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的母亲,大队长媳妇刘秀英,忙活了一下午,用珍贵的白面掺了芝麻,炸了一小筐金黄酥脆的撒子。
她是个爽利人,心里记着人情往来,上次苏挽月来家里帮着做葛根粉,还给小雨分了芝麻糖,这份情得还。
她把撒子装进干净的竹篮里,盖上白布,招呼正在院子里逗蚂蚁的小女儿:“小雨,别玩了,把这篮子撒子给你苏奶奶家送去。”
宋小雨一听,小脸立刻皱成了包子,蹭到篮子边,眼睛黏在那金灿灿、香喷喷的撒子上挪不开,小声嘟囔:“妈……非得今天送啊?这撒子刚炸出来最好吃……” 说着,还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刘秀英哪能不知道女儿那点小心思,笑骂一句:“馋猫!少不了你吃的,这是还人情,赶紧去!”
宋小雨抱着篮子,脚下像生了根,磨磨蹭蹭不肯动。
她眼珠子一转,看到刚从自留地摘菜回来的大哥宋毅,立刻像看到了救星,噔噔噔跑过去,抱住宋毅的胳膊就开始晃:
“哥!我的好哥哥!你最好了!你帮我去送嘛!” 她仰着小脸,使出浑身解数撒娇,“我……我作业还没写完呢!老师明天要检查!求求你啦哥~”
宋毅手里还提着水灵灵的青菜,被妹妹晃得没办法,浓黑的眉毛皱起:“多大人了,送个东西还偷懒?”
“我不是偷懒!”宋小雨理直气壮,“我是有正事!学习要紧!而且……”她压低了声音,鬼鬼祟祟地凑到宋毅耳边,“哥,你去送,正好可以跟挽月姐说说话嘛!她家就她和苏奶奶在,多好的机会!”
宋毅的心猛地一跳,耳朵根瞬间有点发热。他板起脸,呵斥道:“胡说什么!再瞎说揍你!”
话是这么说,他却没立刻拒绝,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了那个盖着白布的竹篮。
刘秀英在一旁看着,心里明镜似的。她对自己这大儿子还是了解的,最近提到苏家那丫头,他那反应就不太对劲。
她倒不是对苏挽月有意见,那姑娘除了出身有点说道,模样品行都没得挑,就是……太娇太洋气,怕不是自己这糙儿子能降得住的。不过,让儿子去送趟东西,也没什么。
“行了行了,小雨你回屋写作业去。”刘秀英发话了,又看向宋毅,“老大,那你跑一趟吧,早点回来吃饭。”
宋毅抿了抿唇,没再说什么,沉默地接过篮子,转身就往外走。脚步迈得又大又急,仿佛身后有狗在撵。
宋小雨冲着他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得意地溜回屋了。
走在去苏家的土路上,宋毅觉得手里的篮子格外烫手。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脸上莫名的燥热。
他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是妹妹那句“多好的机会”,一会儿是苏挽月那双清凌凌好像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一会儿又是李媚儿温婉却带着一丝哀怨的表情。
宋毅啊宋毅,你真是昏了头了! 他暗骂自己。
快到苏家院门口时,他远远就看见苏挽月正坐在院里的柿子树下,低着头,手里好像在做着什么针线活。
夕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叶片,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她整个人安安静静的,像一幅精心描绘的乡村仕女图。
宋毅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甚至生出一种转身就走的冲动。
但苏挽月已经听见了脚步声,抬起头来。看到是他,她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脸上带着浅淡而礼貌的笑意:“宋毅同志?你怎么来了?”
她的声音依旧柔和,带着点疑惑。
宋毅硬着头皮走过去,把篮子往前一递,声音因为紧张显得有些生硬:“我妈炸的撒子,让送过来给你们尝尝。”
他不敢看她的眼睛,目光落在她刚才坐的小凳旁,那里放着一个小小的绣花绷子,上面是一朵将开未开的荷花,针脚细密,配色淡雅。
她还会这个? 宋毅心里又是一动。
苏挽月接过篮子,掀开白布看了一眼,笑容真诚了几分:“谢谢刘婶,也麻烦你跑一趟了。这撒子炸得真好,一看就香酥。”
她说着,抬眼看向宋毅,发现他额角似乎有细汗,眼神也有些飘忽,不由得微微挑眉。但她没点破,只是客气道:“宋毅同志,进屋坐坐,喝口水吧?”
“不了!”宋毅几乎是立刻拒绝,语气又快又急,说完才觉得反应过度,掩饰性地清了清嗓子,“队里还有点事,我得赶紧回去。”
他顿了顿,像是为了证明什么,又补充一句:“李媚儿同志还找我借农业技术的书呢。”
这话一出口,宋毅就后悔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起李媚儿,仿佛这样就能划清界限,证明自己“心无杂念”。
苏挽月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几不可察地淡了一分,她点了点头,语气依旧温和:“那好,宋毅同志你忙,我就不耽误你了。代我谢谢刘婶。”
她站在院门口,看着宋毅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直到那高大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巷子拐角,她才收回目光。
低头看了看篮子里金黄诱人的撒子,又瞥了一眼自己绣了一半的荷花,苏挽月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特意提起李媚儿?
