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集团,A1级保密会议室。
烟雾缭绕,呛得人眼睛疼。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总设计师魏德昌是接任孙总师的职责履新。
这位刚刚因为“黄金甲”项目而风光无限的老人,此刻却通红着双眼,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吱嘎作响。
“不可能!这他妈的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猛地停住脚步,一巴掌狠狠拍在桌面上刚刚下发,盖着鲜红印章的军方文件上,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两年!五百架!这是把我们沈飞当成什么了?
当成做馒头的面点铺子吗?!”
老人指着文件,对着满屋子同样愁云惨淡的工程师和军代表咆哮,唾沫星子横飞。
“你们知道我们现在一年能造多少架歼-11吗?
十二架!
最好的年景,工人三班倒连轴转,也就十五架!
现在你们让我两年交五百架?
平均下来一个月要下线二十多架!
掰着指头算算,不到一天半就得给我滚出来一架!
你们以为这是在拼乐高积木吗?!”
他身旁,空军装备部的联络官,一个年轻的校官,被吼得大气不敢出,只能硬着头皮小声解释:
“魏总师,您别激动……
这是上面的死命令,西太平洋的局势……等不了了。”
“我激动?”
魏德昌气笑了,“我他妈的都快激动到心肌梗死了!
我们一条总装线,几百个工位,上万个零件,全靠老师傅带着徒弟,用手敲,用眼看,一点一点地拼!
你告诉我,怎么把这个速度,乘以二十倍?!”
老人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双手痛苦地抓着自己花白的头发。
“你们给了我全世界最好的‘龙骨’,给了我最完美的‘黄金甲’,可你们却只给了我一双绣花的针!
让我去绣一幅万里江山图!”
“这仗,我打不了!”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除非……”
魏德昌缓缓抬起头,眼睛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着角落里从京城连夜赶来的年轻人。
“许教授!你再拉我老魏一把!”
老人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许燃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
“上次的‘女娲’是奇迹,这次的‘神之心’也是奇迹!
求求你,再给我们沈飞,也变一个奇迹出来吧!”
许燃没有说话。
他抽回手,站起身。
“魏总师,带我去你们的总装车间看看。”
……
沈飞,一号总装车间。
与其说是车间,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飞机“手工作坊”。
高大的厂房里,十几架处于不同装配阶段的歼-11b机体,像一头头被开膛破肚的灰色巨鲨,静静地停在固定的工位上。
工人们推着笨重的工具车,老师傅们拿着图纸,猫着腰钻进狭窄的机身里,接线、拧螺丝、安装管路。
吊车在头顶缓缓移动,发出刺耳的嗡鸣。
机油、液压油和工人汗水混合在一起,充满工业时代厚重感的味道。
许燃安静地走着,看着。
魏德昌跟在他身后,像个尽职的导游,嘴里不停地介绍着。
“您看,那边是机体对接工位,光是把机身和机翼严丝合缝地对上,就需要八个老师傅,花上整整三天!”
“那边是航电系统布线,几万根线缆,全靠人工一根根地穿,一根根地接,错一根,整架飞机就得趴窝!”
“整条线,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堵了,后面就得干等着。
效率?不存在的!”
老人越说,声音越是苦涩。
华夏航空工业最真实的写照。
我们可以集中力量,用最顶尖的人才,造出最精品的样机。
可一旦进入大规模量产,这种依赖老师傅经验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就成了最大的瓶颈。
“我明白了。”
许燃停住脚步,转过身,看着魏德昌。
“魏总师,我们不需要更大的工厂,也不需要更多的工人。”
他环视着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却也处处透着“落后”气息的车间,扔出了早已在他脑海中酝酿成熟的概念。
“我们需要一条‘会思考’的生产线。”
“什么?”魏德昌愣住了。
“我们不学飞机制造了。”
许燃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说出的话却让这位搞了一辈子飞机的总设计师,大脑瞬间宕机。
“我们学造汽车。”
汽车?!
整个车间,所有听到这话的工程师,都像看疯子一样看着许燃!
拿造几十万的汽车的思路,来造几个亿一架的战斗机?!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许……许教授,”一个年轻的总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推了推眼镜,“您的意思是……流水线作业?
