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的第六个春天。
风里带着草药香。和银钱的味道。
村子活了。人们的腰板直了。眼里有光了。
但林玥儿知道。光有钱不够。
人心要活。脑袋更要活。
她六岁了。个子又高了些。眉眼间的沉静。愈发深了。
这天。她站在村里破败的祠堂前。
里面蛛网密布。牌位蒙尘。只有祭祖时才有人气。
几个半大孩子正在外面疯跑。玩着泥巴。最大的虎头(被林玥儿救活的赵大山之子)已经八岁。依旧只会满山撒野。
“他们该读书了。”林玥儿对身旁的老村长说。
老村长愣了一下。苦笑。“读书?玥儿。咱们庄户人家。识几个字有啥用?能当饭吃?”
“能。”林玥儿眼神笃定。“不识字。算不清账。看不透契。永远被人糊弄。永远走不出这大山。”
她走进祠堂。拿起角落里一本不知哪个祖宗留下的、被虫蛀了大半的蒙书。拍了拍灰。
虎头他们好奇地围过来。
“玥儿妹妹。你拿这破本子干啥?”
林玥儿翻开书。指着上面模糊的字。声音清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孩子们愣住了。瞪大眼睛。
老村长也愣住了。
她……她怎么会认字?!
林玥儿仿佛没看到他们的震惊。继续念。声音不大。却像清泉滴入死水。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她念一句。解释一句。用最浅白的话。讲天地的广阔。日月星辰的运行。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最调皮的那个也安静下来。
虎头小声问:“玥儿妹妹……你……你教我们呗?”
林玥儿合上书。摇摇头。“我不行。我得找草药。管村子。”她目光扫过孩子们渴望的脸。“我们要请个真正的先生。”
“先生?”老村长皱眉。“哪来的先生?这穷乡僻壤。哪个读书人肯来?”
“有的。”林玥儿目光望向村尾那间摇摇欲坠的茅屋。“周先生。不是吗?”
村尾住着个外乡来的落魄书生。姓周。来了大半年。平日靠给附近村人写写书信、代写春联换点吃食。沉默寡言。眼神灰败。
老村长恍然。“他?那个酸儒?自己都吃不饱……”
“他有才学。”林玥儿打断。“只是困住了。”
她带着老村长和一群孩子。走向那间茅屋。
周先生正坐在门口晒太阳。衣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却浆洗得干净。他约莫三十年纪。面容清癯。眼神原本空洞地望着远山。听到脚步声。茫然回头。
看到村长和那个传说中的“小神童”。他局促地站起身。拱了拱手。没说话。
“周先生。”林玥儿仰头看他。眼神清澈。“我们想办个村塾。教孩子们识字明理。想请您当先生。”
周先生愣住了。脸上闪过一丝苦涩。“小姐说笑了……在下……在下自身难保。岂敢误人子弟……”
“束修。”林玥儿吐出两个字。“村里出。每月三钱银子。管吃住。”
三钱银子!
周先生瞳孔一缩。这对于落魄的他来说。是笔巨款!足以让他活得像个人样!
他嘴唇哆嗦了一下。灰败的眼里燃起一丝微光。但旋即又黯淡下去。“无功不受禄……何况。科举无望。读书……又有何用……”他像是在问林玥儿。又像是在问自己。
“读书。不是为了科举。”林玥儿声音不大。却像锤子敲在他心上。“是为了让人明白。怎么活得更好。”
她往前走了一步。看着他的眼睛。“比如。怎么让一个村子。不再受欺压。怎么让地里。长出更多的粮食。怎么让我们自己做的东西。卖得更远。更值钱。”
周先生浑身一震。这些话……完全不像一个六岁孩童能说出的!他仿佛在她眼中看到了一个广阔而有序的世界。
“您教他们识字。算数。”林玥儿继续道。“我……偶尔会来。和您聊聊。怎么‘管好’一个村子。”
老村长虽然不太明白玥儿到底想干什么。但他信她。“周先生。玥儿说得在理。你就应下吧。给孩子们一条活路。也给你自己一条活路。”
周先生看着老村长。看着眼神坚定的林玥儿。又看了看那些虽然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的孩子们。
他沉寂已久的心。猛地跳动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袍。对着林玥儿和老村长。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蒙村长。小姐不弃……周某。愿效犬马之劳!”
村塾。就这么办起来了。
祠堂被打扫干净。摆上了简陋的桌椅。
周先生拿出了珍藏的、几乎翻烂的几本书。开始教孩子们《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基础的算学。
他教得认真。孩子们学得新奇。
林玥儿果然常来。
她不像学生。更像一个平等的交流者。
她会“无意”中问:“周先生。如果采药队十个人。有人一天采十斤。有人只采五斤。都发一样的工钱。公平吗?”
周先生捻须沉思:“按劳分配。方是正理。然则……如何衡量?”
林玥儿便“随手”拿起一根烧黑的树枝。在石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上面列出姓名、工作量、所得工钱。
“像这样。记下来。谁干得多。谁拿得多。一目了然。”
周先生看着那横平竖直的表格。眼睛猛地睁大。这……这方法!清晰!高效!
又一日。林玥儿看着妇人们绣花。又“无意”说起:“婉姨绣得最快最好。张婶慢些。但花样新颖。如果都按件算钱。怎么算才公平?既要鼓励快。也要奖励好?”
周先生陷入沉思。
林玥儿便又“随手”画了一张更复杂的表。加入了“完成数量”、“质量评级”、“最终酬劳”等项目。甚至还引入了“超额奖励”。
“比如。基础一天绣十件。每件一文。超过十件。每件加半文。质量评优的。每件再加半文。”
周先生死死盯着那石板。呼吸渐渐急促。
这看似简单的表格里。蕴含着一套他从未想过、却精妙无比的管理之道!将人的劳作、效率、质量。用最直观的方式量化、激励!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蒙学的范畴!这简直是……治国理政的微缩之术!
他猛地抬头。看向那个正用小手拍掉手上炭灰、一脸“天真无辜”的女孩。
心脏狂跳。声音因激动和难以置信而颤抖。他指着石板上那超越时代的“绩效考核表”。颤声问:
“此物……”
“小姐从何得来?”
林玥儿抬起眼。黑亮的眸子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她轻轻歪了歪头。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让周先生如遭雷击的话:
“梦里。”
“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