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下午,阳光明媚,天气正好。
顾沉舟提前结束了金融系的一堂选修课,快步走向与林深约定的地点。
建筑系教学楼后面一个僻静的小花园,这里绿树成荫,有石桌石凳,平时上下课很少有人来。
他刚转过墙角,就看到林深已经在那里等着,正背对着他,仰头看着一株开的正盛的紫藤花。
阳光透过花叶,藤蔓的缝隙,在林深的身上洒下阳光。
虽然仅仅只是一夜未见,但顾沉舟却感觉像是隔了很久。
“阿深!”
顾沉舟唤了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林深听到声音转过头,看见顾沉舟后,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顾沉舟立刻张开双臂,将迎面走来的人紧紧的拥入怀中。
力道非常大,带着一种紧张和迫切感。
林深也立刻回抱住他,似是安慰,脸颊埋在他的肩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鼻尖嗅着那那令人安心的,熟悉的气息。
紧绷了一夜的神经,在这个充满安全感的怀抱里,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顾沉舟同样有力的心跳,以及那拥抱中传递过来的,无声的慰藉。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个拥抱已经诉说了所有。
过了好一会儿,顾城州才稍稍松开了手臂,但依旧圈着林深的腰。
稍稍低头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声音低沉:
“昨晚睡得怎么样?有什么动静吗?”
林深摇摇头,眼神清亮:
“有你的嘱咐,还有班长大家的支持,心里踏实了很多。”
“按照你说的,睡前我检查了门窗,没有什么动静,睡得也很安稳,早上也是和同学一起过来的。”
林深停顿了一下,看着顾沉舟眼下的淡青色。
“只是你看起来似乎没有休息好。”
“昨晚处理了点事。”
顾沉舟轻描淡写的带过自己因为担忧而没有睡好的事情,不想让林深有更多的负担。
他拉着林深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
“竞赛方案提交了,感觉怎么样?心里有底吗?”
提到竞赛,林深的眼睛亮了起来。
“感觉……还不错!方案本身是我反复打磨的,再加上你和教授的帮助,理念和结构都站得住脚。”
“现在就是集中精力准备材料和答辩,组委会通知说一周后会公布进入终论的名单,然后就是最后两周的冲刺准备。”
他的语气带着期待和一丝紧张。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顾沉舟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对林深能力的绝对信任。
“你的方案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创新突破,在立意上就很有优势。”
“只要在答辩的时候重点突出你的核心设计理念,还有你对空间和光影的把控,这些都是亮点。”
“至于商业性和可行性部分,如果还有需要我帮忙梳理逻辑或者模拟提问,随时都可以告诉我。”
“嗯。”
林深用力点头,顾沉舟的信任和专业的建议让他信心倍增。
“我会好好准备的。答辩稿的框架我已经列好了,重点就按你说的去突出。”
“到时候还有些不懂的之类的,我也可以去问教授。”
林深拿出手机点开文档给顾沉舟看了一眼初步的思路。
顾沉舟非常认真的浏览着,时不时提出一两点建议。
“这里,关于结构创新的部分可以再补充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示意图补助说明,也许更直观……”
“还有这边,成本控制这块,你预估的很合理,答辩时可以强调一下材料选用的性价比……”
两人头挨着头,专注的讨论着竞赛答辩的策略和细节。
阳光透过紫藤架,洒在他们身上,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花香。
这一刻,没有了宴会的虚伪和陈浩的阴影,只有志同道合的恋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本该是紧张备赛的氛围,竟也透出了一种甜蜜和充实感。
时间在专注的讨论声中悄然流逝。
当顾沉舟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提醒着他下一个行程时,两人才恍然惊觉已经快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我得走了,下午还有个小组会议。”
顾沉舟有些歉意地说。
“嗯,你快去吧,别耽误正事。”
林深收起手机,站起身来。
顾沉舟也跟着起身,再次将林深拥入怀中,这次是一个短暂却有力的拥抱。
“记住我的话,阿深。”
他在林深耳边低声嘱咐,每个字都清晰而郑重。
“全力以赴的去准备竞赛,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有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可以立刻联系我。”
“我知道。”
林深回抱了他一下。
“你也是,注意安全。”
顾沉舟松开了手,再次看了一眼林深,然后才转身快步离开了小花园。
林深就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离去后,才轻轻呼出一口气,转身走向自己的教室。
接下来的日子,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林深的生活进入了高度规律且紧张的状态。
就像是一根紧绷的弦,在竞赛冲刺和安全警戒的双重压力下,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平衡。
白天,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和竞赛答辩的准备当中。
图书馆和教授的办公室成了他最常待的地方。
在教授的办公室,他常常询问关于答辩的问题,和教授讨论着关于设计思路和方案的细节问题。
图书馆内,占据着一个靠窗的固定位置,厚厚的参考资料,打印出来的方案图纸,写满批注的答辩稿草稿铺满了桌面。
林深反复的推敲着每一句话的逻辑,打磨着每一个演示的细节,模拟着评委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
顾沉舟也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帮他梳理答辩逻辑。
扮演着“毒舌评委”进行模拟提问,从商业投资回报率到极端天气对结构的影响。
问题犀利而实际,极大的锻炼了林深的临场应变能力。
顾沉舟的陪伴和帮助,成了林深在紧张氛围中最好的支撑。
许文煊也践行了他的承诺,帮助二人保守秘密。
他也会不动声色的留意着林深周围的动静,课间会自然的走到林深的旁边讨论课业。
放学时如果看到林深落单,同样许文煊也会主动招呼一声“一起走啊”。
这种支持和理解,也让林深感到温暖,减轻了一些独行时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