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远啊!
冉秋叶住得够偏的,都快到永定河了,在四九城的西北边。
那一带可真是荒凉。
也不知道她平时是怎么往返的?
坐公交?
叮铃铃……
有自行车倒是不用担心。
十来公里罢了,很快就能到。
刘爱平载着东西一路疾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尤其是那崭新的自行车和后座上的茅台酒,格外显眼。
日头渐高,阳光洒落,暖意弥漫。
骑车久了,刘爱平身上渐渐热了起来。
半小时后,眼看快到冉秋叶家,他停下车子,从系统里取出鸡蛋和西瓜,绑在后座上。
之后便推着车,慢慢走到她家门口。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吱呀——
门开了,露出冉秋叶微红的脸。
她身后还站着父母。
冉父戴着黑框眼镜,头发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像个老学究。
冉母皮肤白皙,虽上了年纪,但风韵犹存。
难怪冉秋叶漂亮又有气质,原来是家风好。
“爸妈,这是刘爱平同志……”
“伯父、伯母好!”
刘爱平笑着问候,“我叫刘爱平,现在正和秋叶处对象。
第一次登门,本该有长辈陪同,可惜我父母不在了,只能自己来,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他语气沉稳,礼貌得体。
冉秋叶父母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
“快进来吧,孩子……”
冉母拉开门,热情招呼。
等刘爱平推车进门,她又将门关紧。
“你这孩子,来就来,带这么多东西干嘛?”
冉母看着后座满满的礼物,客气道。
刘爱平笑了笑:“没什么值钱的,伯母。
我一个人住,工资还行,就随便买了点,不知道您喜欢什么。”
哗啦——
他一件件卸下礼物。
一筐鸡蛋,不多不少,四十来个。
“哎哟,鸡蛋可不好买啊,你从哪儿弄的?”
冉母又惊又喜。
冬日里的惊喜
刘爱平一口气搬来了四十多个西瓜。
“这大冬天的,哪来的西瓜?”
冉母瞪大了眼睛,“还这么大?”
两个大西瓜被搬进屋,冉秋叶一家都愣住了。
冬天的西瓜?
真的假的?
冉父慢悠悠地点头,道:“听说西边有人用大棚种反季菜,你这瓜也是那儿来的吧?”
“伯父您见多识广!”
刘爱平笑着附和,“就是那儿种的!”
起初,冉父对刘爱平并不太在意。
他是个文化人,民国时期当过大学教授,建国后闲居在家。
在他眼里,工人算不得什么,他更希望女儿嫁个读书人。
可如今工人的地位不同了,待遇高、受尊重。
所以即便心里不太瞧得上,冉父也没反对这门亲事。
不过今天,刘爱平的表现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哎哟,买这么多苹果干啥?贵不说,也不能当饭吃啊!”
冉母嘴上念叨着,心里却乐开了花。
刘爱平又提进来三十斤大米、三十斤白面,还有五斤五花肉。
“这得花多少钱啊!”
冉母叹了口气,“下次可不许这么破费了,我和你伯父吃不了多少,肉放久了要坏的。”
“没事儿,冬天搁外边冻着,坏不了。”
刘爱平爽朗一笑,“伯母您别客气,您要是见外,我可要害怕了。”
“呵呵……”
冉母笑得合不拢嘴。
小伙子长得精神,个子高,会说话,心眼实诚,出手大方,还是个工人,收入不错……
简直就是最理想的女婿人选。
唯一可惜的,就是父母早逝。
不过,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来来来,小刘,坐下歇会儿,一路过来累了吧?喝口茶!”
冉母赶忙泡了热茶,给刘爱平和冉父各递了一杯。
冉父微笑着招呼:坐吧小刘,喝口茶放轻松,咱们说说话。
刘爱平从容落座,道:谢谢伯父伯母......
小刘啊......冉父呷了口茶,推了推眼镜:念过书吧?
上过。
那当然上过了。什么学历?
这问题让刘爱平略显尴尬。
要说过往,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本科毕业。
但如今这身份......
小学......毕业。他无奈地摸摸额头。
冉父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不过我平时常看书,刘爱平补充道,文化不敢说多高,基本常识都明白。
这就够了!冉母接过话茬,男人会养家待媳妇好最要紧。
老头子你可别犯傻......
冉秋叶娇嗔道,爱平家里是工人,那时候条件哪儿能读太多书嘛!
我就随便问问......冉父清清嗓子,小刘,喝茶......会下棋吗?