可战斗机太复杂了,每个工位的耗时都不一样,根本没法像汽车那样……”
“传统的流水线,是‘死’的。”
许燃直接打断了他。
“而我要的,是‘活’的。”
他走到一块积满灰尘的调度白板前,拿起一支油性笔,在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
一条直线,上面分布着十几个节点。
“我们把整个总装流程,拆分成十七个标准站点。”
“飞机,不再是停在原地等人来装。
而是像一列地铁,由智能AGV小车托着,按照固定的节拍,在一个个站点间,自动流转。”
“每一个站点,只干一件事!
比如一号站只负责机体对接,二号站只负责管路铺设……
工人的操作被无限简化!就像拧螺丝一样简单!”
“我们甚至不需要图纸!”
许燃指着白板,“每个工位,都配备AR辅助眼镜。
工人戴上眼镜,哪里需要拧螺丝,哪里需要接线缆,虚拟的箭头和说明会直接投射在零件上!
新手来了,培训半天就能上岗!”
“最核心的,”许燃的笔尖重重一点,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条生产线的‘心跳’,是可变的!”
“它的名字,叫——”
“航空器智能脉动式生产线!”
“整条线的节拍,由【盘古】系统统一调度!
哪个工位的物料没跟上,哪个工位的工人状态不佳,系统会立刻感知到!
然后,实时,动态地调整整条线的‘脉动’频率!
让它永远保持在最优的,最高效的运转状态!”
“……”
所有专家,工程师,都呆呆地看着白板上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恐怖生产力的草图,大脑一片空白。
魏德昌更是死死地盯着流动的直线,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像个玩了一辈子算盘的账房先生,今天第一次看到了计算机。
不,比那还要震撼!
许燃这是要用工业4.0的降维打击,把他们这套老旧的“手工作坊”,直接推进火葬场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
“拆!”
魏德昌猛地抬起头,通红的眼睛里爆发出火山喷发般的光芒!
他指着这间承载了沈飞几十年荣耀,此刻却显得如此碍眼的巨大厂房,用尽全身的力气咆哮起来!
“把这破作坊!给老子当场拆了!”
“三个月!我只要三个月!
我要让这条会喘气的神龙,在咱们沈飞的地上给我活过来!”
……
半年后。
五角大楼,国防情报局,地下七层,“蜂巢”数据分析中心。
空军情报部的马克斯韦尔将军,一个鹰钩鼻,眼神锐利的男人,正烦躁地来回踱步。
“法克!告诉我,那个该死的分析员在哪?!我要亲手拧断他的脖子!”
一个年轻的情报分析员脸色惨白,战战兢兢地举起手:“将……将军……我在这里……”
“你!”
马克斯韦尔猛地转身,像一头捕食的猎鹰,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他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死死按在巨大的全息地球仪上。
他指着地球仪上不断闪烁着红光,位于华夏东北的坐标点,声音如同地狱咆哮。
“一个月前!你提交的报告里说,沈飞的生产线正在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预计将进入长达一年的产能阵痛期!对不对?!”
“是……是的,将军……所有的模型都……都指向这个结论……”
年轻分析员吓得快尿了裤子,声音都在发抖。
“模型?!”
马克斯韦尔松开手,发出一声嗤笑。
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由“锁眼”侦察卫星在三十分钟前刚刚传回的最新高清图像!
沈飞的露天停机坪图像被瞬间放大!
年轻分析员只看了一眼,便“嗷”的一声怪叫,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马克斯韦尔身后的所有高级情报官,也全都像见了鬼一样死死地盯着屏幕,大气不敢出!
他们看到了什么?!
停机坪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停放着一排排通体流淌着暗金色光泽,充满美感的全新战斗机!
阳光下,“黄金甲”折射出令人心悸的死亡光芒!
数量……
一眼望过去,根本数不清!
就像一群刚刚破土而出,准备去毁灭世界的金属蝗虫!
“情报分析部!立刻给我计算数量!”马克斯韦尔的声音嘶哑。
“是!将军!”
【盘古】的“孪生兄弟”,五角大楼的“创世”超级计算机,开始疯狂运转!
五秒钟后,一个让整个西太平洋所有美军基地当场拉响最高等级警报的数字,跳了出来!
【78架!】
“七十八……”
马克斯韦尔呆呆地看着那个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脏被狠狠地攥住,快要窒息。
“将……将军……”
瘫坐在地上的分析员,颤抖着伸出手指,指着屏幕下方一行更小,也更恐怖的备注。
“这……这是我们上周拍摄的图片……
卫星显示,他们停机坪的大小,刚刚……扩建了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