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日宫中事物繁多,弘历就自己一个人在养心殿读书呢。”
为了防止那些包衣狗急跳墙伤了自己的宝贝儿子,雍正特地停了自己儿子这几日的进学。
雍正后来又觉得康熙这里也不太安全,又把自己的儿子和那几只蠢猫拎回了养心殿。
每日只让那些太傅亲自到养心殿去给自己的儿子读书,甚至养心殿已经被御前侍卫牢牢的围了起来。
自己的儿子哪怕只是用一块糕点也要经过好几次的反复试毒,如今整个养心殿的安全指数已经被拉到了最高。
甚至康熙还特地把自己这边的侍卫也给自己的乖孙送去了一些。
用他的话说就是,他这个老东西活了这么久已经够本了,那些包衣只要有脑子也知道伤害弘历是对大清江山最大的打击。
到时候大清江山要面临的不单单是后继无人,哪怕康熙平时在背后怎么骂雍正。
他也能看出来自己这个儿子对乖孙是有那么几分真情的。
若是自己的孙儿出事了,他和老四恐怕一个也活不了。
单单是心疼和绝望就足够把他们父子二人活活压死。
康熙和雍正将弘历那边的安保指数拉到了极限,可他们二人都忘了雍正还有两个儿子。
弘时那边每天还是要照常去读书,身边也依旧只是带着那几个太监和伴读。
至于在宫外的五阿哥那就更不用说了,雍正登基后才想起来给他送了个师傅过去。
但雍正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五子是胖是瘦,是高是矮。
敦亲王听到自己的侄子又在读书,嘴角不自觉的撇了撇。
大侄子真是辛苦了,想当年他在尚书房里的日子水深火热。
大侄子可还有的熬呢。
“这样啊,那等事情了了四哥让臣弟去看看太子呗。”
“臣弟前些日子在外头买了不少的好东西,都是宫里头没有的新鲜玩意儿,太子指定喜欢。”
“你若是闲的没事朕就把你安排到兵部去,不要整天搞些偷鸡摸狗的事还要带坏元寿。”
面对自己四哥的斥责和嫌弃,敦亲王的做法就是当做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四哥说他两句又不会掉一块肉,现在他已经是亲王了干什么还要奋斗?
每天在自己的府邸中喝喝小酒,偶尔陪着九哥做做生意,出去逛两圈不好吗?
非得每个人都像四哥一样把自己累的人不人鬼不鬼才好?
敦亲王又开始胡搅蛮缠,雍正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这边的兄弟二人气氛还算融洽,另一边从前最为亲近的父子二人却剑拔弩张。
康熙倒是难得的想和保成说两句软话,但早就破罐子破摔的胤礽根本不带搭理他的。
甚至面对康熙的软化,胤礽的做法就是继续勾起自己那嘲讽的笑。
不管康熙说什么他都会回应,但说出来的话就是没有一个字是康熙爱听的。
康熙简直被气的三尸横跳,恨不得抽出鞭子来给自己这个儿子好好松松皮。
胤礽自从出宫建府后还是稍微瘦了些,毕竟他从自己请辞太子之位后就患上了头疾。
头疼起来的时候能疼的他恨不得拿刀把自己的脑袋削下来,而胤礽把自己的这份病藏的很好。
他只从民间找几个大夫来给自己诊治,到现在为止也不愿意找一个太医。
可那些民间的大夫诊断出的他并非是头疾,而是直接坦言他恐怕是有些臆症了。
胤礽去看病的时候从来都是穿的朴素些又是亲自去的,哪怕身后偶尔带着几个人瞧着也不像是皇亲国戚,他甚至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还会特地去找比较偏远又富有盛名的医馆。
那些民间的老大夫每次一摸它的脉象就开始摇头,说他是郁结于心才发了癔症。
头痛只不过是癔症的早期表现罢了,他最好能搬出让他觉得浑身不舒适的地方。
至于让他每见一眼回去后就会觉得头痛的人也最好别再见了。
在城郊有个老大夫给胤礽开了些药丸子,让他头痛的时候服下一粒。
那个老大夫早已经头发花白,说出来的话倒是和其他的大夫有些不相同。
他只说胤礽的病全是他自己憋出来的,只能自己解开心结或者慢慢忘却也就好了。
给他开的药丸也是用来保养心脏的,他还特地宽慰了胤礽人生在世要更看重自己些。
就是因为头痛才折磨的胤礽稍微瘦了些,就连老大都能看出自己的这个弟弟每见一面仿佛都比从前瘦了。
可康熙与自己的儿子面面相觑这么久,康熙却只觉得自己的儿子面色稍微有些苍白,根本没有发现自己从前最疼爱的儿子如今瘦的就只剩一把骨头了。
康熙也发现了自己的儿子对自己并不热络的事实,他们父子的人就这么静静的站着。
最终还是康熙败下阵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这几日自己倒是思索了许多,梦中总能见到保成幼时的模样。
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父子二人渐渐有了嫌隙,但康熙也很快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了索额图的头上。
索额图意图挟制太子,而太子对索额图又过于优待,自己的儿子小的时候还不知道人心险恶。
都是索额图这个大清第一罪人的错,让他们父子二人渐行渐远。
康熙早早的将错误都推到了别人的身上,今日觉得自己对胤礽已经够好了。
他是太上皇,它能软下心性来和儿子说几句话,对所有的儿子来说都已经是足够的荣耀。
可只有赫舍里氏给自己留下的保成,或许是从前自己对他太过优待养大了他的心思。
对着自己这个皇父也没了从前的敬重之意。
想到这里康熙也没了和自己的儿子继续交谈的兴致,不耐烦的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