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付卫国决定劳逸结合,一天三十台就够了。
一天忙下来,他的净收入竟达到一千零二十元,自己也吓了一跳。
一天就赚了别人一年的钱,这事要传出去,怕不是媒人都要踏破门槛。
照这个速度下去,成为万元户也不远了。
“大娘,您有多少旧电饭煲,我都收。”
忙完一天,送走最后一位来卖电饭煲的大娘,付卫国伸了个懒腰。
他脱下工作服,又往东直门菜市场去了。
今天挣了这么多,便宜坊的烤鸭不过瘾,必须来只全聚德的犒劳自己。
付卫国拎着一只大烤鸭,切了二两猪头肉,还买了一瓶茅台,高高兴兴回了四合院。
之后一连七天,付卫国不是烤羊排,就是烤肉、烤鸭,再不然就是炭火烤鱼、牛肉火锅……
这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鸽子市其实就是个黑市,五花八门的货物都有,各类票据、稀罕东西来路很杂,渠道也广。
只要手里有钱,几乎什么都能买到。
付卫国转了一圈,对那些来路不正的东西兴趣不大,最后目光落在两只野山鸡上。
近一周他各种肉都吃腻了,野山鸡整天在山里跑,肉紧实又多汁,要是烤一烤,撒点调料,味道一定特别好。
他决定买两只来尝尝。
“同志,这山鸡怎么卖?”
“五块一只,两只十块。”
最后,付卫国花十块钱,拎走了两只野山鸡。
一回到四合院,就引起了议论。
“两只野山鸡,得花不少钱吧?付卫国这一个星期就没断过肉。”
“啧啧,一个人吃两只山鸡,这得吃到撑。”
“我的天,付卫国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没娶老婆就是自在,赚的钱自己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话说他到底做什么生意,能赚这么多?天天大鱼大肉的。”
“不太清楚,好像是收破烂?我也好奇。”
院子里的邻居见付卫国天天吃香喝辣,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眼红得不行。
他们也想吃肉吃到饱,可这年头工资也就几十块,要养一家人,根本吃不起肉。
一年到头,逢年过节斩上两斤肉,全家分几块,就算不错的日子了。
付卫国回到家,宰好鸡,架起烤炉,直接烤起了全鸡。
没多久,鸡肉收缩,滋滋冒油,浓郁的香气在院里飘散开来。
贾家。
贾张氏正喝着南瓜粥,配傻柱带回来的剩菜。
闻到香味,馋虫直往上窜。
她眉头一拧,气道:“这杀千刀的,天天大鱼大肉,今天还烤野山鸡,搞得我都没胃口了!”
“饿死鬼投胎的东西,吃这么多,早晚撑死!”
贾张氏年纪越大,嘴巴越毒,骂得一句比一句难听。
在她看来,院里谁家吃好的不给他们家送一碗,就是罪过,就该骂。
烤山鸡的香味太浓,连小当也对眼前的饭菜没了兴趣。
她把筷子往桌上一摔:
“这付卫国真不是东西,以前和槐花谈对象的时候,抠门得要命!”
“那时候让他买桶爆米花都要犹豫半天,现在倒潇洒,天天大鱼大肉吃香的喝辣的。”
“槐花,这种人活该打光棍,你跟他分手就对了。”
槐花回忆起和付卫国谈恋爱那会儿,一个月都难得下一次馆子,心里就憋着一股委屈。
其实付卫国如果知道她这么想,怕是会无话可说。
那时候他一个月工资四十多块,不少人靠这点钱要养一大家子。
他一个人用,其实相当宽裕。
可自从和槐花谈上恋爱,就不得不省吃俭用。
槐花的雪花膏、化妆品、衣服鞋子,全是他掏的钱,偶尔还要陪她看电影。
所以才没多余的钱下馆子。
即便如此,他还是会挤出一点钱,给槐花做顿好的补偿她。
可这些付出,在小当和槐花眼里,却成了小气、不够大方。
槐花连连点头:“姐你说得对,不肯为女人花钱的男人,千万不能嫁。”
小当欣慰地说:“槐花,赶明儿我给你介绍几个机关单位的,要么就是做生意的老板。”
“就你这条件,找什么样的男人不行?”
“我认识的人里头,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付卫国强百倍。”
槐花听了,羞怯一笑:“好,我都听姐的。”
“败家玩意儿,就他那点钱,哪经得起这么花?”
棒梗嘟囔了一句,打算偷偷溜出去自己吃一顿。
“我看付卫国以前也不像有这么多积蓄,突然这么有钱,该不会是搞投机倒把吧?”