宋毅,你在心虚什么?还是在提醒自己?
可惜啊,你越是这样,就越证明……你已经开始乱了方寸。
她提着篮子,转身款款走回院子。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从容,且带着势在必得的冷静。
而另一边,宋毅一路疾走,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脑海里反复回放着苏挽月接过篮子时那恬静的笑容,和她听到李媚儿名字时,那瞬间淡下去的眼神……
她是不是……不高兴了?
他为什么要提李媚儿?!
一种莫名的懊恼和烦躁,紧紧攫住了他。
王雅兰下工回来,带着一身尘土和疲惫,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诱人的油香味。
她一眼就看到了灶台上那个眼熟的竹篮,里面金黄酥脆的撒子码得整整齐齐。
“月月,这撒子哪来的?看着不像你奶奶的手艺。”王雅兰一边舀水洗手,一边随口问道。
苏挽月正坐在小板凳上择晚上要吃的青菜,闻言头也没抬,声音平平淡淡:“宋毅送来的,说是他妈妈炸的,感谢上次我帮小雨做葛根粉。”
“宋毅?”王雅兰洗手的动作顿了顿,有些意外。她擦干手,走到女儿身边,仔细看了看她的神色。
女儿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可当妈的直觉告诉她,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她下意识地和坐在窗边纳鞋底的婆婆吴玉芬交换了一个眼神。
吴玉芬手里针线不停,眼皮却微微抬了抬,看向孙女,那眼神里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
王雅兰在女儿身边坐下,拿起一把青菜帮着择,语气装作不经意,实则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宋家那小子……怎么是他送来的?小雨呢?”
“小雨说要写作业,让他哥来的。”苏挽月依旧没什么情绪起伏。
王雅兰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女儿低垂的、浓密的睫毛,和那副八风不动的镇定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她这闺女,心思深,主意正。她斟酌着开口:“月月,你跟妈说实话,你对那宋毅……是个什么想法?”
苏挽月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向母亲,那双桃花眼里清澈见底,没有半分小女儿的羞怯,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冷静的坦诚:
“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她语气平稳,“就是看上了呗。”
这话说得太过直白坦荡,反倒让王雅兰噎了一下,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她张了张嘴,看向婆婆。
吴玉芬这时放下了手里的鞋底,端起旁边的搪瓷缸子喝了口水,慢悠悠地开了口,吴侬软语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宋家那小子,我瞧着挺不错。”
王雅兰看向婆婆。
吴玉芬继续道:“人是糙了点,话也不多,但品性端正,肯干,脑子也活络。他家人口是多了点,负担重,可他爹是大队长,为人正派,他妈刘秀英也是个爽利明白人,不是那等刻薄搅事的婆婆。底下的弟弟妹妹,小雨那丫头跟月月投缘,其他两个年纪也小,闹不出什么大幺蛾子。这样的家庭,在咱们这乡下地方,算是顶好的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孙女和儿媳,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和务实:“月月这情况,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数。成分摆在这里,长得又太扎眼。真要削尖脑袋往城里钻,且不说她爷爷那点老脸能换来个什么前程,就算真弄到了工作,她一个姑娘家,无根无萍地在城里,背后没人撑腰,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吃多少暗亏。我舍不得。”
最后这四个字,说得轻轻的,却重重砸在王雅兰心上。
王雅兰沉默了。婆婆的话,句句都说到了她心坎里。她何尝不想让女儿飞出这山窝窝,去城里过更轻松体面的日子?可现实就像婆婆说的,太难了。
她们这样的家庭背景,女儿这样的相貌,在城里那就是块肥肉,不知道有多少明枪暗箭。她想起自己当年……若不是家里成分出了问题,她或许也不会留在村里嫁给月月她爸……
再看看女儿,这副娇花一样的模样,真放到城里那复杂的环境里去,她怎么能放心?
反倒是留在村里,找个像宋毅这样根正苗红、家庭简单、本人又有能力的后生,有他们老苏家在一旁看着护着,或许才是最稳妥、最实在的归宿。至少,没人敢明着欺负她。
王雅兰心里的天平,在这一刻,彻底倾斜了。
她叹了口气,重新拿起青菜,语气带着认命般的妥协,又夹杂着对女儿的疼惜:“你既然自己看上了,宋家也确实是个实在人家……那,就先处处看吧。不过女孩子家要矜持,别太上赶着,知道吗?”
苏挽月乖巧地点点头:“妈,我知道。”
她低下头,继续择菜,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
家庭内部,意见统一。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宋毅,以及宋家,一步步走入她织就的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