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洼岛上的巴达维亚也就是岳天那个时空的雅加达,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在东印度群岛上华人最为密集的一个地区。
这里聚集了大量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仅1875-1881 年仅从厦门前往爪哇的移民就达 7899 人,所以在人民复兴党统一华夏之后,便在巴达维亚三万华人社区建立起人民复兴党地下党组织。
在决定对荷兰宣战之前,考虑历年来荷兰人和当地土着居民常常利用动乱之机,对因为勤劳而比较富裕的华人动手。
岳天专门命令赵映康组织部分人民革命军官兵,以侨民的身份携带大量武器进入巴达维亚在内的爪洼岛各地华人聚集区,将他们组织起来,以防备战争爆发之后,荷兰人和土着人会对华人进行报复。
1902年4月20日,荷兰海军舰队在苏门答腊岛被全歼之后,驻守在东印度群岛的荷兰最高指挥官总督范霍茨,担心爪洼岛各地华人也会想兰芳地区华人一样会起义,竟然下令豁免爪洼岛各地驻军及土着人,对华人平民进行攻击和抢掠。
一时间上千名混居在土着村庄的华人、华侨被疯狂的土着人杀害,甚至将被杀害的华人尸体,拖在巴达维亚街头游行,其惨重惨不忍睹。
在这种情况下,潜伏在当地的人民复兴党地下党和人民革命军官兵,带领当地华人发动武装起义,并占据了爪洼各地不少村庄和城镇。
巴达维亚发生的情况,被美国报纸的报道了。
当华夏国驻美国大使,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岳天之时,岳天想起原来那个时空一些不好的记忆,当即下令将关押在新加坡被俘的荷兰海军官兵,于4月24日在沙滩集体枪决,以此来回应此事事件。
一千多名被俘的荷兰官兵被一字排开,被集体执行死刑,同样也被美国记者拍摄下来,西方舆论一片哗然
随后,岳天对全军下令,在对东印度群岛的作战中不留荷兰殖民军战俘。
1902年4月25日上午,人民革命军海军舰艇对巴达维亚港进行猛烈轰击,击沉了港内荷兰仅剩的几艘小炮艇。
荷兰殖民军只能依靠修筑于18世纪的旧炮台进行还击。这些发射实心弹的岸防炮根本够不着人民革命军舰艇,远远地便被战列舰的主炮一炮轰上天。
当天中午,人民革命军陆军在海军掩护之下,在巴达维亚港登陆。
此时,巴达维亚华人社区已经坚守了五天,由于受到荷兰殖民军和土着武装的疯狂进攻,几乎快要弹尽粮绝的时候,终于等来了部队。
登陆的人民革命军陆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迅速击溃巴达维亚城里的荷兰殖民军,并在当地华人带领之下,对全城进行清理,凡是遇到反抗的,一律将其击毙。
在巴达维亚驻守的荷兰殖民军溃逃出城之后,便逃往爪洼岛各地躲避人民革命军搜捕。
4月26日上午,荷兰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总督范霍茨被活捉。
当天晚上,岳天就电令当地人民革命军指挥官次日上午将范霍茨公开凌迟处死,并将过程用相机拍摄下来。
这一天,人民革命军在巴达维亚城总共击毙10余万敌军,其中包括不少反抗的荷兰商人。
随后,人民革命军宣布没收在巴达维亚所有荷兰政府和荷兰公民的所有财产,共计4200多万共和国银元。
并对此次参与杀人的以及他们的帮凶一律执行死刑。
经过这次巴达维亚事件之后,东印度群岛荷兰殖民军再也不敢轻易对华人动手了。
对此,岳天对一众官员讲到,有些人你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要用拳头打到他,要打到他疼,打到他怕为止。
人民革命军对荷兰殖民军的报复,让荷兰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在国内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荷兰政府请求其他欧洲国家一起出面。
但是不管是德国、奥匈,还是英国、法国,都拒绝调和,明确指出是荷兰政府自己惹事情在先,而且还惹了个杀星。
1902年5月2日,在战场上连连大败之后,荷兰政府宣布愿意在人民革命军停止枪杀在当地的荷兰人前提下,放弃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一切权利以及所有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岳天下令部队停止执行“不留战俘”的命令,开始接受荷兰人的投降。
由于荷兰已经放弃了整个东印度群岛的权利,其在整个亚洲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华夏也只剩下经济贸易利益了,所以两国并没有再签署什么条约,而是只是签订了东印度群岛移交协议。
于是到1902年5月30日,在东印度群岛各地残余的2000多名荷兰人部队以及一万多荷兰籍官员、商人,向人民革命军投降,并只允许每人只携带5共和国银员的财产离开,乘坐中立国德国邮轮,离开东印度群岛。
至于在该地区一起投降的4万多土着殖民军,则是统一被解除武装之后,也不再被击毙,而是运到中华共和国各地去参加劳动改造。
1902年6月1日,基本上控制该地区之后,中华共和国政府宣布在东印度群岛成立兰芳省、巴新省、爪洼省等三个省。
将南婆罗洲一部划给北婆罗洲省,其余的成立了兰芳省。
在新几内亚岛及其邻近岛屿八十多万平方公里,设立巴新省。
在苏门答腊岛、爪洼岛等岛屿,设立爪洼省,改巴达维亚市为椰城,设为省会。
为了开发新增的两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华共和国政府将此次战争缴获的9000多万共和国银元的现金、物资,扣除军费和各项开支,剩下全部六千余万共和国银元作为移民经费。
通过这笔前所未有的经费在3到5年内,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各地组织至少六百万移民,编成一百个垦殖师,进驻这三个省进行垦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