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一旦通达,行动便有了明确的方向。那股盘踞在心头许久的滞闷感,瞬间被一种紧迫而充实的忙碌所取代。离开,不再是模糊的意向,而是一项需要周密准备的计划。
秦天首先处理的,是那笔最烫手也最重要的财富——金银。
他将深埋墙角的深蓝色绸缎钱袋取出,就着昏暗的油灯,再次清点。三片金叶子,十几两碎银子,还有那几颗小珍珠。金光银辉,依旧诱人,但此刻在他眼中,更多是通往未来的盘缠。
全部带走显然不现实,太扎眼,也过于沉重。他必须精打细算。
沉思片刻,他有了决断。将两片金叶子和小珍珠用一小块最柔软的鹿皮仔细包好,再用油纸裹了几层,这是最核心、最轻便的硬通货,必须贴身收藏,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
剩下的那片金叶子和大部分碎银子,则被他重新放回那个精致的绸缎钱袋,依旧深埋回墙角。这片金子和银子,是他留给自己的“退路”。万一在外遭遇不测,或者需要折返,至少还有重新开始的资本。埋藏的地点,只有他一人知晓。
处理完钱财,接下来是兵刃装备。
猎叉、厚背短刃、三柄飞刀、精钢匕首,被他一一取出,在磨石上蘸着清水,反复打磨。每一次推拉,刀刃与磨石摩擦发出的“沙沙”声,都带着一种仪式般的郑重。直到每一把兵刃都寒光四射,吹毛断发,他才满意地停手。
尤其是那柄厚背短刃,黑红色的刀身在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血槽深邃,仿佛渴望着饮血。这将是他在外安身立命的主要依仗。
兽皮的处理则简单些。挑出两张最完整、皮质最好的豹皮和一张狼皮,仔细硝制软化后,卷成紧凑的卷轴,用麻绳捆好。这些是高档货,到了大地方能换不少钱,或者用来打通关节。其余一些次等的皮子,他打算离开前,悄悄送给那几户曾对他有微末善意的老人,也算是对这片土地最后的交代。
干粮是另一个大问题。山村没什么耐储存的精细干粮,无非是些粗面饼子、肉干之类。他需要更多、更优质的补给。
这时,他想到了系统。虽然风险巨大,但若是目标明确,只求一些基础的生存物资,或许…可以冒险一试?毕竟,比起丹药、金银,一些干粮清水应该不至于存放在什么龙潭虎穴。
下一次穿梭冷却到来时,秦天调整了心态。不再奢求奇遇,只求稳妥地获取必需品。
意识沉入,眩晕过后。
这次“出现”的地方,像是一间营房的角落。空气里弥漫着汗味、皮革和尘土的气息。光线昏暗,似乎是夜晚。不远处传来士兵熟睡的鼾声。
他的“面前”,是一个半开的行军背囊,里面杂乱地塞着几块用油纸包着的、硬邦邦的干粮块,两个皮质水囊(其中一个似乎是满的),还有火镰、火折子等物,甚至还有一小包盐巴和一卷干净的绷带。
完美!正是他急需的东西!
他不敢怠慢,立刻锁定那些物品。
“收取!”
干粮块、满水的水囊、火折子、盐巴、绷带…一件件物品接连消失在那士兵的背囊中。过程异常顺利,周围的鼾声依旧,无人察觉。
直到感觉意识停留时间将至,他才果断“回归”。
回到茅屋,他立刻检查。行囊里果然多了几块压得很实的干粮,闻着有一股麦子和肉混合的香味,远比村里的面饼顶饿。皮水囊沉甸甸的,摇一摇,里面清水晃动。火折子、盐巴、绷带,一应俱全。
这次穿梭,虽无惊喜,却让他心中大定。最基本的生存物资,解决了。
他将这些新得的物资,连同自己准备好的肉干、粗饼,一起打包,放入一个用厚实油布改制的行囊里。兵刃用布条缠好,分开携带。猎叉可以充当拐杖,也能示人以猎户身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他依旧每日进山,但不再深入冒险,更多的是熟悉周边地形,规划可能的离开路线。村民见他依旧早出晚归,只当他一如既往,并未察觉异常。
只有秦天自己知道,这个小山村的一切,正在被他一点点整理、安置、或深藏,做好告别的准备。
他看着自己这间低矮破败的茅屋,这里承载了他太多的苦难和最初的挣扎,也见证了他命运的转折。没有多少留恋,但终究是人生十六年的印记。
行囊日益充实,计划日渐清晰。
当最后一块干粮塞进行囊,当磨利的兵刃贴身放好,秦天知道,离开的时刻,近了。
只等冬雪彻底消融,道路好走一些,便是他启程之时。
目标:外界,战场,功名,以及…那渺茫的,关于身世的线索。
他坐在炕沿,擦拭着那柄母亲留下的玉佩,目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望向远方,沉静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