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敲打着图书馆古老的玻璃窗,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声响,仿佛无数细小的手指在焦急地叩问着被时光尘封的秘密。深夜的珍本阅览室里,只剩下陈远一个人,他被一堆泛黄的线装书和铺满桌面的稿纸包围着,像一座被知识困住的孤岛。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墨锭和潮湿木头混合的气息。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他紧蹙的眉头和因疲惫而布满血丝的双眼。他的手指正划过一幅复印放大的古老海图摹本,上面的墨迹因年代久远而晕染、剥落,许多细节已难以辨认。但他的目光,却死死锁定在海图东南角落,那片用扭曲、诡异的云纹和水怪图案填充的未知海域。
他的思绪,却被带回三天前那个同样阴雨的下午。在整理祖父留下的、几乎从未动过的旧书箱时,他无意间撬开了一块松动的夹层底板。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本薄薄的、用油布包裹的牛皮笔记。
祖父陈砚秋,一位毕生致力于先秦历史与海外交通史研究,却在四十年前一次学术考察后神秘失踪的学者。所有人都认为他遭遇了不测,唯有家里人不愿相信,而此刻,陈远手中的笔记,正是祖父的手迹。里面充斥着狂乱、片段式的记录,以及大量前所未见的奇异符号。笔记的最后一页,用颤抖的笔触写着一行字:
“徐福未死,东渡非虚,其踪在‘亶洲’之东,云雾之锁,非钥不开。”
而那把“钥匙”,似乎就与他面前这份源自明代航海家“佚名”的《东夷舆地纪略》海图有关。祖父在笔记中声称,这份海图参考了早已失传的汉代乃至先秦图籍,指向了徐福最终的归宿。
陈远深吸一口气,将思绪从回忆拉回现实。他摊开海开海图摹本,旁边放着祖父笔记的影印件,上面绘有那些神秘的符号。他尝试了数种古文字破译方法,从甲骨文到殳书,从鸟虫篆到道家符箓,却一无所获。这些符号的结构浑然一体,不似人造。
他拿起放大镜,再次审视海图边缘那些看似装饰性的云纹。突然,一个电光石火的念头击中了他。他猛地抓过祖父的笔记,将上面那些孤立的神秘符号,尝试着与海图上的云纹进行重叠、对应。
心跳骤然加速。
第一个符号,像一个抽象的“眼睛”,恰好与海图上一处旋涡状云纹的中心重合。 第二个符号,如同三道交织的波浪,覆在了描绘狂暴海水的区域。 第三个,一个圆圈内嵌三角的图案,对上了海图中一座被刻意模糊、形似金字塔的小岛轮廓。
一个接一个,笔记上的符号,竟然完美地对应并“解释”了海图上那些被认为是想象成分的图案!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航海图,这是一份用密码写就的航行指南!那些云纹、水怪,根本不是装饰,而是导航标记、危险警告,甚至是……某种入口的指示?
他颤抖着手,将最后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符号——一个由螺旋线与星点构成的图案,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海图的最深处,那片被标注为“归墟”的区域附近。
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位的那一刻,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眼前的图纸活了过来,线条流动,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气息。他仿佛能听到两千年前,那庞大船队破浪前行的声音,感受到那三千童男童女远离故土的彷徨,以及那位名叫徐福的方士,眼中燃烧的、近乎偏执的求索之火。
“砰!”
一声突如其来的闷响,将陈远从那种玄妙的境界中惊醒。是管理员老张在敲门,提醒他闭馆时间早已过了。
陈远慌忙应了一声,小心地将所有资料收进他的防水背包里。那个复杂的螺旋星点符号,如同烙印般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陈远回到他那间堆满书籍的公寓。尽管精神亢奋,但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草草吃了点东西,准备洗漱休息,明天再将这个惊人的发现系统性地整理出来。
然而,当他习惯性地打开个人邮箱,处理一些琐碎的学术邮件时,一封没有发件人姓名,只有一串乱码式地址的邮件,赫然躺在收件箱的最顶端。邮件的标题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亶洲之钥”。
陈远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这四个字,正是祖父笔记最后一页的关键词!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这本笔记的存在!
他立刻点开邮件。内容极其简短,甚至可以说是冰冷:
“陈远先生: 获悉您对‘徐福东渡’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对您祖父陈砚秋先生的未竟事业,抱有极大的兴趣和诚意。现诚挚邀请您,参与一项旨在追寻历史真相的探险。附件内的资料,或许能证明我们的能力与诚意。若有意,请于三日内回复本邮件。过时不候。”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直奔主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是谁?谁会对他的研究,尤其是他祖父的笔迹如此了解?他从未向任何学术期刊或机构投递过相关论文。
他怀着巨大的警惕和一丝好奇,下载了邮件的附件。那是一个经过加密的压缩文件。他用自己设计的简单解密程序尝试了一下,文件竟然被打开了。
里面是一系列高清照片。第一张,是一件玉琮,风格古朴,其上刻满了与祖父笔记中同源的符号!照片的背景,隐约可见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一角。
第二张,是一片浩瀚海洋的卫星云图,在某个特定坐标点上,有一个清晰的红圈标记。陈远迅速调出世界地图进行比对,发现那个红圈的位置,与他刚刚破译出的海图密码所指向的起始区域,惊人地吻合!
第三张,是一份泛黄文件的特写,上面清晰地盖着数个民国时期的官方印章和“绝密”字样。文件内容……竟然是关于一次失败的海上搜救的简短记录,而被搜救的对象,赫然就是他的祖父,陈砚秋!而搜救报告的结论栏里,写着触目惊心的八个字:“遭遇异常,全员失踪。”
冷汗,瞬间浸湿了陈远的后背。
对方不仅知道他和他祖父的研究,还拥有着难以想象的资源和情报能力。他们精准地找到了他,并抛出了他绝对无法拒绝的诱饵——关于祖父下落的线索,以及验证徐福东渡真相的机会。
但这背后是什么?学术赞助?商业探险?还是……别的什么?那股命令式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他感到极度不适,却又无法抗拒。
他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他苍白而震惊的脸。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浓重的夜色吞噬着城市,只有零星的灯火在远处闪烁。
陈远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些神秘符号和海图上。这一次,他看到的不再是枯燥的历史疑案,而是一个散发着危险与机遇光芒的、真实的入口,正向他缓缓敞开。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放在了键盘上,准备回复这封决定他命运走向的邮件。他知道,一旦按下发送键,他平静的学者生涯将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吉凶未卜的远征。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回车键的前一秒,手机尖锐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一个完全陌生的境外号码。
这个时候,会是谁?
陈远盯着那串号码,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上那封即将发出的邮件,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他感觉自己仿佛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边缘,而这封邮件和这个电话,只是第一股将他拖向深渊的暗流。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喂?”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一个经过明显处理的、冰冷而沙哑的电子合成音传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便挂断了。
“小心你身边的人,陈先生。”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忙音,陈远缓缓放下手机,背脊升起一股寒意。他环顾着自己这间熟悉又突然变得陌生的书房,感觉黑暗中似乎有无数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他的冒险,早在登上那艘注定命运的船只之前,就已经在这安静的雨夜里,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