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信一脸的无辜。
“老首长,您说我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一心为公,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啊。”
副参谋长琢磨了一下。
“这个事蒲大姐正在做工作,咱们还是先回去吧,我跟老总到时候安排你们两口子吃顿饭。什么事还能说不开啊。”
一旁听了半天的赵刚忽然补刀。
“首长,他这都是自己做的孽,当初给人家李云龙指派媳妇的时候,都没问李云龙一声。”
副参谋长好奇的看着他、
“你还干过这缺德事呢?”
刘守信咽了咽口水。
“是这么个事。那李云龙人丑事多不洗脚,我给他安排那个媳妇革命意志坚定,身体好,模样俊,还不嫌弃他,这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么。”
说完之后转头看向赵刚。
“我告诉你老赵,你再敢给我上眼药,我哪天把你也嫁出去,草原上可有不少姑娘中意你这样的书生。”
副参谋长摆了摆手。
“行了,先返回太原吧,这些粮食慢慢运输吧,”
刘守信现在感觉天塌了。
“走吧,也就只能走了,”
部队休整了几天终于开始返回太原。
按道理说,这么大的一个兵团,怎么也不能全聚集在一起。
主要是刘守信现在要进行整训,而且美国人的装备还没到呢,只要装备一到,
自然要训练一阵,然后才能有大动作。
他这边缓慢的行军,李云龙那边可还围着石家庄呢。
周慕云跟着李云龙在石家庄叱咤风云。
“老李啊,司令员那边都退了,敌人的援军马上就到。要是不快点可能要被鬼子围上了。”
李云龙拿着望远镜看着石家庄。
“嗨,我已经把两个团散了出去,公路铁路就没一条是完整的,鬼子想来?先把路修上吧,”
周慕云着急啊。
“老李,到嘴边的肉,赶紧吃下去吧,我这边急啊。四十个,步枪才一万多支。”
李云龙最大的毛病就是护食。
“我可不管你跟司令员什么关系,缴获除了补充我的部队之外,重火力也都是我的,”
周慕云一看,这踏马也太抠搜了。
“呵,你给什么七纵要什么。”
李云龙这才满意。
“这就对了呗兄弟。毕竟我们五纵才是主力。”
周慕云是真看不上他啊。
“你是主力,你比教导旅都牛,”
李云龙能服么,
“切,不就是教导旅么,你把我放出去,一年给你拉回一个军。”
周慕云真听不下去了。
“你遇到刘守信之前,你不还是个团长么?这才多久就达到上万人的主力了,”
李云龙还要吹牛逼,忽然一个无情的大手拍在他的大脑袋上。
“别吹了,没有司令员你是个屁啊。”
李云龙双眼圆睁,
“你这婆娘,咋还动手呢,我现在也是司令了。”
秀琴没空跟他废话。
“这天寒地冻,废话少说点吧,七纵的战士还穿着单衣呢,赶紧打下石家庄,咱们把能采购的东西全采购一遍。”
李云龙拿起电话。
“各部发起总攻,”
放下电话嘴里还在那嘟嘟囔囔的。
秀琴可不惯着他,大不了就干一架,
“你在那说啥,”
李云龙还真怕秀琴,主要是在部队里要是真打起来,自己的威望怎么办,弟兄们怎么看他。
“没说啥,这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忍忍就过去了。”
秀琴对着脑袋又是一巴掌,
“你咋穿着棉衣,脱下来。”
李云龙恨啊,这婆娘才不在乎跟你打架呢,反正她不觉得丢脸。
“我就这么一说,打下来之后你管钱,想买什么买什么。”
买东西这个事估计是刻在女人的dNA里了。
秀琴已经开始盘算了。
“嘿,我要把所有的布匹棉花全买光,还有粮食,这样弟兄们就不挨饿了。那个周大哥,能不能调两个团给我。”
周慕云手底下现在就是人多。
“秀琴,你要兵干什么啊?”
秀琴也不藏着,
“那些鬼子汉奸的家需要抄啊,要不然我拿什么买东西啊。而且买东西需要运输,李云龙这边指望不上啊。”
周慕云一听,这是正事啊。
“两个团哪够啊,我给你准备十个团。”
李云龙也被吓了一跳、
“十个团,你让这娘们指挥十个团,到时候出事算谁的,她能指挥的明白?俺老李才十个团。”
周慕云把李云龙推到一边。
“秀琴,七纵的战士们苦啊,希望你能解决他们的吃穿问题。”
秀琴觉悟可不是一般的高。
“周大哥,什么七纵八纵的,不都是共产党的武装,不都是一个兵团,咱们不仅要把七纵的问题解决,还要给司令员上缴一部分,”
李云龙的肉都在疼。
“你这虎娘们,怎么胳膊肘向外拐啊。”
秀琴插着腰。
“咋地,就你李云龙吃饱穿暖,不管其他部队了,”
李云龙的倔脾气也上来了。
“我怎么了,我李云龙有本事。”
秀琴直接掀老底。
“你有本事?你有什么本事?司令员那边跟数万鬼子血战,你带着这么多部队围困几千鬼子,你还有本事了。这都是司令员的布置,还你厉害了。”
李云龙想哭,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周慕云都看傻了,这李云龙也是老革命了,思想觉悟还赶不上他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媳妇。
“秀琴同志深明大义,今天的事情我会上报给司令员的。”
李云龙牛眼一瞪。
“上报就上报,老子不怕。”
转眼间石家庄城破,大批的鬼子向东北方向逃窜。
周慕云在这安排了一万多人,
只见漫山遍野的灰布军装冲了出来。
这些人有的手里还拿着锄头呢,
也就是鬼子的建制给打乱了,要不然别看是鬼子溃兵,这万人还真不够鬼子打的。
这边抓俘虏,那边大军已经进城了。
秀琴无师自通,十分熟练的处理鬼子汉奸的资产,
战士们游走在大街小巷,只要是店铺他们就买,什么东西都买。
上到粮食衣服,下到针头线脑。
就没有他们不要的。
石家庄的经济一下都被带动起来了。
形成了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
一个刚经历战争的城市,附近的人拼命的向这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