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失重与眩晕感过后,陈远和苏婉儿重重摔落在坚硬而冰冷的地面上。身后的光门已然消失,四周是一片绝对的黑暗与死寂,只有彼此粗重的喘息声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
“你没事吧?”陈远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在黑暗中摸索着。
“我没事。”苏婉儿回应,声音还算稳定,但能听出其中的惊魂未定。她激活了手腕上的微型照明灯,一束冷白色的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周围有限的范围。
他们似乎身处一条狭窄的金属通道内,墙壁是光滑的银灰色合金,没有任何接缝或标识,充满了非人的简洁感。空气干燥而洁净,带着一股类似臭氧的清新气味,与外界废土的污浊截然不同。
“这里就是‘方舟’内部?”苏婉儿借着灯光,警惕地打量着四周。通道向前后延伸,消失在黑暗中,看不到尽头。
陈远没有回答,他正闭目感受着。进入这里的瞬间,他沉寂已久的识海,那冰封的湖面,似乎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泛起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一种庞大、有序、带着古老苍凉气息的能量场笼罩着这里,与他从“记录者”那里获得的知识碎片隐隐共鸣。
“跟紧我。”陈远站起身,凭借着那丝微弱的共鸣感,选择了一个方向前行。苏婉儿紧随其后,【精神感知】全力展开,但在这里,她的感知被压制到极限,只能模糊感应到通道本身蕴含的庞大能量流,却无法探测更远。
通道内没有任何照明系统,只有他们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走了约莫五分钟,前方出现了一个拐角。转过拐角,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那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穹顶高远,散发着如同星空般的柔和光芒。空间的中央,并非复杂的控制台或储存设施,而是一个悬浮着的、由无数流动光丝构成的复杂立体结构。它缓缓旋转着,每一次变幻都映射出浩瀚的星图、复杂的基因序列、以及无数他们无法理解的符号和公式。一种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嗡鸣声充斥着整个空间,仿佛是整个“方舟”的心跳。
“这是……‘方舟’的核心?”苏婉儿仰望着那美轮美奂的光之结构,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一个平和、中性、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直接在两人的脑海中响起,与“记录者”的交流方式如出一辙,但感觉更加……古老。
【身份确认:人类。基因序列符合‘火种’协议基础标准。】
【检测到外部高权限知识碎片标记……关联性确认……】
【欢迎来到‘诺亚’,最后的文明方舟。】
“诺亚……”陈远重复着这个名字,“你是‘方舟’的人工智能?”
【可以这么理解。我是‘诺亚’的引导程序,负责守护直至文明重启之刻。】
【根据协议,你们有权知晓部分真相。】
随着引导程序的声音,中央的光之结构投射出全息影像。影像中,旧时代的人类并非完全被动地等待毁灭,一个秘密联盟倾尽所有,建造了“诺亚”方舟,旨在保存文明的全部知识、生物基因样本以及最关键的——关于“观察者”及其背后“清理程序”的起源数据。
【‘观察者’并非自然诞生。它们是上一个宇宙轮回中,某个试图超越维度、最终失败的超级文明留下的自动化‘园丁’系统。其核心指令是确保新的文明幼苗在‘纯净’的环境中生长,任何偏离预设‘纯净’路径的文明,都会被判定为‘杂草’,予以清除。】
【我们所在的文明,因过度依赖基因融合与机械强化,触发了‘清理’条件。】
真相远比想象的更加残酷。他们对抗的,是来自上一个宇宙纪元的、冰冷无情的自动化除草程序。
【‘诺亚’的存在,是为了寻找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能够理解并最终‘说服’或‘修正’园丁系统,使多元文明得以共存的道路。但‘观察者’侦测到了‘诺亚’的存在,视其为必须清除的‘变异核心’。】
【你们带来的知识碎片,源自‘记录者’。他们是更早的轮回中幸存下来的观察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记录而非干涉。他们的帮助,或许意味着你们是被选中的‘变量’。】
信息量巨大,冲击着陈远和苏婉儿的认知。
“我们需要怎么做?”陈远直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诺亚’无法直接提供武力。但可以授予你们更深层的知识权限——关于‘园丁’系统底层逻辑的漏洞,以及如何利用‘记录者’的知识,建立一种能够与‘园丁’系统进行‘对话’的‘桥梁’技术。】
【但这需要时间,以及一个安全的‘港口’进行研究和建造。‘诺亚’的能量在长期隐匿中已接近枯竭,无法维持长时间激活状态,也无法进行空间跳跃。】
引导程序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急迫。
【外面的‘清道夫’只是先遣部队。更多的‘观察者’单位正在靠近。你们必须尽快决定:是带着现有的知识离开,还是……尝试将‘诺亚’的核心数据库,转移至你们的基地?】
全息影像显示出“诺亚”的核心数据模块结构,以及一个极其复杂的转移协议。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不仅需要外部队员的接应,还可能因为能量波动而提前引来更强大的“观察者”单位。
是将希望的火种带走,还是冒险将这承载着最终答案的方舟本身,拖回那尚且脆弱的港湾?
抉择的重担,再次压在了陈远和苏婉儿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