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沈家小楼比白天更热闹了几分。
大伯沈怀仁一家子都到了。
大伯在地方上工作,看着比沈司令员更富态些,脸上总带着圆滑的笑。
大伯母李金凤嗓门洪亮,一进门就拉着陆奶奶的手“妈长妈短”,眼神却不时往厨房和新媳妇杨夏荷身上瞟。
他们带来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媳,还有两个半大孙子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孙女。
原本宽敞的客厅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人声混杂着孩子的笑闹,烟火气十足。
杨夏荷作为新媳妇,自然不能闲着,一直在厨房帮着保姆和陆奶奶打下手。
向华和向红也挤在厨房,名义上是帮忙,实则更多是围着嫂子转,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显然对这个漂亮又亲切的嫂子喜欢得紧。
沈向西则被爷爷和大伯叫到书房说话去了。
当大伯家的三堂哥沈向民和三堂嫂周小芸最后进门时,客厅里的气氛有了一瞬间极其微妙的凝滞。
沈向民长得斯文,戴着眼镜,在文化部门工作。
周小芸模样俏丽,穿着时兴的的确良花罩衫,在这年月算是顶讲究的打扮。
两人一进来,目光就下意识地寻找沈向西,没看到人,明显松了口气,但脸上的笑容却有些不自然。
尤其是周小芸,看到从厨房里端着菜出来的杨夏荷时,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她就是两年前爷爷奶奶给沈向西定的未婚妻,后来却和沈向民看对了眼的那位。
杨夏荷何等聪慧,立刻从这细微的气氛和两位小姑子之前零星的嘀咕里猜到了七八分。
她只当不知,脸上挂着得体的浅笑,招呼道:“三堂哥,三堂嫂来了,快请坐。”
“哎,好,弟妹辛苦了。”沈向民连忙应声,带着几分尴尬。
周小芸也挤出一丝笑:“麻烦弟妹了。”
这时,沈向西和爷爷、大伯从书房出来了。
看到沈向民夫妇,沈向西面色如常,只是目光扫过时,比看其他堂兄弟淡了些,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倒是沈向民和周小芸,瞬间像是被钉在了原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脸上的笑僵硬得堪比糊了浆糊。
“向……向西回来了。”沈向民硬着头皮开口。
“嗯,三哥,三嫂。”沈向西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随即很自然地走到杨夏荷身边,接过她手里的盘子,“小心烫,我来。”
这个细微的体贴动作,落在众人眼里,含义各不相同。
老爷子眼底闪过一丝满意,大伯母李金凤眼神闪了闪,
而周小芸看着沈向西那高大挺拔的身影和对新婚妻子毫不掩饰的维护,心里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开饭了开饭了!”陆奶奶适时地招呼,打破了这尴尬的瞬间。
两张拼起来的八仙桌上,摆满了菜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1960年,
这顿饭堪称丰盛。除了食堂打来的一个红烧肉、一个白菜炖粉条,
陆奶奶和保姆拿出了看家本领,炒了鸡蛋,蒸了咸鱼。最实在的,还是中间那两大盘色泽深褐、香气扎实的肉干。
“都坐都坐,”沈老爷子发话,坐在主位,“今天向西带媳妇儿回家,是咱家的大喜事,都放开了吃!”
落座时,又是一番小小的推让。最终,沈向西和杨夏荷挨着爷爷奶奶坐下,正对着大伯一家。
沈向民和周小芸则刻意选了个离沈向西最远的位置。
饭桌上,气氛很快又热络起来。男人们聊着工作、形势,女人们则拉着杨夏荷问些家常。
“夏荷,这肉干真是你娘做的?手艺真不错!实在!”大伯母李金凤夹了一筷子,边吃边说。
“是大伯母,我娘做这个拿手。”杨夏荷谦逊地笑。
“这味道,是下功夫了,”大伯沈怀仁也点头,对着老爷子说,“爸,您这亲家母,是个实在人。”
老爷子与有荣焉,哈哈一笑:“嗯,夏荷家风气正,教出来的孩子也好!”
两个小孙子更是吃得欢实,小曾孙女啃着肉干,含糊不清地说:“肉肉好吃!”
满桌的赞扬声中,只有沈向民和周小芸有些食不知味。
周小芸看着被沈家人接纳、态度从容的杨夏荷,再看看身边显得有些局促的丈夫,心里那股别扭劲挥之不去。
她勉强夹了一筷子肉干,味道确实实在,可她吃着却有些没滋味。
沈向西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并不点破,只时不时给杨夏荷夹菜,低声问她合不合口味,态度温和而体贴。
他越是如此,越衬得某些人的坐立不安。
家宴过半,气氛正酣。
沈向西端起酒杯,站了起来,目光扫过全桌,最后落在爷爷和奶奶身上,声音沉稳有力:
“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各位哥哥嫂嫂,我沈向西常年在外,家里多亏大家照应。
今天,我带了夏荷回来,以后她就是我的妻子,是咱们沈家的人了。我敬大家一杯,往后,还请各位长辈、兄嫂多多关照她。”
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感谢,也明确宣告了杨夏荷在他心中的地位和在沈家的位置。
杨夏荷也连忙跟着起身,端起面前的茶水,落落大方地说:“谢谢爷爷奶奶,谢谢大伯大伯母,谢谢哥哥嫂嫂们。”
“好!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沈老爷子第一个响应,高兴地干了杯中的酒。
“对对,互相照应!”大伯也笑着举杯。
沈向民和周小芸也只得跟着举杯,笑容依旧勉强。
这场家宴,就在这表面热闹、内里微澜起伏的气氛中接近了尾声。
杨夏荷用她从容的态度和娘家实在的心意,初步在沈家大院里站稳了脚跟。
而某些过往的尴尬,在沈向西不动声色的应对下,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饭后,杨夏荷又要帮忙收拾,却被陆奶奶和两个小姑子坚决地推回了房间:
“快歇着去,坐一天车也累了,这些活儿不用你沾手。”
回到二楼为他们准备的临时新房,关上门,隔绝了楼下的喧嚣。杨夏荷轻轻舒了口气。
沈向西走到她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带着笑意:“累了吧?今天表现得很好。”
杨夏荷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心里踏实而温暖,轻声说:“你家里人都很好。”
“他们喜欢你,”沈向西语气肯定,“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