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师姐,不知比试何时开始?”来到剑庄给安排的小院后,司静茹在陶师姐离开前问道。
“师父安排了明日辰时,在灵阳台。”陶师姐停下脚步回眸答道。
“那这场比试会有多少人?”司静茹追问道。
陶师姐略作思索:“这三年,剑庄招收了不少新弟子,若细算起来,接近两百人参与。”
竟有这么多,在一旁听的姜秣稍稍讶异,不过转念一想,这一路上确实见到不少剑庄弟子来来往往。
“多谢陶师姐告知。”
陶师姐离开后,姜秣与流苏几人利落地将司静茹所需的物品归置妥当。好在先前已有人将小院收拾整洁,不到一刻钟,她们便已整理完毕。
“小姐,东西都收拾好了。”流苏道。
“已经午时过后了,还没有人送饭过来吗?”司静茹趴在桌面上,嘟囔着。
流苏从桌上端起一盘糕点,放在司静茹身前,“我们这才收拾好,应该剑庄的人没那么快,小姐先吃块糕点垫垫肚子。”
司静茹拿起一块糕点吃起来,看着司静茹,姜秣本来还没什么感觉的,现在也饿了。
“静茹。”院外,叶文宴手中提着两个食盒推门走进。
司静茹放下糕点,“文宴哥,你怎么来了。”
叶文宴提着食盒踏入屋内,眉眼含笑:“本想着过来看你,正巧遇上送饭的弟子,便顺手带过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食盒中的菜肴摆上桌,“还热着,快过来用饭吧。”
吃完饭,叶文宴提着食盒回到自己离开,而司静茹院子里的人,因连赶了好几日的路程,所以吃完饭都睡觉去了。
第二日清晨,姜秣一早跟着司静茹来到灵阳台,灵阳台十分宽广,台上共设的十处擂台早已布置妥当。
方圆三丈,四周插着剑庄的玄色旗帜,此时灵阳台上已经聚集了众多弟子。
“比试规则很简单,”一个看着约莫五旬的老者现在中间高声讲规则,“每场限时一刻钟,只要能在时限内将对手击出擂台范围,就算获胜,若时间到仍未分出胜负,则由剑庄的三位长老判定优劣,点到为止。”
姜秣注意到,每个擂台旁都立着一炷细香,显然是用作计时。擂台边缘画着醒目的红圈,想必就是界限所在。
“这么多人同时比试,不慌不乱,剑庄倒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司静茹坐在灵阳台外上方的观看。
晨光中,姜秣看见各处的弟子们或摩拳擦掌,或闭目调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司小姐,你打算何时上场?”坐在她身前的庄师兄问道。
“现在。”司静茹站起身活动筋骨。
姜秣跟着司静茹一同去往灵阳台内场,她小声在司静茹身旁提醒,“若遇上强敌,不可恋战。”
司静茹微微颔首,“好。”
铜锣声突然响彻山庄,陶师姐高声喊道:“比试开始!。”
铜锣余音未散,十处擂台已同时响起剑刃相击之声。
姜秣站在司静茹所在的擂台外,看她的状态,司静茹对上的是一名男子,刚开始那男子剑势凶猛占上风,但一开始的爆发力并不持久,没过多久,他就被司静茹压着打。
察觉到司静茹这场会赢的姜秣,开始朝周围此处擂台看去,目光被几处激烈的比试吸引。
左边擂台上,一名束着高马尾的女弟子尤为醒目。
她使一柄软剑,剑身如银蛇游走,每次出手都带着“嗤嗤”破风声。
“那是洛青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一道声音传进姜秣耳朵,“三年前入庄时连剑都握不稳。”
正说着,姜秣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擂台,突然爆出喝彩。
只见一名个头粗壮的少年以单掌拍地,借反震之力腾空而起,手中重剑带着沉闷的呼啸劈下,将对手连人带剑逼出擂台,地面留下两道深痕。
“我去,任程一这一刀真重,还好不是我跟他打。”一人道。
令姜秣有些意外的是司静茹右边擂台上的一位少年,那人身形瘦小,手持一把剑鞘应战,剑鞘中的剑不仅还未拔出,而且每次格挡都恰好截住对手攻势要害。
香将燃尽时,他突然旋身,剑鞘点中对手穴位,趁对方手臂酸麻之际,将比自己高大半头的对手逼出界线。
“那不是庄主去年带回的哑巴付阿九吗?打到现在还未出剑,这么厉害?”
“你不知道吗,付阿九虽不能言,悟性却是极高,又肯吃苦。”
“姜秣,我们走吧。”司静茹下台拍了拍姜秣的肩膀高兴道。
司静茹打了三轮,赢了两场输了一场,这也在姜秣意料之内,毕竟姜秣教给她的大多都是防御自保的手段,也就在军营多教了些进攻的剑法。
走回灵阳台外围的的路上,姜秣问道:“小姐感觉如何?”
“父亲说的不错,我就这三脚猫功夫,不过能打赢两个也就说明我这几年没白练。”司静茹也不气馁。
接下来两日,姜秣跟着司静茹全程看完了灵阳剑庄的比试,最后进入前十的人里,就有姜秣昨日看到的那三人。
少女得了第二,身型粗壮的少年第五,而那位用剑鞘的少年得了第一。
看着站在中央的几人,姜秣暗暗想着,回去她也得再多加练习。
比试结束后,司静茹几人在灵阳剑庄待了两日,准备往廊州出发。
山脚的大门前,庄师兄和陶师姐在司静茹走之前,为她介绍道:“司小姐,这十人都是这次比试获胜的弟子,这次便由她们护送你们回京。”
姜秣打量着眼前十名灵阳剑庄弟子,共有四女六男。这十人让她隐隐担心的心弦放松不少。
经过两日观战,灵阳剑庄弟子的水平都不错,更何况这十人是从近两百人里角逐出来的,单是这十人的战力,便抵得过四五十名精锐,完全不怕路上遇到匪徒。
灵阳剑庄为这十名弟子备好了骏马,在一行人启程时,他们自觉的将马车护在中央,形成一道移动的护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