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对着宿舍镜子练习了半小时“和蔼可亲”的表情,结果看起来更像是在酝酿打劫。林逸实在看不下去,把他按回椅子上。
“算了,姜同学,你这张脸还是适合当正义的伙伴,不适合当邻家大哥。”林逸叹了口气,“计划b吧,英雄救美太刻意,学术交流你搞不定,我们直接点。”
他调出白霖的课程表和日常动线图,这是赵刚刚发来的。
“看到没?她每天下午四点会去图书馆三楼的经济学期刊区,停留约一小时。这是我们接触的最佳时机。”
“直接上去说‘同学你被恐怖组织盯上了跟我们走一趟’?”姜浩挑眉。
“当然不是。”林逸白了他一眼,“我们要制造一个‘合理’的契机。刚子,东西准备好了吗?”
“搞定!”赵刚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我‘优化’了一下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给她常坐的那个位置隔壁安排了临时电路检修。另外,在她必经的楼梯转角,‘安排’了一个松动的扶手。逸哥,你确定这能行?”
“试试看。”林逸拿起书包,“姜浩,你负责在楼梯附近警戒,如果有人接近就发信号。我去期刊区‘守株待兔’。”
下午三点五十分,林逸提前来到经济学期刊区。果然,白霖常坐的位置隔壁贴上了“设备检修”的告示。他不动声色地在隔壁位置坐下,摊开一本《行为金融学导论》,假装认真阅读,眼角余光却留意着入口。
四点整,白霖准时出现。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抱着几本厚厚的参考书,脚步轻盈地走向自己习惯的位置。看到隔壁的检修告示,她微微蹙眉,目光在附近扫视,最终落在林逸旁边的空位上。
“同学,这里有人吗?”她轻声问道,声音清脆。
林逸抬起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歉意的笑容:“没有,请坐。”他暗中观察着她,数据化视角下,能隐约看到她周身环绕着一种极其微弱的、不稳定的能量场,这就是【现实锚点不稳定漏洞】的体现。
白霖道谢后坐下,开始专注地查阅资料。林逸没有急于搭话,而是耐心等待着。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他注意到白霖似乎遇到了难题,对着电脑屏幕上一组复杂的数据模型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机会来了。
林逸状似无意地瞥了一眼她的屏幕,然后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对方听到的音量自言自语:“咦?这个GARch模型的条件异方差设定,好像有点问题……”
白霖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抬起头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惊讶和求证:“同学,你也懂这个?”
“略懂一点。”林逸谦虚地笑了笑,顺势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参数,“这里,如果用EGARch模型可能更合适,能更好地捕捉杠杆效应。你是在做波动率预测相关的课题吗?”
这个话题显然戳中了白霖的兴趣点。她眼睛一亮,立刻和林逸讨论起来。林逸凭借着前世社畜积累的零散金融知识和系统辅助的数据处理能力,居然也能和白霖有来有回地聊了起来。
时机成熟。林逸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对了,听说金融学院实验楼那边有个很棒的行为分析实验室,设备很先进,你做这种模型验证,没考虑过去那边收集些一手数据吗?”
提到实验室,白霖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带着一丝兴奋和不确定:“其实……我最近刚得到一个去那边参与一个课题组的机会,是李维老师介绍的,据说项目很有前景。”
李维!心灵研习社的社长!
林逸心中一震,果然如此!“蜂群”已经通过李维这条线,开始接触白霖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反而露出恰到好处的羡慕:“李维老师?是那位跨学科研究很有名的老师吗?你真幸运!不过……”他话锋一转,装作想起什么似的,“我好像听学长学姐提过,那个实验室最近好像在升级系统,数据采集可能不太稳定,你去的时候最好多留个心眼,注意数据备份。”
他并没有直接否定实验室,而是用一种关心和提醒的口吻,埋下了一个“可能存在技术问题”的种子。这种不直接反对、反而站在对方角度考虑的建议,更容易让人接受。
白霖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听到这个信息,她点点头:“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初次接触,点到即止。林逸没有再多说,又聊了几句学术问题,便借口还有课,起身离开了。留下白霖一个人,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电脑屏幕,眼中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思索。
走出期刊区,姜浩从楼梯转角闪了出来,低声道:“没人接近。怎么样?”
“种子埋下了。”林逸简短回答,“李维已经通过‘学术机会’把她往实验室引了。我们得加快动作。”
就在这时,苏沐雪的消息来了:“逸,预知画面更新。白霖在实验室独自处理数据时,会听到奇怪的‘低语’,并产生短暂的眩晕。时间……大概在三天后。”
三天!
林逸眼神一凛。“蜂群”的动作比想象的更快!他们不仅要观察,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精神影响了!那个实验室里,肯定有类似心灵研习社的“共鸣装置”!
“刚子,实验室内部的监控和控制权,能不能搞到?”
“有点难,逸哥。那实验室的安全级别比心灵研习社高多了,用的是独立的内部网络,物理隔离做得更绝。强行入侵风险太大。”
物理隔离……又是这一套。看来“判官”吃一堑长一智,对关键节点的防护升级了。
不能远程监控,就意味着无法实时掌握实验室内部的情况,无法在关键时刻干预。
林逸停下脚步,看着图书馆窗外熙熙攘攘的校园。阳光明媚,学生们步履匆匆,一切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然而在这表象之下,无形的交锋已经开始。
“看来,我们得亲自去那个实验室‘参观’一下了。”林逸缓缓说道。
“硬闯?”姜浩摩拳擦掌。
“不,”林逸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要让他们,‘请’我们进去。”
他拿出手机,开始编辑信息。
“沐雪,我需要你利用学生会的资源,以‘调研先进教学设施使用情况’为由,申请参观金融行为分析实验室,时间就定在三天后的下午。名单上,加上我和姜浩。”
“刚子,搜集李维和那个实验室负责人的所有公开和非公开信息,找出他们的‘漏洞’——无论是学术上的、管理上的,还是人际关系上的。我们需要一些‘筹码’,确保这次参观能有所收获。”
“姜浩,”林逸看向室友,“到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发挥你的特长。”
“什么特长?”
“瞪人。”林逸一本正经,“用你那种能看穿颅骨厚度的眼神,给我使劲瞪,制造压力,吸引注意力,方便我行动。”
姜浩:“……这个我擅长!”
信息发出,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林逸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主动进入对方的地盘,无异于羊入虎口。但这也是最快、最直接了解对方布局,并寻找反击机会的方式。
保护白霖?不,这早已不是简单的保护任务。
这是钓鱼执法。
而鱼饵,是他们自己。
“判官,你想观察白霖,想测试‘蜂群’的效果?”林逸望着金融学院实验楼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那就让你好好看看,当‘bUG’闯入你的试验场,会引发怎样有趣的‘数据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