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寒潮至货如轮转
清晨的虎门还浸在一层薄雾里,巷口的早餐摊刚支起油锅,滋滋的热油声混着冷空气钻进鼻腔,我裹紧外套快步走向商场,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两下,是工厂发来的消息:最后一批扫尾的棉衣已装车,上午就能到店。
推开新档口的门,暖黄的灯光照亮了整齐挂列的棉衣,昨天刚整理好的展示区里,几款加厚款被我特意挂在了正对走廊的位置,毛茸茸的领口在晨光里透着暖意。伙计们已经到了,正忙着擦拭货架,毛毛见我进来,手里拿着账本迎上来:“表哥,昨天深圳和东莞的几个老客户都发消息来,说降温了,要补货,订单都记下来了。”
我接过账本翻了翻,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暖,抬头看向走廊,原本冷清的尽头此刻竟有几个客户径直朝这边走来,嘴里还念叨着:“就是这家,听说款式好,价格还划算。”我笑着冲他们招手,刚要开口招呼,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工厂的货车到了,几个工人正忙着卸货,大箱的棉衣堆在档口门口,瞬间吸引了不少过往客户的目光。
“这加厚款多少钱一件?”一个穿着羽绒服的中年男人凑过来,伸手摸了摸展示架上的棉衣面料,眼神里满是挑剔,“我店里昨天一天卖了八件,今天特意来补货,要是质量过关,以后就定点在你这拿了。”
“放心,都是加厚羽绒棉,防风面料,拿货价比品牌店便宜三成,”我拿起一件黑色款递给他,“你要是拿得多,还能再优惠点,咱们都是长期做生意,诚信为本。”
男人反复翻看了棉衣的针脚和内衬,又捏了捏填充物的厚度,满意地点点头:“行,先给我来五十件,各种颜色都配点,下午能发货吗?”
“没问题,现在就给你打包,”我朝伙计喊了一声,转头对男人笑道,“你先坐会儿,喝杯热茶,很快就好。”
这一忙,就到了中午。档口内外挤满了人,有的客户亲自来挑货,有的打电话下单,伙计们穿梭在货架和打包区之间,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我拿着计算器核对着订单,耳边全是询价声、记账声和打包带拉扯的声响,原本被人说“阴森”的档口,此刻竟热闹得像个集市。
中午吃饭时,我才有空看了眼天气预报,手机屏幕上弹出的预警提示格外醒目:强冷空气已抵达华南,虎门今日最低气温降至5c,未来三天持续低温,局部有霜冻。我把手机递给毛毛看,她眼睛一亮:“这下好了,咱们的货可就不愁卖了!”
“是啊,”我咬了口手里的盒饭,心里盘算着,“工厂那边己没有库存了,要是不够,得让他们赶紧加单再做点,把剩余的面料做完算了,不过得查一下还有多少面料,也不能多做,控制好量,别又压库存。”
“我上午问过了,工厂还有少量面料,最多能再做五六百件,”毛毛一边扒饭一边说,“而且工人也想早点回家过年,估计做不了太多了。”
我点点头,咽下嘴里的饭:“五百件够了,先做出来应急,等这批货卖得差不多,咱们就开始准备清货,赶在年前把库存消化完。”
下午,冷空气来得更猛了,风裹着细雨敲打着商场的玻璃窗,走廊里的客户反而更多了。隔壁“纤度”的老板娘也过来串门,看着我们忙碌的景象,脸上带着几分羡慕:“你这生意真是越来越红火了,早知道我当初也该勇敢点,拿下这间档口。”
“都是运气好,赶上降温了,”我递给她一杯热茶,笑着说道,“主要还是客户捧场,咱们的货质量过硬,价格又实在,在哪儿做生意都一样。”
老板娘叹了口气,摇摇头:“还是你有眼光,以前谁都不敢来这尽头,都说风水不好,现在看来,哪里是什么风水,是没找对路子。你看你这展示做得多好,老远就能看到,客户想不进来都难。”
正说着,深圳那个说我“阳刚气足”的客户又来了,这次她带来了两个同行,一进门就笑着喊:“老板,救命啊,我店里的货昨天就卖空了,今天再不给我补货,客户都要跑光了!”
我连忙起身招呼,给她们引荐了新款,三个女人围着展示架挑挑拣拣,一会儿就选好了一百多件。“还是你这儿靠谱,”客户一边付款一边说,“我那两个姐妹,以前都在品牌店拿货,昨天看我店里的货卖得火,非要我带她们来见识见识,这下好了,又给你拉了两个客户。”
“那我可得谢谢你了,”我递过打包好的货物,“以后你们拿货,都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放心。”
傍晚时分,档口的人流量才渐渐减少,伙计们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一个个满头大汗,却满脸笑容。毛毛拿着当天的营业额账本过来,声音里带着兴奋:“表哥,今天一天就卖了三十多万,比以前两间档口的时候最多的一天还多十万!应收款也比以前少了,大多都是现金或者转账,只有三个老客户赊了账,金额也不多。”
我接过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夕阳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堆积如山的空纸箱上,给原本空旷的尽头镀上了一层金边。曾经被人避之不及的“霉运档口”,如今成了商场里最热闹的地方,那些所谓的“风水不好”,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火爆的生意面前,显得格外可笑。
“大家辛苦了,”我拍了拍手,对伙计们说道,“今天早点下班,晚上我请大家吃大餐,好好犒劳一下大家!”
伙计们欢呼起来,收拾好东西陆续离开,档口瞬间安静下来。我独自站在展示架前,看着那些被挑剩下的棉衣,又想起当初盘点库存时的焦虑,不禁笑了起来。做生意就像在浪里行走,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关键是要有判断风向的眼光,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冷空气依旧凛冽,但档口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走廊里零星的人影。我拿出手机,给工厂老板发了条消息:库存能做的那五百件加厚款尽快安排生产,如果数量超出跟我汇报,质量把控好。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我知道,这场寒冬里的生意之战,我们已经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