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懂人才选拔的,殿试、武举,给了多少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这格局和眼光,太超前了!”
?“从才人到皇后再到皇帝,这一路的宫斗和政治斗争,比任何大女主剧都精彩,武则天就是现实版大女主!”
“虽然她建立武周,改了国号,但最后还是把江山还给了李唐,这背后的考量,真的很值得琢磨。”
“崇佛修寺太费钱了,老百姓负担肯定重。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推动了佛教文化的发展,留下好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七玥:“嗯嗯嗯嗯,难道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客观性~”
( ?_?)?⌒●~*
?“感觉武则天是个目标感超强的人,认定了要当皇帝,就想尽办法,一步步扫除障碍,执行力绝了!”
?☆“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也很复杂,既是夫妻,又是政治盟友。
李治对她的支持,也是她能登顶的重要因素。”
?“作为女性,她在男权社会站到权力巅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女性追求平等和自我价值,太了不起!”
?☆“后期宠爱张易之、张昌宗,让他们干预朝政,真的是一大败笔,差点把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搞乱。”
?“武则天能把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平衡朝堂,这政治智慧,好多男性帝王都比不上。”
?“无字碑太绝了,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她对自己的一生肯定很自信,才敢这么做 。”
?“她在位时经济发展得不错,重视农业,推行的政策让老百姓生活有了改善,这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从感业寺尼姑到重回皇宫,再到称帝,这剧情简直是逆天改命,武则天就是传奇本奇!”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打破了旧有的阶层垄断,给社会注入新活力,不愧是女皇。”
“ 武则天的一生,告诉我们,性别从来不是限制,只要有能力有野心,就能闯出一片天。”
七玥:“女帝陛下很有魄力~( ?° ?? ?°)?”
?“任用酷吏搞恐怖统治那段时间,朝堂上人人自危,政治环境太压抑了,这是她统治的一大污点。”
“楼上的,虽然你说得对,但是,我记得汉武帝也用酷吏,但说的人却不多,明显还是因为她是女性才如此在意这一点~”
?“她的故事拍成的电视剧歪曲得太多了,虽然很有看点~绝对比现在很多剧好看,但是戏剧化太严重了....,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就是不太符合史实~”
?“ 不管怎么评价,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无可替代,她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
……
看完这些,最头疼的就是二凤陛下了…
在看武则天的生平事迹中就有好几次被气哭气吐血。
他心里既对自己的小儿子李治不争气觉得气恼,又不得不承认武则天确实颇有政治手腕。
看起来,大唐最后还是~嗯~回到了李唐手里~
哭包陛下二凤表示:
看来还是得好好培养承乾,他目前心里的太子还是李承乾。至于刚出生的稚奴,这辈子就好好当个王爷吧。
至于天幕上武则天那些好的政策就让他来实现,反正他有那么多文武大臣。
谁能拒绝名留青史的诱惑?
他李二凤也不行!
再说一遍,谁能拒绝名留青史的诱惑!人生在世,雁过留声!
他也想像天幕之前讲的那些历史名人一样,像诸葛亮的武侯祠一样。
谁能拒绝享千年香火!
………
总而言之,天幕下大多数男权思想下的文人们对于武则天还是持批判的态度,尤其是宋朝的文人们。
七玥这边已经打开了另外一个视频,大家又开始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在三国的璀璨星河里,姜维绝对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曹魏阵营的小将,华丽转身为蜀汉的顶梁柱,最后为复兴蜀汉殚精竭虑,身死异乡。
但不知为啥,比起关张赵马黄这些名将,姜维的人气和知名度,总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显得有点黯淡无光。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位被严重低估的三国名将———
姜维的跌宕人生。
被猜忌的天水小将,开启命运转折~
【只见天幕上出现了一幅三国的地图,紧接着就是一个将军模样的小人在地点天水上出现,紧接着镜头拉近就到了一户人家,一个小孩的哭声“哇哇哇”响起……】
公元202年,姜维出生在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妥妥的西北汉子。
这地方在当时那可是边境地带,长期处于汉、魏、羌胡等势力的拉扯之中,所以姜维从小就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军事环境,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对军事那是相当痴迷。
●)o(●
姜维的童年可不轻松,父亲姜冏早早战死沙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毅,立志要在乱世中闯出一番名堂。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在曹魏的天水郡谋得了一个中郎将的职位,虽说官职不大,但好歹也是踏入了仕途,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_→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这一役,蜀军如神兵天降,直逼祁山,魏国的陇西三郡瞬间乱了套,纷纷响应蜀军。
姜维当时跟着天水太守马遵外出巡视,马遵这老兄,胆小如鼠又生性多疑,一听说蜀军来了,各个郡县都要造反,居然怀疑姜维等人和蜀军勾结,脚底抹油,连夜逃往上邽城,还把城门一关,死活不让姜维他们进去。
姜维又气又急,想去冀县老家,结果同样被拒之门外。
走投无路之下,姜维只好带着梁绪、尹赏、梁虔等人投奔了诸葛亮。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像是小说情节,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姜维的一生。
(●.●)
诸葛亮对姜维的到来那是喜出望外,一眼就看出这小伙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写信给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毫不吝啬地夸赞姜维: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
其人,凉州上士也。”
意思就是说,姜维这孩子,工作认真负责,思维缜密,比李邵、马良他们都强,是凉州一等一的人才。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让姜维掌管军事要务,任命他为仓曹掾、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姜维才27岁。
就这样,姜维从一个被曹魏猜忌的小将,摇身一变成为了蜀汉丞相身边的红人,开启了他在蜀汉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