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金牌加身,风评逆转
春寒料峭,宫中却是一片热闹非凡。
承乾殿前,皇后亲自颁下金牌绣娘之印,金光熠熠的金牌落在沈清棠掌心,沉甸甸的,不只是分量,更是身份的逆转。
“本宫宣布,从今往后,苏绣庄为宫中御用绣坊。”皇后的声音温婉而威严,在殿中回荡开来。
这一句话如惊雷炸响,不仅震惊了殿内众人,更传到了宫外茶楼、街头巷尾。
那些曾对沈清棠冷嘲热讽之人,此刻皆是面面相觑,再不敢出声。
百姓哗然,流言不攻自破。
原本被林婉如煽动起来的舆论风向瞬间翻转,人们纷纷议论起沈清棠的才艺与气节,甚至有人开始怀疑当初那些关于她“私通管家”的传言是否另有隐情。
而在苏绣庄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
京城贵妇们争先恐后地前来订制绣品,只为能沾上一丝“金牌绣娘”的荣光。
柳如意更是当场掷下一千两银票,豪气十足:“金牌绣娘的手艺,值得千金!”她抚摸着刚展出的一幅梅花图样,眼神惊艳,“我柳家要十套绣品,务必亲自由沈小姐执针。”
此言一出,其他贵妇也纷纷响应。
“我要三套嫁衣样式!”
“我订两件四季披帛,绣花必须是最上等的丝线!”
“听说沈小姐还会自己调配香料,可否求得几瓶?”
苏绣庄门庭若市,比之从前那些冷漠冷落的日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茶楼说书人陈三娘再次登台,手持折扇,语带讽刺地讲述起这场风波:
“话说那日,林家嫡女设局陷害,换布换线,妄图让沈姑娘当众出丑……哪知人家临危不乱,一针一线绣出了傲雪红梅,直叫皇后娘娘亲自赐金牌,从此翻身做主人!”
“可惜啊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名声——诸位,这世上,到底还是正道昌盛!”
她说罢,全场哄笑,掌声雷动。
林婉如在府中听到这些话,气得将茶盏摔在地上,碎瓷四溅。
“沈清棠!你等着!”她咬牙切齿,”
而在宫中,顾景珩立于人群之后,目光深沉地看着那位身披霞光般的女子。
她接过金牌时神情淡然,仿佛一切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
可他知道,她等待这一刻多久了。
他微微皱眉,视线不经意间掠过方才离去的安王世子萧景行背影,心中升起一丝警觉。
这位世子,似乎对沈清棠的兴趣,来得有些意味深长。
待人群渐渐散去,顾景珩缓步走到沈清棠身旁,低声开口:“今日之事,足以震慑宵小。”
沈清棠抬眸看他,眼底映着阳光,也藏着锋芒:“可我并不觉得轻松。”
“当然不会。”顾景珩轻笑一声,语气忽然变得严肃,“他不是个简单角色。”
沈清棠一怔,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看到空荡荡的殿门口。
她微微蹙眉,心中浮现出那个俊朗从容的身影。
“我知道。”她低声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警惕。
风雪已过,梅花初绽。
但她知道,真正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第151章:暗潮涌动
夜风微凉,京城的灯火在初春的薄雾中显得朦胧而遥远。
沈清棠回到侯府时,已是黄昏。
白日里皇后亲赐“金牌绣娘”的荣耀犹在眼前,可她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
她站在庭院中,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眉宇间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凝重。
顾景珩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不是个简单角色。”
她知道他说的是谁。
安王世子萧景行。
那日在宫中,他频频向她投来的目光,不似寻常贵公子的轻佻,而是带着一种探究与算计的意味。
她本以为是自己多心,可顾景珩一向谨慎,从不会无的放矢。
“棋局已开,只能继续走下去。”她低声自语,语气平静,眼中却燃起一抹冷意。
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凌、无力反抗的沈清棠。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来人是她的贴身丫鬟小翠,脸色苍白:“小姐,林婉如那边……有动静了。”
沈清棠眸光一敛,“说。”
“今夜三更,有人看见一个黑衣人悄悄进了林府,递了一封密信。林婉如看完后,神色阴沉,还说了句‘沈清棠,我们还没完’。”
闻言,沈清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倒是不甘心。”
她并不意外林婉如会再度出手。
此女出身世家,聪慧狠辣,手段高明,绝非善类。
先前被她在宫中当众揭穿阴谋,丢了脸面,怎可能就此罢休?
只是这次,她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
她脑海中闪过一个人的名字——
安王。
若真是如此,事情就远比她想象的复杂得多。
“传话给苏绣庄,即日起加强戒备,尤其注意外来之人。再查查林府最近往来的人物,特别是打着安王旗号的人。”沈清棠吩咐道,语气冷静而坚定。
小翠点头应下,悄然退去。
屋内烛火摇曳,沈清棠坐在窗前,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枚金色绣娘印牌。
它不仅象征荣耀,更是她反击之路的重要一步。
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林婉如府中密室之内,烛影婆娑。
她将那封密信缓缓展开,目光森冷。
> “安王有意拉拢,可借势而起。”
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借势?呵……我林婉如从不靠他人之力翻身。不过,既然你们想借我之手除掉沈清棠,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她猛地合上信纸,眼神寒光四射。
“这一次,我不会再输。”
夜色渐深,京城风雨欲来。
而在东街的苏绣庄外,晨曦初现,锣鼓声已在隐隐酝酿。
百姓们早早聚集门前,等待着即将举行的“金牌绣娘”授牌仪式。
柳如意已带着十位贵妇等候在门前,笑语盈盈:“今日可是见证历史的日子,沈小姐,我们等着您亲手为我们定制的嫁衣呢。”
人群哄笑,议论纷纷。
可没人知道,一场暗流正悄然逼近。
而那位立于绣坊门前的女子,依旧笑容温雅,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