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昨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薄雾像一层轻柔的纱帐,笼罩着整个村庄。第一缕阳光挣扎着,试图穿透这层薄雾,给大地带来光明与温暖。
这时,张芳芳已经醒了,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温暖的被窝里钻了出来。
简单地洗漱过后,张芳芳来到了拖步里的土灶前。她熟练地将柴火架好,划着一根火柴,橘红色的火苗迅速舔舐着干燥的柴禾,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起了烟火的气息。
她开始淘米、煮粥捞饭,动作娴熟而又利落。在煮粥的间隙,她还不忘准备几样小菜,想着要让加林吃得舒心。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被端上了桌。张芳芳坐在桌前,轻轻吹着热气,一边吃,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事情。
上午柳加林要去大队部和杨东山谈组建建筑施工队的事。
而自己,则要去附近的村庄,了解一下农副产品和土特产的情况,为自己的小店寻找更多的商机。
“加林,稀饭热在锅里,等下起来吃了。你上午不是还要去大队上会会杨东山吗?我就去附近村庄转转,了解一下土特产的事。”张芳芳喝下最后一口稀饭,提高音量对着里屋喊道。
“好嘞,你去吧,我也起来了。”柳加林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
他心里不禁感慨,过去的饭菜都是自己做,张芳芳总是睡懒觉,一顿饭都没烧过,有时起来还要催好几次。
可自从她开了店以后,真的变了,变得温柔体贴,一些家务事也抢着干了。
柳加林来到厨房,一边洗漱,一边问道:“芳芳,你是走路去吗?”说话间,口里还冒着白白的牙膏泡沫。
“不是,加林,我是想去问一下刘夏英,她不是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吗?我想借她的车用一下。”张芳芳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
“你怎么知道她会借给你?”柳加林从厨房里走出来,满脸疑惑地问道。
“别人说借,我不敢讲,我就说是你叫我来借的,她一定肯的,因为你是她心上人呀!”张芳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半开玩笑地说道。
“芳芳,你可不要乱说,人家还是姑娘,这玩笑可开不得,要是让她爹刘光明知道了,他不骂死你才怪呢!”柳加林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急忙制止道。
“这也不是我说的,外面的人都这么说,我只不过是重复了一下吧。”张芳芳回答道。
“你要这么说,你自己还不吃醋呀?”柳加林好奇地反问。
“我吃什么醋啊,要是你喜欢她,我就退出,成全你和刘夏英好了。”张芳芳笑着摆摆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好啦,你净瞎说,借车就借车,可别说那乱七八糟的话,让人家听见不好。”刘佳林无奈地叹了口气,认真地说道。
“好啦,开玩笑的,不跟你说了,我这就去借自行车。”说完,张芳芳转身走出堂屋。
来到大门口,她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空气。望着眼前宁静的村庄,村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屋顶上还冒着袅袅炊烟。
远处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耳边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交织成一曲乡村的晨曲。
张芳芳的心里满是对这一天的期待,她相信,今天一定能有不少收获,无论是为小店,还是为自己的生活。
她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出了门。她要去的地方是本村的下屋,找刘夏英借自行车。
山区村里的路不宽,骑自行车反而更方便。而且,她也想趁这个机会和刘夏英好好聊聊。
毕竟,刘夏英和她丈夫柳加林之间有些微妙的关系,虽然张芳芳知道这其实只是个误会,但村里人喜欢嚼舌根,事情就这么传开了。
张芳芳心里有些忐忑,毕竟刘夏英心里一直喜欢着柳加林,而柳加林对她只是有点好感,但从未明确表示过什么。
倒是刘夏英的父亲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所以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张芳芳走到刘夏英家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刘夏英站在门口,看到是张芳芳,脸上露出一丝意外。
“芳芳姐,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有什么事?”刘夏英的声音很温柔。
“夏英,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扰你。我今天想去附近村子看看土特产,想跟你借自行车用一下。”张芳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刘夏英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没问题,你稍等一下,我去把车推出来。”
她转身走进屋里,不一会儿就推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出来了。张芳芳跟在后面,心里有些愧疚。
