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尸潮退去,堪培拉城外的威慑如同一场短暂而剧烈的风暴,为新人类赢得了看似稳固的生存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工业补给。
然而,端坐在光辉之都核心,凝视着由旧人类工匠精心打造的新式步枪,李四特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
与泰坦眷族的惨烈战斗,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新人类战士的爪牙再锋利,身躯再坚韧,在那些附着着奇异能量的重型爆弹和足以撕裂坦克的蛮力面前,依然显得脆弱。
是陆嫣然燃烧精神力的绝对压制,是他自身超越常理的异能爆发,和王闯等人的超强异能配合,是无数新人类的牺牲才勉强突破包围圈。
下一次呢?如果面对的是更先进的逻各斯机械大军,或者泰坦族真正的精锐呢?
依赖外部输血的科技,永远是跛脚的行路者。堪培拉的兵工厂可以提供精良的武器,但核心的设计理念、能源技术、材料科学呢?
这些关乎文明根基的东西,掌握在别人手中,就如同将命脉交予他人。
一旦局势有变,或者旧人类的技术发展陷入瓶颈,新人类的进化之路就可能被彻底锁死。
必须建立属于新人类自己完整的科研和工业体系!这个念头在李四特心中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然而,新人类族群脱胎于丧尸,虽然通过记忆模板获得了基础和战斗知识,但在需要漫长积累、严谨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的尖端科研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那些深奥的公式、复杂的理论、精密的实验,不是单靠战斗本能和基础记忆模板就能瞬间掌握的。
解决问题的钥匙,似乎依然在那改变一切的“记忆模板”技术上。
既然能灌输战斗技能,为何不能灌输科学知识?既然能找回部分过往记忆,为何不能“找回”那些逝去天才的智慧?
一个庞大而缜密的计划,在李四特的脑海中迅速成形。
他需要更多、更专业、更顶尖的“记忆源”——那些在旧时代各个领域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家、工程师、学者的记忆烙印。
他将最信任的几个身影,召到面前。
首先是异能联盟的元老——武力。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经验丰富,沉稳可靠,并且对旧世界的人类社会运作方式极为熟悉。
“老师,”李四特将一枚加密的存储单元推到他面前说:
“我需要你秘密返回南岛。寻找失散的旧部,收集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物理、高等数学、材料学、动力工程领域顶尖科研人员的记忆模板。记住,隐秘为主,现在地理隔绝,敌意稍减,但并非没有风险。”
武力接过存储单元,脸上刀疤微微抽动,露出一个“早该如此”的表情,重重点头:
“放心,我知道哪些老家伙的脑子最值钱。”
他没有多问,转身便去准备,身影很快消失在阴影之中。
接着,他找来了巴尔克·格里芬。这位泰坦混血,如今被他奴役,其强大的力量和相对简单的思维,在某些任务上反而有奇效。
“巴尔克,你返回雾霭岛。”李四特下达指令:“张家和陆家,尤其是陆家,作为嫣然的母族,拥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和人才储备。你的任务,是‘协助’他们,将他们家族内部,以及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涉及能源、生物科技、信息工程的专家记忆模板‘请’回来。态度可以强硬,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共同应对未来的威胁。”
李四特特意点出陆嫣然的关系,既是提醒,也是一种无形的施压。
巴尔克瓮声瓮气地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对命令的绝对服从,巨大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
最后,他叫来了张天豪。
“你的目标是第五基地。”李四特看着眼神复杂却无法反抗的张天豪说:
“张部长在那里经营多年,王闯他们也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利用你的身份和关系网,找到张部长,他会配合你。你们的任务是收集武器设计、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精密加工等领域专家的记忆模板。王闯他们会为你提供必要的掩护和支持。”
张天豪嘴角扯出一个勉强的弧度,低声道:
“是,主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任务的敏感和危险,但也比任何人都没有拒绝的余地。
三支肩负着新人类文明未来的秘密小队,悄无声息地走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没入那片曾经熟悉如今却已物是人非的旧世界之中。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武力的南岛之行充满了与旧部接头的惊险,和甄别记忆模板真伪的困难,他甚至不得不亲自出手,“拜访”了几位在重重保护下依旧醉心于研究的隐士型学者。
巴尔克在雾霭岛则遇到了软钉子。陆家和张家对于交出核心科研人才的记忆模板极为抵触,这几乎是他们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巴尔克不得不适当展示了一下泰坦混血儿的“说服力”,并重申了李四特(以及背后陆嫣然)的意志,才最终打破了僵局。
张天豪的第五基地之行最为微妙。他需要避开其他派系的眼线,秘密与已成为李四特奴隶的张部长接头,并在王闯等人的配合下,以“资源交换”或“人才引进”等名义,巧妙地“复制”那些被严密保护的国宝级专家的记忆烙印,整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数月之后,三支小队陆续带回了一批批弥足珍贵的“财富”——存储着海量专业知识、思维模式甚至研究直觉的记忆模板数据块和设备。
光辉之都的地下深处,一座被命名为 “智慧熔炉”的绝密设施被建立起来。
这里没有高炉与铁水,有的只是无数闪烁的服务器和精密的记忆灌输设备。被精挑细选出来,具有一定逻辑思维潜力的研究型新人类个体,被分批送入这里。
过程依旧伴随着风险与损耗。
有些个体无法承受如此庞大复杂的信息流,大脑过载而彻底崩溃;有些则产生了认知混乱,分不清自己是“学者”还是“战士”。
但更多的个体,在陆嫣然精神力的精确引导和李四特的密切关注下,成功地“继承”了这些宝贵的知识。
他们醒来时,眼神中少了几分战士的锐利,多了几分学者式的专注与思索。
他们开始用专业的术语交流,在白板上写下复杂的公式,在虚拟建模平台上设计着奇特的装置。
很快,在靠近海岸线的一处隐蔽峡谷,一个名为 “科研飞地”的新区域被划定出来。
这里汇聚了这些新生的“学者型”新人类,以及从旧人类那里获取的部分精密仪器和设备。
他们不再参与狩猎与战斗,唯一的任务,就是消化、吸收、并创新那些被“灌注”的知识。
成效是显着的。堪培拉提供的武器蓝图被他们深入解析,材料配方被优化,能量利用效率得到提升。
他们开始尝试逆向工程解析各种武器和工业设备,虽然进展缓慢,却迈出了从“使用”到“理解”的关键一步。
基于对泰坦生物能量的研究,结合旧时代的生物科技,新型的生物能量养殖、萃取和存储装置的雏形也开始在实验室里出现。
新人类文明,这条原本偏重于肉体进化与精神力量的航船,终于开始小心翼翼地为自己安装上,名为“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强大引擎。
李四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前路依旧漫长,但至少,他们已经亲手握住了打造未来之钥的第一块基石。
文明的火焰,不再仅仅依靠掠夺与威慑来维持,它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双手,点燃属于自身的理性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