像机!
这下可炸了锅。一大家子人围着手提箱大小的录像机,看林颖倒腾着接电视机。林丕邺最好奇,蹲在旁边问个没完:这铁盒子真能放出人影?
三叔你等着瞧!林颖得意地按下播放键。
雪花闪烁后,屏幕上真的出现人影——是去年春节全家吃团圆饭的画面!画面里林敬波正在给孩子们发红包,郑美娇往林凛碗里夹菜,连阿白都入镜了,伸长脖子偷桌上的鱼。
哎呀!这是我!林漺指着屏幕尖叫。
老人们看得直抹眼泪。林敬波感慨:这玩意儿好,比照相真多了。
正当大家看得入神,电视画面突然闪烁起来,变成一片星空图案。林凛心里一下——那星空分明是辰星排列!
咋回事?坏掉了?林颖着急地拍打机器。
林凛悄悄感应到,是辰力影响了设备。她集中精神,试图控制逸散的辰力,额间辰印微微发亮。说也奇怪,电视画面立刻恢复正常了。
只有坐在角落的林丕稼若有所觉地看了侄女一眼。他这次回来,表面是过中秋,实则带着重要任务——上级探测到东海有异常能量波动,怀疑与辰力有关。
大哥,吃月饼。林丕和递过来一块双黄莲蓉月饼,打断他的思绪。
兄弟俩坐在门槛上,看着满院子闹腾的小辈。月亮渐渐升高,照得每个人脸上都亮晶晶的。
突然,村口传来汽车喇叭声。一辆吉普车停在院外,下来的人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是常年驻守海外的二舅公郑景官回来了!
二舅!曹浮光最先迎上去,您怎么突然回来了?
郑景官笑呵呵地拎下大包小包:赶上中秋节,回来看看老娘。他说着掏出一堆南洋特产,咖啡、肉骨茶料包,还有一盒精致的娘惹糕点。
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带来了海外林家人的消息。原来在南洋的打拼的林家子弟,今年也聚在一起过中秋,还托他带回一盘录像带。
录像带播放出来,是南洋林家人在祠堂祭祖的画面。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同样的月光照在同样的林姓牌匾上。当画面里海外族人齐声唱起月光光,照地堂时,院里不少老人都红了眼眶。
依公你看!林凛突然指着月亮惊呼。
只见月晕渐渐泛起七彩光华,像给月亮套上个彩虹圈圈。更神奇的是,辰山方向隐隐有流光浮动,与月华交相辉映。
林丕稼与林敬波交换个眼神。他们都明白,这是辰力在月圆之夜异常活跃的表现。
果然,林凛感觉额间辰印越来越烫。她借口上厕所溜到后院,发现阿白正对月长鸣,翅膀泛起银光。后院的辰光菜也格外鲜亮,菠菜叶子绿得发光,萝卜透得像水晶。
依凛。林丕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跟大伯说实话,你是不是能感觉到山里的变化?
林凛犹豫片刻,决定坦白。她掀起刘海,露出发光的辰印:大伯,月亮越圆,辰力越强。我担心...
担心被外人发现?林丕稼接话。
侄女重重点头。
这时前院传来林漺奶呼呼的喊声:依姐!快来看舞龙!
原来为庆祝团圆,村里年轻人自发组织起舞龙队。布扎的巨龙在月光下翻腾,龙身上的灯泡一闪一闪,与辰山流光奇妙呼应。
舞龙队里有个熟悉的身影——是常年在娘家住的二叔林丕伟!他举着龙珠引路,动作矫健,一点不像平时那个唯唯诺诺的样子。
二叔舞得真好!林凛惊叹。
林敬波不知何时站到她们身后,轻叹:你二叔年轻时是舞龙好手,后来...唉。
林凛明白爷爷的未尽之言。二叔娶了精致利己的二婶后,渐渐与疏远了家人。但今夜,在团圆月光下,他仿佛又变回从前那个林家四郎。
舞龙队伍绕到辰山脚下时,异象发生了。龙身的灯泡突然大亮,整条龙像活过来一样,鳞片反射出七彩光芒。众人惊叹不已,只有林家人知道,这是辰力与龙灯产生了共鸣。
林凛怀里的阿白突然躁动起来。大白鹅扑棱翅膀飞上墙头,对月长鸣。鸣声中,辰山方向的流光更盛,隐约聚成凤凰形状。
百鸟朝凤...林敬波喃喃自语,看来辰星选中的不只是依凛一个。
夜深时,月饼吃完了,录像也放完了,但没人舍得去睡。小辈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古。
郑景官说起南洋过中秋的趣事:那边华人拜月,还保留着明朝习俗,要摆三十六件供品...
林敬波则讲起战乱年代,全族躲在辰山洞穴里过中秋的往事:那时候一个月饼切三十六份,每人指甲盖大一块,但都觉得甜到心里。
林凛靠在大伯身边,悄悄感应着每个人的心思。她发现,尽管大家想法各异——有二婶琢磨怎么多分点南洋特产,有堂姐想着明天穿什么新衣服,有堂弟惦记没吃完的月饼——但此刻,所有人的心都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月光下,林丕稼悄悄对林敬波说:依爸,上级决定在东海建观测站,监控异常能量。我可能...要长驻那边了。
林敬波沉默片刻,拍拍长子肩膀:放心去,家里有我们。
这时林凛突然插话:大伯要去的地方,是不是有棵大榕树?旁边礁石像只海龟?
林丕稼震惊:你怎么知道?
我梦到过。林凛眨眨眼,梦里大伯站在礁石上,身后有彩虹。
这个插曲让林丕稼更加确信,侄女的辰力或许能帮国家大忙。他决定下次回来,要带她去见一个人——苏梅队长的爷爷,当年守辰人部队的老前辈。
月亮升到中天时,最小的林羡在母亲怀里睡着了。林凛也打起哈欠,靠在曹浮光膝头迷糊起来。半梦半醒间,她感觉额间辰印微微震动,仿佛在与明月共鸣。
蒙眬中,她听见奶奶哼起古老的歌谣:月娘月光光,照阮厝厅门...
在歌声里,所有林家人——不论是在眼前的,还是远在海外的——都仿佛被同一片月光温柔包裹。辰山的流光渐渐收敛,化作守护的结界,笼罩着这个团圆之夜。
林凛在母亲怀里蹭了个舒服的位置,安心睡去。她知道,有辰星守护,有家人相伴,往后的日子都会像今夜这般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