她知道刘夏英心里一直对柳加林有情,这个痴情女子,至今还未出嫁,追她的人也不少,但被她统统拒绝了。虽然柳加林从未对刘夏英有过什么承诺,但张芳芳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她,因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嫁给了柳加林。
“车胎有点气不足,我帮你打打气吧。”刘夏英说着,从屋里拿出打气筒,开始给自行车打气。张芳芳站在一旁,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心里有些感慨。
“夏英,你真是个好人。”张芳芳忍不住说。
刘夏英抬起头,笑了笑:“芳芳姐,你别这么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张芳芳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夏英,我知道你心里一直对加林有感情……其实,我也有点愧疚。”
刘夏英停下手中的动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说:“芳芳姐,你不用这么说。加林是个好人,他能遇到你,也是他的福气。其实我也告诉我自己要想开些,只是……有些感情,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张芳芳愣住了,她没想到刘夏英会这么说。她走上前,握住刘夏英的手:“夏英,你是个好女孩,加林能遇到你,也是他的福气。只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把我们安排在了不同的路上。”
刘夏英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释然:“是啊,命运就是这样。不过,我也希望你能幸福,芳芳姐。加林是个好男人,你一定要好好珍惜他。”
张芳芳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我会的,夏英。你也是,以后要是遇到喜欢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
刘夏英点了点头,把打满气的自行车推到张芳芳面前:“拿去吧,路上小心点。”
张芳芳接过自行车,心里暖暖的:“谢谢,我下午就还给你。”
“不着急,你慢慢去。”刘夏英挥了挥手。
告别了刘夏英,张芳芳骑上自行车,一路上高兴地回来。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虽然她和刘夏英之间有着一些微妙的关系,但她知道,刘夏英是个善良的人,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计较。
到家后,在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空麻袋,这是她今天收购山货的“装备”。
张芳芳重新跨上自行车,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出发,车轮在泥土路上滚动,发出沙沙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她的第一站是邻村的李大爷家。李大爷是村里有名的养鸡户,养的都是吃五谷杂粮、在山林间自由奔跑的土鸡,产出的土鸡蛋品质上乘。
张芳芳来到李大爷家时,李大爷正在院子里喂鸡。“李大爷,早啊!”张芳芳笑着打招呼。李大爷抬起头,看到是张芳芳,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哟,芳芳啊,这么早就来了。”
张芳芳走进院子,和李大爷聊起了土鸡蛋的事情,“李大爷,您家的土鸡蛋我都要了,还是按照现成的价格,您看成不?”
李大爷连忙点头,“成,成!芳芳,你这孩子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前这土鸡蛋,我们自己拿到葛溪街上卖,也卖不了多少,还麻烦。现在好了,有你帮忙,我们省心多了。”
两人商量好送货的时间和数量后,张芳芳又骑上自行车前往下一家。一路上,她遇到了不少早起劳作的社员,大家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张芳芳也一一回应,心中满是温暖。
在联系了几家山农的土鸡蛋后,张芳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种植野葛粉的农户家。
野葛粉是葛溪山里的特色产品,葛溪河也就是因盛产野葛的溪水源头得名。
野葛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诸多益处。能清热降火、生津止渴、调节情绪、促进排便、解热除烦、保护血管、美容养颜。可冲泡、搭配牛奶或制作糕点等。被人们称之为北参南葛。
张芳芳来到王婶家,王婶正在院子里晾晒野葛粉。
“王婶,您这野葛粉晒得可真好啊!”张芳芳夸赞道。王婶笑着说:“芳芳,你来得正好。这野葛粉啊,我都是按照老方法做的,保证纯正。
张芳芳仔细查看了野葛粉的品质,和王婶谈好了价格和送货事宜。
离开王婶家后,她又继续去寻找其他山货的货源。香菇、笋干……每一样山货,她都用心挑选,和山农们耐心沟通,确保能收购到最优质的产品。
“芳芳,你这孩子真有本事,能帮我们把东西卖出去。”一位山农感激地说。张芳芳微笑着回应,“大叔,这些都是山里的好东西,不该被埋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下午,张芳芳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村里。她把自行车还给了刘夏英,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张芳芳觉得,虽然生活里有些小波折,但只要大家心存善良,这些都不是问题。
“夏英,今天真的谢谢你。”张芳芳把自行车推到刘夏英面前。
“傻话,咱们谁跟谁啊。”刘夏英笑着说,“对了,你今天看到什么好东西了?”
张芳芳兴奋地讲起了她今天的收获,刘夏英也听得津津有味。两人在夕阳下聊着天,仿佛那些曾经的误会和纠结都已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