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东宫别苑的凝重尚未完全散去,巫咸的警示如同冰冷的余烬,在众人心头阴燃。秦越人枯坐于室,与内心的空虚和身体的衰朽对峙;林玄沉淀着“生气通天”的领悟,感知着天地间更宏大的气象;阿芷肩负起守护者的责任,背篓中的镇魂花散发着指向西方的宁静微光。而在远离权力漩涡、同样属于太子东宫势力范围的一处戒备森严、由厚重岩石与精铁构筑的庞大工坊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没有书房的压抑,也没有炭火的暖意,取而代之的是金属摩擦的铿锵、齿轮转动的嗡鸣、能量流转的嘶嘶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机油、烧灼的矿石和新鲜木料混合的独特气味。这里是墨离的领域——一座由萧景琰特批、倾注了大量资源建立起来,专供墨离进行器械研发与重建的“天工坊”。
巨大的工坊内部,空间被巧妙地分割利用。一侧堆放着从葬龙渊战场、黑石城霸道丹门巢穴以及机巧宗秘密据点回收的破损器械残骸,如同机械的坟场:扭曲变形的能量炮管、被邪气腐蚀的齿轮组、焦黑的机关铠碎片、碎裂的水晶透镜……这些冰冷破碎的物件,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旧有理念的局限。它们不再是墨离曾经崇拜的“完美造物”,而是失败的纪念碑,是血的教训。
而在工坊的另一侧,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这里明亮、整洁(相对而言),充满了蓬勃的创造活力。巨大的工作台上,铺满了绘制着精密结构的兽皮图纸,线条流畅而复杂,充满了墨离特有的奇思妙想。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工具,从巨大的锻锤到细如牛毛的刻刀,一应俱全。几个半人高的原型机正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着测试:一个结构精巧、如同蜘蛛般的多臂装置正在小心翼翼地分拣药材;一个带有复杂过滤系统的圆筒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浑浊的水流入,清澈的水流出;最引人注目的是场地中央,一个约莫半人高的、结构异常复杂的核心装置正在运行。
这装置的核心,不再是机巧宗惯用的、需要燃烧昂贵灵石或掠夺性抽取地脉灵气的狂暴能量炉,也不是霸道丹门那种充满污秽邪能的丹炉。它的主体由一种深青色、带有天然木纹的奇异金属(取自祖灵之地伴生矿)打造,内部嵌套着层层叠叠、如同生物脉络般的能量导管。导管的尽头,连接着几块深埋在地下、闪烁着温和土黄色光芒的晶石——这是经过初步净化和稳定处理的地脉节点碎片,并非强行抽取,而是如同“根须”般,温和地汲取着大地深处自然逸散的、相对平和的“地气”。
此刻,装置正发出稳定而低沉的嗡鸣。肉眼可见的、如同稀薄雾气般的淡黄色能量流,正从地脉晶石中被缓缓引导出来,顺着那些“脉络”导管流动。导管上镶嵌着细小的、由镇魂花花瓣粉末混合特殊合金制成的稳定符文,散发着微弱的蓝色光晕,确保这股原始的地气能量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温和稳定,不至于狂暴或逸散。最终,这股被初步梳理过的“地脉能”汇聚到装置核心的一个透明水晶球中,转化为柔和的、可供利用的淡金色光流。
墨离就站在这台原型机前。
他不再是那个在青阳镇外被简陋陷阱困住、显得有些狼狈的青年。数月的高强度工作、殚精竭虑的思索,让他瘦削了些,眼窝深陷,带着明显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炼过的星辰,充满了专注与重塑信念的灼热光芒。他身上沾满了油污和金属碎屑,一件深灰色的工装外套随意地敞开着,露出里面同样沾满污迹的衬衣。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正拿着一块巴掌大小、刻满了微缩符文的金属板,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装置内部一个能量节点的角度,动作精准得如同秦越人施展金针。
他的视线,时不时会扫过工坊另一侧那堆“机械坟场”。每一次扫视,都像是在审视自己过去的影子。机巧宗追求绝对的量化、控制和效率,视天地为可无限索取的资源库,将复杂的生命与能量粗暴地简化为冰冷的符文和齿轮。霸道丹门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崇拜力量,不惜以生灵和地脉为燃料。葬龙渊的最终决战,彻底粉碎了他过去的认知。那些威力巨大的机巧宗战争器械,在幽影之主扭曲的法则和浩瀚的负面能量面前,如同孩童的玩具般脆弱不堪。林玄引动天地生机、秦越人以针调和阴阳所展现出的伟力,更是超越了器械所能达到的极限。
**失败。彻底的失败。**
但这失败,并未击垮墨离,反而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他心中对旧日“机巧至上”理念的最后一丝侥幸,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器械,并非要征服自然,模仿神明;器械,应当成为“道”的延伸,服务于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重建,由此开始。**
“能量输出稳定度,提升至七成八。地脉逸散能量转化率,预估两成三。符箓稳定性…还需优化第三节点导流纹路。”墨离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他放下金属板,拿起炭笔,在旁边的图纸上迅速勾勒修改。图纸的标题赫然是:《地脉能温和采集与稳定转化核心原型机(一型)》。
这是墨离新理念的基石——更环保、更可持续的能量利用。
不再掠夺式地抽取地脉核心能量导致地脉枯竭(如机巧宗所为),而是像采集晨露、利用风力般,温和地收集大地自然逸散的、相对平和的“地气”。利用他对能量传导的深刻理解和回收的符文技术(去除了掠夺性符文),结合阿芷提供的具有稳定心神效果的镇魂花材料,以及林玄对“生气”流转的一些模糊描述(被他转化为能量导流模型),他硬是设计出了这套能初步实现“涓流汇海”的装置。虽然效率远不如暴力抽取,但胜在稳定、持久、对环境几乎无害。
能量问题只是第一步。葬龙渊的血战,守一营将士的惨烈牺牲,重伤垂危的铁牛、林玄和秦越人……这些画面深深刺痛了墨离。器械,不仅要解决后勤和能量,更要能在生死一线间,守护生命,辅助救治!
