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后,陆知行团队的日子并没有立刻好转,但那种绝对的孤立和压制,似乎松动了一丝丝。至少,明面上的刁难少了些,小李干事跑腿也稍微勤快了点。
陆知行清楚,光靠嘴皮子争不来地位。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份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无法轻易否定的东西——一份切实可行的、关于晶体管计算机研制的详细规划蓝图。
连着好几个晚上,新实验室那盏昏黄的灯都亮到深夜。陆知行伏在拼凑起来的旧书桌上,铺开厚厚的稿纸,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奋笔疾书。王铁柱和刘思敏也没闲着,一个负责整理和核对已有的技术参数,一个帮忙绘制各种结构示意图和电路草图。
“陆工,咱这第一步,到底从哪儿迈?”王铁柱看着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条,有些眼花缭乱。
陆知行用铅笔点着图纸上一个标红的部分:“核心,还是先攻克逻辑运算单元。这是计算机的‘大脑’。咱们不求一步到位搞多复杂,先设计一个能稳定工作的、最简单的八位运算器原型。”
“八位?是不是太少了点?”刘思敏问。
“饭要一口一口吃。”陆知行解释道,“先解决有无问题,把流程跑通。架构就用相对成熟的并行进位,结构清晰,也方便咱们手工搭建和调试。”
他一边说,一边在稿纸上勾勒出运算器的基本框图,标注出加法器、寄存器、数据通路等关键部件。“材料方面,暂时别想太高纯度的硅,还是先从咱们熟悉的锗晶体管入手,性能差一点没关系,先保证能做出来,能工作。”
“工艺呢?”王铁柱挠头,“咱可没光刻机那玩意儿。”
“用最土的办法。”陆知行眼神里没有畏难情绪,“手工绘制电路,用照相腐蚀或者甚至乌鸦羽毛管蘸漆的办法制作掩模。热扩散掺杂的设备,看看能不能找旧炉子改造。环境不行,就想办法搭个简易超净工作台……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不仅规划技术路径,还详细列出了阶段目标、人员分工、时间节点,以及每个阶段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源支持。这份蓝图,不再是空泛的构想,而是一份几乎可以立即着手实施的“施工图”。
“陆工,这东西……吴总工能批吗?”刘思敏看着那份沉甸甸的方案,心里没底。
“批不批是他的事,做不做是咱们的事。”陆知行合上稿纸,目光坚定,“就算院里不给资源,咱们就用维护那台老古董攒下的边角料,自己想办法。哪怕先做出一个最简陋的、只能算1+1=2的模块,也是胜利!”
他把这份凝聚了心血的蓝图复写了几份,一份上交院办,一份留给团队作为行动指南,另一份则小心地收藏起来。他知道,前路依然坎坷,但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步骤,心就能定下来。蓝图已定,接下来,就是披荆斩棘,把纸上的线条,变成手中真实的零件和电路中流动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