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启动与未知外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目标:维护现有稳定连接,确保核心系统不受干扰。预案分析:目标对象表现出罕见的‘防御性请求’行为,此行为本身已构成高价值数据。”
——林星星《外部社交接口协议分析报告》。
---
第二天晚上,陆展博和林星星一起出现在一家格调不错的西餐厅。出门前,展博罕见地有些坐立不安,甚至试图给星星科普一遍“标准化社交礼仪流程”,被星星一句“学长,放松,我又不是去参加编程竞赛”给堵了回去。
走到预定好的卡座,一位穿着干练、妆容精致的女士已经等在那里了。她看到展博,立刻露出一个热情得体的笑容:“展博,好久不见!” 目光随即落到他身边的星星身上,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这位是?”
“这、这是我学妹,林星星。”展博介绍道,然后又对星星说,“星星,这位是我以前的同事,苏曼。”
“苏曼姐你好,常听展博学长提起以前在公司的事。”星星落落大方地微笑,语气自然亲切。
苏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笑道:“原来是学妹啊,快请坐。展博以前在公司可是我们的技术大拿,就是不太爱说话,没想到现在都会带朋友一起吃饭了。”
这话听着是夸奖,却微妙地强调了展博过去的“孤僻”和星星身份的模糊性。
星星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一边坐下一边自然地接话:“是啊,学长工作上特别厉害,生活里就是有点慢热。不过我们公寓朋友多,大家都很照顾他,现在好多了。” 她三言两语,既肯定了展博的专业能力,又点明了自己是他生活圈的一部分,还暗示了他并非孤身一人。
展博在一旁点头:“嗯,一菲姐他们对我很好。星星对我也很好。”
苏曼笑容不变,开始聊起以前公司的事情,时不时夹杂一些只有他们才懂的术语和旧闻,看似随意的分享,实则带着点划定圈子、排除外人的意味。
“还记得吗展博?那次你为了优化那个底层算法,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最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还是我帮你盖的衣服呢。”苏曼笑着回忆,眼神略带追忆地看向展博。
展博努力回忆了一下,老实回答:“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主要那个算法瓶颈不解决,整个项目进度都会延迟。不过最后我用了一个非常规的并行处理思路解决了。”
星星适时地插话,带着点崇拜的语气:“哇,学长好厉害!听起来就很复杂。不过以后可不能这么熬夜了,健康最重要。” 她转头对苏曼解释,“苏曼姐你是不知道,他现在可注重养生了,还给我做了详细的健康管理表格呢。”
展博配合地点头:“对,数据表明规律作息效率更高。”
苏曼脸上的笑容稍微僵硬了一下,随即又转向星星,看似关切地问:“林小姐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和展博一样是程序员吗?”
“我是游戏策划。”星星回答,“算是和学长在一个大行业里,不过他是构建世界的基石,我是给世界添加规则和趣味的人。”
“游戏策划啊,”苏曼语气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那工作挺有意思的,就是听说压力挺大,项目说砍就砍。”
“任何行业都有不确定性嘛,”星星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自信,“关键是自己做的项目能拿得出手。就像学长,他写的代码,稳定性和效率就是他的底气。”
展博再次点头,深以为然:“星星说的对。她的策划案也写得很好,逻辑清晰,创意十足。”
一顿饭就在这种微妙的交锋中进行着。苏曼几次试图将话题拉回她和展博的“过去时”,都被星星巧妙地用“现在时”和“将来时”化解,并总是不动声色地将展博的优点和现状展现出来。而展博虽然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回答状态,但他每一次对星星话语的肯定和补充,都像是最有力的助攻。
终于,晚餐结束。送走苏曼后,回去的路上,展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刚刚通过了一场高难度的压力测试。
“星星,今天真的谢谢你。”他由衷地说,眼神里带着感激,“如果没有你在,我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星星看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心里那点因为“被需要”而带来的满足感,以及成功“抵御外敌”的小小得意,混合成一种甜滋滋的情绪。
“客气什么,学长。”她摆摆手,故作轻松,“维护公寓内部和谐,人人有责嘛。再说了,那位苏曼姐……人其实也挺好的。” 最后一句,她说得意味深长。
展博却完全没听出潜台词,认真地反驳:“她以前在工作上确实帮过我,但有时候说话方式会让人有点压力。不像你,和你相处……很舒服,系统兼容性很好。”
“系统兼容性?”星星挑眉。
“就是……沟通起来很顺畅,不需要额外的协议转换。”展博努力寻找着恰当的比喻,“就像……对上了加密通道,安全,高效。”
夜色中,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星星听着他这独特的、属于程序员式的最高赞美,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
“嗯,”她轻声应道,心里补充了一句,“我对你这个接口,兼容性也是满分。”
【系统日志:外部接口测试通过。防御任务完成。核心连接稳定性显着增强。新增数据:目标对象的‘依赖’与‘信任’具象化表现,对情感模块产生深度优化。愉悦度:持续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