在工作台的另一角,摆放着几件正在打磨的新器械雏形。
一件是改进型的“便携式战场急救针匣”。不再是冰冷的金属盒子,外壳采用了轻质坚韧的木材(祖灵之地古木边角料),内部结构极其精巧。它不仅能存放经过特殊消毒处理的金针、银针,更内置了一个微型的“五行调和”能量场发生器(灵感源于秦越人针阵和林玄导引术),由微型地脉能核心供能。启动后,能在施针者周围形成一个小范围的、温和的促进气血流通、稳定伤势的能量场,尤其适用于处理大量伤员或环境恶劣的战场急救。墨离甚至尝试将张清远留下的部分经方药性图谱,转化为能量场的微调参数。
另一件则是为铁牛量身打造的“外覆式内腑稳定护甲”概念图。鉴于铁牛在葬龙渊被“虚无死光”余波重创内腑的惨痛教训,墨离放弃了打造更厚更重的外部装甲的思路。他利用回收的机巧宗高级传感器技术和从霸道丹门邪丹怪物身上解析出的能量缓冲符文(逆向净化后),设计了一种贴身软甲。软甲内层编织着细密的导能金属丝网,连接着数个微型节点。当侦测到足以震伤内腑的恐怖冲击波或能量侵袭时,这些节点能瞬间激发,在体表形成一层极其短暂但强韧的、带有卸力与分散特性的能量缓冲层,如同在体内脏器外瞬间构筑一道无形的“气垫”。核心能量,同样来自微型化的地脉能采集单元。
“防御,不是为了硬抗毁灭,而是为‘生’争取一线生机。”墨离看着护甲的图纸,低声说道。这是他从林玄和秦越人身上领悟到的——真正的强大,是守护生命的力量,而非毁灭的力量。
这时,工坊厚重的铁门被推开,林玄和刚刚恢复了些许精神的铁牛走了进来。他们是来取一批用于河洛府重建的净水装置核心部件的。
“墨离兄弟!你这地方动静可不小!老远就听见嗡嗡响了!”铁牛的大嗓门在工坊内回荡,他好奇地打量着中央那台运行中的地脉能采集器,眼中满是惊奇,“乖乖,这玩意儿在‘喝’地气?看着挺温顺啊,不像那些机巧宗的铁疙瘩,一开起来就跟要吃人似的。”
林玄的目光则敏锐地扫过墨离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落在那堆图纸和原型机上。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器械散发出的能量波动,不再是以往机巧宗造物那种冰冷、霸道、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匠气”,而是多了一种…温和的、试图融入自然韵律的“生气”。尤其是那台地脉能采集器,它运行时与大地逸散能量的交互,隐隐符合《内经》中“气”的流转之道,虽然还很粗浅。
“墨离,你…”林玄看着墨离,眼中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墨离放下手中的刻刀,用沾满油污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露出一抹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笑容,指向那台地脉能核心:“林兄,铁牛大哥,看看这个。‘涓流’一型,地脉能温和采集与转化核心。效率不高,但…它不会弄疼大地。”他又指向急救针匣和护甲图纸,“还有这些,还在试验。葬龙渊…我们不能再那样失去战友了。器械,应该帮我们救人,帮我们扛过最难的那一刻,而不是为了追求破坏力把自己和周围都炸上天。”
铁牛听得似懂非懂,但对“救人”、“扛过去”这几个词非常认同,咧嘴笑道:“好!墨离兄弟说得对!能保命的家伙才是好家伙!那软甲啥时候能做好?给俺先整一套试试!”
林玄则走到那台“涓流”装置前,伸出手,掌心虚按在散发柔和光芒的水晶球上方。他闭目感应片刻,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他能感觉到那淡金色光流中蕴含的温和生机,虽然微弱,却与周围的环境,甚至与他自身修炼的《生气通天论》隐隐呼应。这种能量,不再是工具,更像是一种辅助与补充。
“道法自然,以器载道…墨离,你找到了新的路。”林玄睁开眼,看着墨离,郑重地说道,“器械不再是对抗天地的刀斧,而是顺应法则、守护生命的舟楫。此路虽艰,但意义非凡。”
墨离重重点头,眼中的光芒更加坚定。重建,不仅仅是修复破损的器械,更是重塑理念,将冰冷的钢铁与齿轮,融入这方天地生生不息的大道之中。他看着眼前轰鸣运转的原型机,看着图纸上勾勒的未来,看着林玄和铁牛信任的目光,疲惫感似乎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驱散。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作台上那块刻满了符文的金属板,心中默念:
“机巧非为逆天工,护持生息道方通。”
科技之线,在血与火的教训后,在“道”的指引下,正悄然修正方向,重新编织起守护的力量。这力量,将为即将到来的西行,提供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