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与老板信任加持,郭子仪有了一个完美的人设,他的8个儿子,7个女婿都跻身集团管理层,郭家也由此繁荣下去……
在京城受人尊敬,就连老板的女儿也抵不过他…
着名的故事?《打金枝》中,郭家的第7个儿子娶了升平公主,秉承着“君不拜臣”的原则,不愿去向公公祝寿~
郭暧气不过,夫妻俩就吵了起来,这闹急了,郭暧竟然说:
“你就是仗着你爸是老板,要不是我爸不想当,这位置就是他的了~”
这下可有点造反的意味了~
代宗却不以为然,说是夫妻间的小事儿,不值一提~
你看,女儿居然都没员工重要,可见郭子仪的地位之高了吧~
都说高处不胜寒,但郭子仪却是个有初心的人———不忘来时之路。
中唐时,天下很乱,永王李麟起兵反叛,兵败被杀~
李白这个倒霉蛋儿曾经写诗赞美永王李麟,按道理难保一命。
郭子仪却一直记得李白曾经救过自己一命,他向老板表示自己愿意用所有的奖金和年终奖去换李白活命~
由此,李白活了下来,被判流放夜郎,也就是不杀你,让你徒步远行,生死也就由自己造化了…
而后,在流放途中遇到大旱灾,老板下令天下大赦,李白欣喜若狂,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郭子仪在关键时刻伸出的援手,又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大历14年(公元779年),代宗驾崩,德宗接上,德宗也十分重视郭子仪。
尊他为“尚父”,言外之意是:您这功劳大得都能当我爹了,是大唐李氏集团的再生父母啊~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郭子怡因病去世,集团给他发了个谥号叫“忠武”?忠诚,有功绩,这是对于郭子仪一生的肯定。
他死后,全集团休假5天,老板还亲自给他送葬,给他的坟头加高,这在当时都是十分尊贵的svip待遇了,不过老郭确实配得上~
纵观郭子一例,对上对下,他是个称职的中层领导,即使面对从前不是很对付的同事李光弼,他仍然大度对待,不计前嫌,还给人升职加薪;
对上,他是个执行力强的下属,只要老板有什么指示,他马上服从,根本用不上什么“12道金牌”,又或者是“一波又一波的使臣”,他宽容待人大局为重,在国家大义面前,别人的诬陷和迫害都不算什么。
不得不服气,他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集齐“五福”的人~
提到郭子仪,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聊聊~”
视频结束
总算是有个讲完整郭子仪的视频了。
各朝各代对郭子仪评价颇高,以下是不同朝代对他的具体评论:
唐朝
(*σ′?`)σ- 官方与百姓:
郭子仪曾任朔方节度使,成功平定“安史之乱”,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朝人民对他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唐肃宗慰劳他时说“这个国家是由你再造的”。
唐德宗尊其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在他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师,赐谥“忠武”,配享代宗庙廷,特许陪葬建陵。
(?v?v?)- 史学家: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高度评价他:
“郭子仪,忠诚坚毅,善用兵,能以小胜大,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 。
?《旧唐书·郭子仪传》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ノ?肯定了他虽权力极大却不被朝廷猜忌、功劳盖世却不被君主怀疑的高尚品行。
宋朝
( ?° ?? ?°)?- 文人墨客:宋代文人比较关注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普遍认为?郭子仪忠诚于国家、勇敢担当,很多优秀的品质得到他们的赞誉,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对郭子仪的赞美之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句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也从侧面反映出宋朝文人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 ?)?*??宋- 大儒朱熹:在其着作《周易本义》里记载回纥使臣认为郭子仪是圣人,他解释回纥的看法称,圣人是“无私之人”,做事想法符合天道、遵循规律,虽郭子仪没达到孔子所说圣人的高度,但他做到至公无我,做人做事境界可称当时的圣人。
北宋~ 官方:北宋设庙祭祀七十二位名将,郭子仪是其中之一。
明朝
( ?° ?? ?°)?- 士人:朱元璋建立严格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注重品行和才能,郭子仪作为“德才兼备”的将领,成为明朝士人的楷模。
明朝- 官方(  ̄▽ ̄)σ: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郭子仪是其中之一。
清朝
☆官方:清康熙年间,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郭子仪也是其中之一。
看完郭子仪,众人很是佩服。
唐代
李世民总算知道安史之乱的时间了,一时间五味杂陈……
既难过于百姓受苦难,又赞赏郭子仪。
多次被cue的唐肃宗再次感慨:“郭子仪是“再造大唐”的英雄之一。”
“安史之乱”使唐朝面临巨大危机,郭子仪积极配合朝廷,派遣李光弼前往河北支援颜真卿,展现军事智慧,还攻下河东重镇静边军城,之后又在河北与敌人激战,屡屡获胜,为唐朝的稳定和复兴立下汗马功劳,对大唐有再造之功!(*?′╰╯`?)?
唐- 田承嗣:郭子仪曾派使者到田承嗣那里,田承嗣遥望西方下拜说:“我这膝盖不向人下跪已经有很多年头了!”这体现出田承嗣对郭子仪的敬重。
唐- 卢杞:据《旧唐书·卢杞传》记载,卢杞认为“子仪之为人也,刚毅果决,有大将之才。
然其不学无术,不识大体,好自用事,多犯忌讳。
故虽有功于国,终不能久居高位”。
不过卢杞为人阴险狡诈,其评价可能带有主观偏见。?(`?′)?
→_→裴垍(唐朝宰相)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高度肯定了郭子仪虽权力极大却不被朝廷猜忌、功劳盖世却不被君主怀疑,且生活奢侈但不被君子指责的非凡能力和高尚品行。
宋代
((???|||))-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其着作《新唐书》里对郭子仪评价很高,并且对裴垍的评价表示强烈认同,称“老裴讲得太好了,说的太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