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几秒钟的无字幕小视频播放后直接出现一行烫金的字体。
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总算是对味儿啦~(*σ′?`)σ
不过~刚刚那个场景是真美呀。”
此时此刻,七玥也在为up主打call…
果然,up主,人才那是挺多呀。
天幕显示:
“唐朝“春游顶流”崔护:
一首桃花诗封神,凭暗恋故事火了千年~”
(七玥:“哇?(?? )??????)
“如果唐朝有“年度爆款诗人”评选,崔护绝对能凭一首《题都城南庄》c位出道。
毕竟不是谁都能仅凭两句诗,就把一场春日偶遇写成千古浪漫范本~
让“人面桃花”这个梗流传上千年,至今仍是表白、怀旧、伤春的万能素材库。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靠“桃花梗”封神的诗人,人生远比诗句里的怅惘更精彩———
出身名门却佛系科举,当官做到部级干部,明明是正经文人,却靠一段“一见钟情+故地重游空欢喜”的经历,活成了唐朝文坛的“浪漫代言人”。
今天就来扒一扒崔护的生平:
一个把生活过成诗,还顺便靠诗“出圈”的唐朝奇人。
=????=????(●???● |||)
一、出身“学霸世家”,却把科举玩成“拖延症现场”~
?(?_??)
崔护的家世,放在唐朝妥妥的“顶级豪门配置”。
他出身于清河崔氏,这个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堪称“门阀天花板”,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并称为“五姓七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带“顶级豪门”buff,祖上出过N多宰相、将军、文学家,堪称“官场+文坛世家”。
在那个讲究门第的年代,崔护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妥妥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学霸苗子”。
?【七玥内心:“嘿,一听他叫崔护,要是唐朝就知道是五星7万之家的大户人家。妥妥滴门阀世家啊这是~”】
“按说家世这么好,崔护本该从小卷科举、冲仕途,早日实现“官N代”的逆袭。
但偏偏这位公子哥是个“佛系选手”,年轻时最大的爱好不是苦读圣贤书,而是“游山玩水+吟诗作对”。
史书记载他“资质甚美,少孤贫,潜心力学”,这里的“孤贫”其实是相对家族而言的,大概率是早年丧父,家道略有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起普通寒门子弟,他的起点还是高得多。
不过“潜心力学”倒是真的,崔护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
【七玥内心哀嚎:
“为什么家世好还可以过目不忘?
我讨厌每一个过目不忘的人o(′^`)o,这技能,难道不能给我吗?”
七玥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写文章更是下笔成章,尤其擅长写诗,风格清新自然,自带一股“文艺青年”的细腻感。
(
)ノ)`- )
可就是这么个才子,在科举这件事上却犯了“拖延症”。
唐朝科举主要考进士科,难度堪比现在的“考公天花板”,每年录取人数不过二三十人,考上了就是“天子门生”,前途无量。
但崔护偏偏不急不躁,从二十出头考到三十多岁,才在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考上进士。
要知道,唐朝文人大多二十多岁就金榜题名,比如李白虽然没考科举,但年轻时就名满天下,杜甫也是二十多岁就漫游四方、结交名流。
崔护这“慢节奏”,在当时妥妥的“大龄考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十多岁才考上公务员,算是体制内的‘高龄新人’”。
(??v_v??:)
不过慢归慢,崔护的科举之路虽然坎坷,却也不是毫无收获。
备考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四处漫游,足迹遍布长安、洛阳、江南等地。
这段“gap year”般的经历,不仅让他见识了各地风土人情,还积累了大量写诗的素材。
他的诗大多写山水风光、人情事理,语言不堆砌辞藻,却自带画面感,比如早期的《山鸡舞石镜》,写山鸡对着石镜起舞: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
把小动物的灵动写得活灵活现,堪称唐朝版“动物世界诗意解说”。
【七玥:“没听过,这首诗大概不出名吧~(?`~′?)】
“二、春游“撞脸”美女,一首诗写火千年浪漫梗~
?(`?′)?
如果说科举是崔护人生的“常规操作”,那贞元初年的一次春游,就是他人生的“高光转折点”———
不是因为考上了官,而是因为偶遇了一位美女,写下了《题都城南庄》,直接凭这首诗“一战封神”。
(?`ェ′?)つ
关于这段故事,《本事诗》《唐诗纪事》等史料都有详细记载,细节生动得像一部唐朝“小甜剧+小虐剧”。
话说那年春天,长安城里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正是春游的好时节。
崔护作为资深“旅游爱好者”,自然不会错过,独自一人骑着马,跑到长安城南的郊外踏青。
逛了半天,口渴难耐,正好看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小院,就上前敲门,想讨碗水喝。
??(ˊ~ˋ*)??
门开了,出来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姿容绝代,宛若桃花”。
崔护一抬头,瞬间被惊艳到了———
少女站在满院桃花树下,肌肤白皙,笑容温婉,桃花的粉嫩与少女的娇羞相互映衬,简直是“人比花娇”。
这一幕,直接刻进了崔护的心里,他后来在诗里写“人面桃花相映红”,绝对是现场实景还原,没有半点夸张。
(*σ′?`)σ
少女见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也不怯生,转身进屋端了一碗水出来。
崔护接过水,一边喝,一边偷偷打量少女,少女则靠在桃树下,含情脉脉地看着他,两人就这么沉默着,气氛暧昧又美好。
喝完水,崔护依依不舍地告别,少女送到门口,望着他的背影,眼神里满是不舍。
( ?° ?? ?°)?
这一别,崔护心里就再也放不下这位“桃花少女”。
但他毕竟是个矜持的书生,不好意思直接上门提亲,总想着“等我功成名就了,再来找她”。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一年。
第二年春天,崔护再次来到城南,满院桃花依旧开得灿烂,可敲门却无人应答。
他四处打听,才知道少女已经搬走了(也有说法是少女因思念他而病逝,不过正史更倾向于搬走)。”
? ?)?*??
【作者有话说?(? ? 3?)??:
我曾是盛唐的寻春诗客,执笔墨一遇惊鸿谱佳话,怎料岁华流转故地空留桃花依旧~赠我几个免费的“为爱发电”助我再访城南,重逢之日必带尔等共赴那年桃花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