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5章:考成法与“绩效”的初次亮相

赵祯那份结合了历史案例与富弼实践成果的“研究报告”,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并未立刻激起巨大的浪花,但却在特定的圈层内,泛起了一圈一味深长的涟漪。

太后那边没有任何明确的表态,这在意料之中。但据陈忠和从慈元殿内侍那里打探到的模糊消息,太后在翻阅那份文稿时,在赵祯所写的“编后絮语”部分,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些。

而在政事堂,这份东西则引起了更具体的讨论。吕夷简依旧是那副不动声色的模样,但宋绶等人则对文中提及的“计功授值”之法颇感兴趣,认为用于流民管理确实卓有成效。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觉得陛下年纪虽小,但这“格物致知”的方向,似乎……并非全无用处,至少比空谈玄理要强。

这些微妙的反馈,让赵祯意识到,他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是时候,尝试将这种“绩效”和“数据”的思维,从临时性的流民安置,向更常规的政务领域渗透一点点试探性的触角了。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几乎被他遗忘的“编修书局”和那两位昏昏欲睡的老翰林——周、吴二位先生。他们整理的关于历代考核制度的文稿,正是最好的载体和掩护。

这一次,赵祯没有提出全新的、惊世骇俗的概念,而是玩起了“文字游戏”和“概念包装”。他再次“虚心”地向周、吴二位翰林请教。

“二位先生,朕近日反复研读我们整理出的考课之法,深感前人智慧博大精深。然则,‘四善二十七最’之标准,虽则全面,但略显……嗯,略显笼统。譬如这‘德义有闻’、‘清慎明着’,该如何具体衡量?全凭上官风评,是否……难免有失偏颇?”

周翰林捋着胡须,慢悠悠道:“陛下,此乃察举之精义所在,存乎一心,非条框所能限也。”

“先生所言极是。”赵祯先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一转,“然则,学生以为,是否可在保留‘存乎一心’之大原则下,于一些……一些易于观察、能够记录的‘事务性’层面,稍作补充,以为佐证?譬如,某官负责漕运,则记录其任内漕粮损耗率与往年对比;某官掌管库藏,则记录其账目清晰程度、盘亏盘盈情况;某官负责工程,则记录其是否按期完成、有无超支?此等皆为客观事实,记录在案,上官考察时,岂不更能‘心中有数’,避免被虚言所误?此非取代德义之评,实为辅助察举之具也。”

他将“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概念,包装成了“辅助察举的客观事实记录”,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直接挑战现有考核制度的锋芒。

周、吴二人听着,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记录具体事实作为参考,听起来确实比空泛的品德评价要实在一些,而且并未否定他们坚持的“察举”根本。

“陛下此想……倒也别致。”吴翰林沉吟道,“只是,各地情形千差万别,若强求一律,恐生窒碍。”

“无需强求一律,”赵祯立刻跟进,“只需在各类官职中,选取几项最紧要、最共通之‘事功’加以记录即可。譬如州县长官,可记录其任内户口增减、垦田数目、狱讼多寡;漕运官则记录损耗;库藏官则记录账实……此等记录,只作存档备查,供上官参考,并非定论。我们可先尝试拟一个……一个‘参考条目’的草稿,不下发,不执行,只作为我们书局‘研究’之成果,供朝廷诸公批判,如何?”

他再次祭出“研究”、“草稿”、“仅供参考”的旗号,将攻击性降到了最低。

周、吴二人觉得这似乎只是个学术探讨,无伤大雅,而且皇帝态度如此谦逊,便勉强同意了。

于是,在赵祯的“启发”和“协助”下,一份名为《诸司职掌考成略例(初稿)》的奇特文件,在编修书局悄然诞生了。它的大部分内容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儒家考课标准,但在每个官职类别后面,都附加了一两条赵祯精心设计的、可量化的“事功参考项”。比如在“县令”条下,除了“抚字、劝课、决狱”等传统要求,后面悄悄加了一句“可参详其任内户籍、田亩增减之数”;在“转运使”条下,加了一句“可参详其漕粮损耗率与定额之比”。

这份东西,赵祯严格遵循“研究”的定位,没有上奏,没有分发,只是“存档”于书局,并“允许”周、吴二人在与同僚交流学问时,“提及”书局有此一份尚不成熟的“探讨”。

然而,这份看似人畜无害的“初稿”,却像一颗味道奇特的果子,被偶然尝到的人记在了心里。一些务实的低中级官员,在私下交流时得知此事,竟觉得这“参考项”的想法颇为新颖实用,隐隐符合他们日常工作的需求。而一些保守的官员,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将圣贤之道庸俗化。

这股悄然兴起的、关于考核方式的议论,虽然范围很小,却不可避免地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这天,赵祯正在福宁殿听取兰儿关于新一批香皂制作情况的汇报(她已能独立完成整个流程),陈忠和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官家,”陈忠和低声道,“老奴刚得知,吕夷简吕相公,今日在召集几位亲近官员议事时,特意提到了书局那份《考成略例》……他说……”陈忠和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他说,‘陛下少年心性,锐意求新,其志可嘉。然则,朝廷法度,关乎国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此等涉及百官考课之大事,尤需慎重,切不可操之过急,为浮言所动。’”

吕夷简没有直接否定,甚至肯定了赵祯的“锐意求新”,但那句“切不可操之急,为浮言所动”,无疑是在敲打,也是在划清界限——玩玩可以,但想动真格的,还没到时候。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