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闹事后,“清和堂”的名声反而传开了。有人说镇国将军府的正君心怀仁善,不顾世俗眼光行医救人;更有人说沈惊鸿护夫如命,连礼部尚书的女儿都敢怼——原本对萧清辞存疑的百姓,渐渐放下偏见,开始有人上门求医。
萧清辞医术扎实,对待病人耐心细致,没过多久,“清和堂”就成了城南一带最受欢迎的医馆。每天收诊后,他都会带着一身药香回到将军府,沈惊鸿总会在门口等着他,有时手里还拿着一块温热的糕点。
“今天累不累?”沈惊鸿接过他手里的药箱,顺手递上糕点,“王婶刚做的桂花糕,你尝尝。”
萧清辞接过糕点,咬了一口,甜香里带着桂花的清冽,恰到好处。他点了点头,眼里带着笑意:“还好,今天来看诊的人不算多,就是有个老妇人腿脚不便,我去她家里看了看。”
“哦?那你可得多歇歇,跑外面更累。”沈惊鸿伸手替他拂去肩上的落尘,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脖颈,萧清辞的身体瞬间僵了一下,耳尖又开始泛红。
沈惊鸿看在眼里,心里暗笑,却没点破,只是自然地牵起他的手:“走,回房给你炖了银耳羹,补补身子。”
萧清辞任由她牵着,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让他心跳加速。他偷偷看了一眼沈惊鸿的侧脸,夕阳的余晖落在她脸上,柔和了她平日里的锐利,竟让他觉得有些移不开眼。
回到房里,银耳羹已经炖好了,盛在白瓷碗里,晶莹剔透。沈惊鸿舀了一勺,吹凉了才递到萧清辞嘴边:“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萧清辞顺从地张嘴,甜润的银耳滑进喉咙,暖到了心底。他抬眼看向沈惊鸿,正好对上她含笑的目光,瞬间慌了神,连忙低下头,小声说:“很好吃,谢谢妻主。”
“喜欢就多吃点。”沈惊鸿收回手,自己也舀了一勺,心里却在盘算着——萧清辞对她的防备越来越少,甚至开始主动依赖她,攻略的第一步,算是成了。
这天晚上,月色格外好,银辉洒在庭院里的桂花树上,落下一地碎影。沈惊鸿处理完暗线传来的消息,走出书房时,看到萧清辞正站在桂花树下,手里拿着一把团扇,轻轻扇着。
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寝衣,墨发松松地束在脑后,月光落在他身上,像罩了一层薄纱,清冷又温柔。沈惊鸿脚步顿了顿,竟看入了迷。
萧清辞听到脚步声,转头看到她,愣了一下,连忙收起团扇:“妻主,你处理完事务了?”
“嗯,”沈惊鸿走上前,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团扇上,“怎么还不睡?在这里吹风?”
“睡不着,想着出来透透气。”萧清辞的声音很轻,“今天看到医馆门口有个小姑娘,跟着母亲来看诊,手里还拿着个兔子灯,想起小时候父妃也给我做过……”
说到“父妃”,他的声音低了下去,眼里闪过一丝落寞。沈惊鸿知道,他又在想那个早逝的父妃了——在宫里的那些年,恐怕只有他父妃给过他一点温暖。
沈惊鸿没有说话,只是上前一步,轻轻将他揽进怀里。萧清辞的身体瞬间僵住,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沈惊鸿的下巴抵在他的发顶,声音温柔:“以后我陪你,想要兔子灯,我给你做;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买。”
萧清辞靠在她的怀里,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桂花的香气,格外安心。他犹豫了片刻,终于轻轻抬手,抱住了沈惊鸿的腰,脸颊贴在她的胸口,能清晰地听到她的心跳声。
“妻主,”萧清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他总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以前在宫里,他是无人问津的皇子;嫁给沈惊鸿,他以为会是冷遇,却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的温暖。
沈惊鸿轻轻拍着他的背,语气认真:“因为你是我的正君,是我想护着的人。”
这话不是敷衍,而是她的真心。前世她欠了萧清辞一条命,这一世,她不仅要护他周全,还要让他成为最幸福的人。
月色下,两人相拥而立,桂花的香气萦绕在鼻尖,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萧清辞渐渐放松身体,紧紧抱着沈惊鸿,心里某个角落,悄悄种下了一颗名为“心动”的种子。
过了好一会儿,沈惊鸿才松开他,伸手替他擦去眼角的泪珠:“夜深了,风凉,我们回房睡吧。”
萧清辞点了点头,任由她牵着自己的手,一步步走回房里。这一夜,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早早躺下,而是坐在床边,看着沈惊鸿整理文件。
沈惊鸿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看向他:“怎么还不睡?”
萧清辞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想陪着妻主。”
沈惊鸿笑了,放下手里的文件,走到床边坐下:“好,那我们一起睡。”
她掀开被子躺下,萧清辞也跟着躺下,两人之间隔着一点距离。沈惊鸿侧过身,看着他的侧脸,忍不住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
萧清辞的身体颤了一下,却没有躲开,只是小声说:“妻主……”
“清辞,”沈惊鸿的声音很轻,“我知道你以前受了很多苦,但是以后,有我在,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萧清辞转过头,对上她的目光,眼里满是依赖。他犹豫了片刻,轻轻靠向她,将头枕在她的肩上:“妻主,有你在,真好。”
沈惊鸿的心瞬间软了下来,她伸手抱住他,轻轻拍着他的背:“睡吧,我在。”
这一夜,萧清辞睡得格外安稳,梦里都是桂花的香气和沈惊鸿温柔的笑容。而沈惊鸿看着怀里的人——这一世,她一定会护好他,绝不会让前世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