刘爱平眼睛一亮:会的!您常玩什么?围棋还是象棋?
来盘围棋吧。
好嘞!
冉母和冉秋叶在一旁静静看着。
棋盘上黑白交错,
一局,
两局,
三局......
刘爱平落子如风。
通常一局棋不过十几分钟,冉父就会被杀得溃不成军。
冉老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本想以文化人的身份给未来女婿一个下马威,展现老丈人的威严,却没料到结局如此尴尬。
被准女婿接连击败,面子上实在挂不住。
这小子是不是存心的?也不知道让着点。
简直可气!
啪——刘爱平落下一子,笑容满面:伯父,您又输了!
放水?
不存在的,只要是对弈,他必定全力出击。
几盘棋下来,转眼已近十一点。
冉母关切地问:爱平,中午想吃点什么?阿姨给你做。
敏锐的刘爱平注意到,冉母对他的称呼已从变成了更亲密的。我都可以。刘爱平答道,阿姨按您的习惯来就好,人不多,不用特意照顾我的口味。
那...咱们包饺子怎么样?
太好了!刘爱平立即响应,我最爱吃饺子了。
阿姨,我来帮忙和面、擀皮、包馅,这些我都会。
拥有顶尖厨艺的他确实不是夸口。
冉母推辞道: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我和秋叶来就行。
但冉秋叶却说:妈,让爱平一起吧,他真的很在行。
没错,刘爱平笑着解释,伯母,平时除了读书,我最爱研究厨艺,做饭对我来说是种享受。
真的?冉母眼前一亮——会做饭的男人通常都错不了。那好吧。冉母终于点头同意。
刘爱平正要起身去洗手帮忙,冉父却不乐意了:去什么厨房?大男人做什么饭!没听过君子远庖厨吗?来来来,继续下象棋!
围棋赢不了你,象棋还能输不成?
老冉心里很是不服气。
刘爱平却认真反驳:伯父恕我直言,您可能误解了这句话。
冉父挑眉。君子远庖厨出自《孟子·梁惠王》,本是孟子劝谏梁惠王施行仁政时的比喻。
原意并非不让男子进厨房。
原文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说的是君子不忍亲手宰杀牲畜,认为万物有灵,主张以仁治国。
冉母听得入神。
冉秋叶眼中闪过赞赏。
三人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
这......孟子的话都能随口引用?
自称小学毕业的人,
竟有这般学识?
冉父长舒一口气:
“说得对,我刚才确实断章取义了!”
冉母眼睛发亮:
“爱平,没想到你连《孟子》都钻研过?”
刘爱平连忙摆手:
“随便翻翻罢了,平时爱看闲书。”
“难得!”
冉父目光灼灼:
“自学能达到这种程度,我很满意。”
厨房里,刘爱平娴熟地和着面。
冉母切着菜馅感慨:
“秋叶真是找了个好归宿。”
饺子在沸水里翻腾时,
刘爱平已炒好金黄的花生米。
翠绿的拌着木耳,
灶台上飘起诱人的香气。
“陪伯父喝两盅。”
冉母将烫好的酒摆上桌,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
包到一半的饺子上。
“伯母,尝尝我的手艺!”
“好!”
冉母拉着刘爱平坐下,“老头子,秋叶,都来坐,今天就是自家人吃饭……”
围坐在饭桌旁,冉母夹起一粒花生米,眼睛一亮:“普通的炸花生还能做得这么香,爱平手艺真不错!”
她又尝了口炒鸡蛋,连连赞叹:“这火候掌握得真好……老头子你快试试,秋叶你也吃。”
冉秋叶抿嘴轻笑。
昨天她就领教过刘爱平的手艺了,不过这话可不敢告诉父母。
冉父尝过后满意地点头:“味道确实好,爱平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把秋叶交给你,我们放心。”
“是啊,”
冉母接话,“只要你对秋叶好,别的都不重要。”
“伯父伯母放心,”
刘爱平郑重承诺,“我刘爱平这辈子绝不让秋叶受半点委屈。”
“好!”
冉父拍拍桌子,“就冲你这句话,今天得喝两杯。
秋叶,去把我收着的那瓶酒拿来。”
“别忙,”
刘爱平拦住道,“我带了酒来,今天喝我的吧。”
“也行。”
冉父这才注意到角落的酒箱,本以为装的是寻常物件。
当冉秋叶取出茅台时,他惊得站起身:“这、这是茅台?爱平你怎么弄到这么金贵的酒?”
冉母好奇地问:“这酒很特别吗?”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