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第 16 窟的说法图前,航海日志正平放在玄奘说法像的基座上,护印契拓片覆盖其上,两者的金光交织流转,在壁画上投射出不断变幻的光影 —— 那是郑和宝船航行时的场景与玄奘西行画面的重叠,每一次重叠,拓片上海图的线条就加深一分,日志纸页里的星陨粉末也随之扬起,融入光流之中。
“共鸣已完成七成。” 陈九章的星陨罗盘悬浮在光流旁,屏幕上的能量同步率曲线稳步上升,“航海日志里的‘镇雷阵’图谱正在与护印契的海图融合,预计明天日落前就能完成最终共鸣。到那时,海图将能精准定位科摩林角雷杵基座的七处生门,连《一千零一夜》故事能量的注入节点都能清晰显示。” 他指着光流中突然闪现的阿拉伯星盘虚影,“看,星盘密钥的能量也在同步汇入,这意味着镇雷阵的密码系统正在被逐步破解。”
天葬师后裔的骨笛轻轻敲击日志封面,笛声与光流的嗡鸣相和,壁画上的光影突然定格在一个画面:阿拉伯商人正将一卷《一千零一夜》递给郑和,书页上的文字化作金色的光点,融入宝船的桅杆。“这是‘故事能量’的具象化。” 后裔解释道,“《一千零一夜》里的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能量频率,对应雷杵基座不同的红宝石,只有用对应的故事能量才能中和它们的引雷属性。就像《吠陀》经文能激活星陨机关,这些故事就是解开镇雷阵的钥匙。”
小儿子的蛇笛对着光流吹奏起来,童声清脆如铃:“那些光点在跳舞。” 他的蛇笛青光闪烁,光流中的星陨粉末突然汇聚成七艘微型宝船,每艘船的桅杆都对应着科摩林角的一处生门,“妈妈的笔记说,故事里的船会记得回家的路,等它们的桅杆都亮起来,我们就能跟着找到雷杵了。”
耍蛇人首领的眼镜蛇盘在航海日志旁,蛇信子不时舔舐页面,每当它舔过一处,那页记载的航行见闻就会化作光影投射到空中。“这些见闻里藏着阿拉伯星盘与华夏罗盘共振的诀窍。” 首领的蛇笛与骨笛同时奏响,两种笛声交织成金色的网,将光影中的共振频率捕捉并记录在护印契拓片上,“你看,这段关于‘季风与星象’的记载,其描述的节奏与星盘、罗盘指针的摆动频率完全一致,这就是两种仪器共振的关键。”
林月的手掌轻轻按在护印契拓片上,龙血顺着指尖缓缓渗入,拓片上的海图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光芒穿透石窟穹顶,在天空中形成一幅巨大的立体海图,科摩林角的位置闪烁着耀眼的红光,七处生门则亮着绿色的光点,与陈九章星陨罗盘上显示的完全吻合。“共鸣在加速。”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护印契正在吸收石窟中所有与星陨相关的能量,甚至包括那些嵌在石壁里的星陨铁残片的微弱波动,“燎原剑也在响应,它的红光与海图的金光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此时,石窟外传来一阵骚动,几个瑜伽行者匆匆赶来,为首的正是前往阿拉伯获取星盘密钥的那位弟子。“我们在返回途中遇到了万蛊窟的残余势力。” 他呈上一块被黑气侵蚀的星盘碎片,“他们试图抢夺星盘密钥,虽然被我们击退,但密钥的能量受到了一些干扰,可能会影响与罗盘的共振效果。不过好在我们及时用《梨俱吠陀》的经文净化了大部分黑气。”
毗舍耶苦行僧接过星盘碎片,用恒河圣沙仔细擦拭,碎片上的黑气逐渐消散,露出里面闪烁的星芒。“问题不大,” 苦行僧说道,“只要将碎片放在护印契拓片上,借助正在进行的能量共鸣,就能完全修复密钥的能量。毕竟圣沙与雪魂草纤维的净化之力,再加上现在这强大的共鸣能量,足以清除这点残余黑气。”
林月将星盘碎片放在护印契拓片上,碎片立刻融入光流之中,海图上的阿拉伯星盘虚影瞬间变得清晰完整,与华夏罗盘的虚影完美契合,两者的指针同时精准地指向科摩林角的方向。“太好了,” 陈九章看着星陨罗盘上瞬间跳满的同步率数值,“密钥修复完成,镇雷阵的破解系统已准备就绪。”
小儿子的蛇笛和天葬师后裔的骨笛再次合奏,这一次,光流中的七艘微型宝船突然扬帆起航,沿着护印契拓片上的海图航线缓缓移动,最终精准地停靠在七处生门的位置。随着宝船的停靠,海图上的生门光点突然亮起,射出七道金色的光束,穿透石窟,直指向南方的科摩林角。
“共鸣即将完成。” 林月站起身,燎原剑红光闪耀,“明天日落之后,我们就可以带着护印契和航海日志,前往科摩林角了。” 她望向石窟外渐渐西沉的太阳,阳光透过石窟的缝隙洒下,与海图射出的金光交织在一起,仿佛为他们即将开启的航程提前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大道。
耍蛇人首领的眼镜蛇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立体海图,发出一声欢快的嘶鸣。它知道,一场关乎印度洋护印阵安危的海战即将来临,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阿旃陀石窟的能量共鸣即将画上句号,但属于他们的守护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