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星河先生约定的项目前期沟通会,最终定在了周四的下午。
地点就在沈星河工作室附近的一家安静茶馆。
林深提前十五分钟到达,被服务生引到一个名为“听雨”的包间。
他刚坐下没多久,沈星河便准时推门而入,依旧是那身深色中式外套,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
“等久了吧?”
沈星河笑着在他对面坐下,顺手将带来的一个厚实文件夹放在桌上。
“刚结束一个会议,直接从那边过来的。”
“没有没有,我也刚到。”
林深连忙起身为沈星河斟茶,清雅的茶香瞬间在小小的包间里弥漫开来。
寒暄几句后,谈话很快切入正题。
沈星河打开文件夹,里面是那个南方古村落“云溪村”的详细资料:
航拍图,地形测绘,老建筑照片,族谱片段,甚至还有一些当地民歌和风俗记录,厚厚一沓,准备得极其详尽。
“你可以先看看这些。”
沈星河将资料推到林深面前。
“这个村子很有意思,格局是典型的‘枕山、环水、面屏’,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的还算完整,但空心化很严重,年轻人都出去了,只剩下些老人和孩子。”
林深听着话,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
照片里斑驳的马头墙,蜿蜒的青石板路,村口枝繁叶茂的古树。
这些都透着一股静谧而厚重的美感,但也难掩人去楼空的寂寥。
“真美。”
他轻声感叹,指尖拂过一张老宅天井的照片。
“这种空间的层次感和光影的变化,是很多现代建筑无法企及的。”
“是啊。”
沈星河呷了口茶,目光也落在那些照片上。
“但再美也不能当饭吃。我们这次去不仅仅是做记录和测绘,更重要的是要听懂它的‘呼吸’,找到它‘活’下去的可能。”
“这些村民需要更好的居住条件,村子也需要新的产业和活力,这其中的平衡点需要我们和村民一起去找。”
他看向林深:
“前期调研,尤其是人文层面的深入探访,会是重中之重。可能会比较辛苦,也会遇到很多沟通上的困难,你要有心理准备。”
林深点头表示明白:
“我明白了,沈先生,我并不怕辛苦。”
“能有机会可以这样深入地接触一个真实的村落,对于我来说,比画一百张图纸更有价值。”
沈星河满意地点点头,又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其他成员构成,大致的行程安排和阶段的工作目标。
整个下午,两人就项目的初步构想,可能遇到的难点以及调研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林深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初步想法,虽然有些想法尚显稚嫩,但其中透露出的敏锐和真诚,屡屡让沈星河眼中闪过赞赏。
“你这份对项目的认真劲儿,倒让我想起你大学时参与比赛的灵气,如今更添了几分扎实。 ”
“而你刚才提到利用废弃的谷仓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和手工艺展示空间,这个切入点很不错。”
沈星河用笔在纸上点了点。
“既保留了旧的记忆载体,又注入了新的功能。后续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再多考虑一下运营模式和如何吸引本地年轻人参与的问题。”
得到肯定,林深心中振奋,连忙点头:
“好的,我会再深入研究。”
沟通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结束时窗外天色将暗。
两人在茶馆门口道别。
沈星河拍了拍林深的肩膀:
“具体出发时间等我助理通知。这几天你可以先消化一下这些资料,有什么想法随时联系我。”
“我会的,沈先生。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林深郑重地说道。
……
回到家,林深迫不及待地再次翻开那叠厚重的资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沈先生不仅给了他机会,更在言传身教中,让他对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不仅仅是设计房子,更是关乎人的生活,情感和社区的未来。
几天后,林深在梳理云溪村水系分布时,遇到了一个关于传统陂塘水利系统与现代排水如何结合的难题。
他查阅了不少文献,仍觉得有些关键点想不透彻。
犹豫再三,他打开与沈星河的微信聊天界面,仔细斟酌着词句,将问题和自己的初步分析发了过去。
发送后,他有些忐忑,担心打扰到对方。
然而,仅仅过了半小时,手机就响了。
沈星河直接回复了一段长长的语音。
“小林,你提到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很好。”
沈星河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赏。
“我早年参与徽州一个古村落的改造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他不仅详细分析了陂塘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美学价值。
还结合自己当年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成功经验和走过的弯路。
甚至推荐了几篇相关的冷门但极具参考价值的外文文献。
“记住,我们不是要去取代传统,而是要让传统智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
“有时候最朴素的解决方法就藏在当地老人的经验和现有的地貌特征里。”
林深反复听着这段语音,只觉得茅塞顿开,之前纠结的节点豁然开朗。
他立刻回复:
“我明白了,不能脱离场地空谈技术,要更注重向当地学习和生态优先的原则。”
自那次之后,两人的联系便不再局限于项目事务。
林深会不时将自己读到的好文章,看到的有趣建筑案例分享给沈星河。
沈星河也会在忙碌间隙回复几句点评,或是偶尔打来电话,就某个行业热点与他简短地交流看法。
一次通话中,沈星河忽然感慨道:
“小林,看了你最近发给我的一些想法和草图,我越发觉得,你的设计里有种难得的‘温度’。”
“这很难得,与你自身的经历和你对生活的观察体悟是分不开的,这是你的财富,一定要保持住。”
这句话让林深陷入沉思。
他想起自己来自的那片土地,想起舅舅劳作的背影,想起那些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
林深忽然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那些生活如今都成了他设计中最宝贵的底色和灵感源泉。
“谢谢您,沈先生。”林深的声音有些动容,“是您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望向窗外浩瀚的夜空,内心充满了对即将开始的云溪村之行的期待,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