贾张氏眼睛都红了,一脸不相信。
“奶奶,这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投机倒把这一说?连保卫科都没了。”
小当笑着说。
“说不定是付卫国捡破烂赚的?”
槐花猜测。
“不可能,满大街收破烂的老头,也没见他们天天大鱼大肉。”
“我算了算,一个星期,付卫国光晚饭就花了一两百块。
我看这小子肯定有问题,这钱来路不正。”
贾张氏脸色难看,压低声音说。
“奶奶,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
捡破烂再能赚,也不可能一个星期花两百块买菜呀。”
小当附和。
“就是,隔壁院李厂长家都不敢这么挥霍。”
槐花也疑惑。
三个女人一台戏,在贾张氏的引导下,她们越猜越起劲。
“没错,这里面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事。
干脆去公安局举报,最好让他关几年,死在里头。”
贾张氏声音怨毒,眯着一双三角眼,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心肠能如此狠毒。
她打定主意,要去公安局报案——付卫国肯定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贾张氏来到派出所,一口咬定付卫国有大量来路不明的财产。
她讲得条条是道,公安对此案非常重视,立即骑上摩托车,载着贾张氏快速赶到了四合院。
“不得了,贾张氏带着公安来院里了。”
“怎么回事,是不是她家棒梗犯事了?”
“应该不是,看他们是往后院付卫国家去的。”
“我就说付卫国天天吃香喝辣,肯定有问题。”
“估计是钱来路不正,走,去看看。”
……
在贾张氏的带领下,公安和一大群邻居浩浩荡荡来到付卫国家门口。
“咚咚咚!”
几声重重的敲门声响起。
付卫国放下手中的烤鸡,擦了擦油汪汪的嘴,开了门。
门外站着洋洋得意的贾张氏,旁边是两名公安,后面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
付卫国一看这阵势,心里清楚,肯定是贾张氏眼红他吃得好,把公安叫来查他的钱。
“你是付卫国吗?”
一个高个子公安严肃地问。
“是我。”
付卫国点头。
“我是辖区公安赵名,这位是同事陈木。
我们接到举报,说你有很多来路不明的钱,请你配合调查。”
赵名板着脸说道。
“我的每一笔钱都有正当来源,都是靠回收废品赚的。”
付卫国不慌不忙地回答。
“举报人说你平时就捡些破烂,光靠捡破烂,恐怕过不上这么奢侈的生活吧。”
赵名指了指桌上的两只烤山鸡。
贾张氏冷笑着,就等着看付卫国出丑,巴不得他被公安抓去关个十年八年,省得碍眼。
付卫国坦然地敞开门,毫不遮掩桌上的烤山鸡,走进屋里,从一堆维修书的夹层中取出一张特许经营证。
这张证是系统发放的,系统给的所有东西在现实中都有合法来源。
证件上清楚写明废品回收站归付卫国个人经营,还盖着鲜红的公章。
赵名一看到这份证明,态度立刻温和了许多。
据他所知,废品回收站都是国营的,能拿到个体经营资格,背后一定有不简单的关系。
虽然不明白这年轻人哪来的门路,但总之不好得罪。
废品回收站的经营者是付卫国。
这消息一传开,立刻在人群中引起轰动。
“贾家不是说,他丢了工作,只能捡破烂维生吗?”
“贾家的话哪能全信?”
“付卫国居然悄悄开了家废品收购站,真是看不出来啊。”
“难怪他日子过得不错,听说收废品确实能挣钱。”
……
什么?
废品回收站竟是付卫国自己开的。
贾张氏脸色铁青,暗骂这人不走正道,肯定用了什么不正当手段,说不定是贿赂了领导。
不然哪能弄到废品回收站。
“公安同志,你们不能光看一张纸就信了他,得查清楚他的钱到底从哪来的。”
“谁知道他是不是借着收废品做违法的事!”
贾张氏咬牙切齿地说。
赵名心里嘀咕,这老太太不仅说话刻薄,还挺难对付。
不过既然有人举报,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一遍。
“同志,能带我们去你经营的废品回收站看看吗?”
赵名语气平和地问。
“没问题。”
付卫国坦然回答。
一大群人跟着付卫国来到回收站。
附近院子的居民看这阵势,纷纷凑过来围观。
付卫国一把推开回收站大门。
首先看到的,竟是一台台已经组装好的电饭煲。
亮晶晶的电饭锅混在废品堆里,格外显眼。
“这么多三角牌电饭煲啊!”
“这真的是废品站?看起来倒像电器店!”
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贾张氏一见这情景,心里顿时得意起来,果然如她所料,付卫国明着收废品,暗地里在倒卖电饭煲。
“公安同志,你们可得仔细查查,这些电饭煲来路肯定不正,说不定是走私来的,或者是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