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北京城头的硝烟,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一片金红。昨夜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街巷间回荡,断壁残垣旁残留着未干的血迹,偶尔有几声零星的哭喊从民宅深处传来,为这座刚被攻克的帝都平添了几分萧瑟。
吴三桂身着银甲,缓步走上太和殿的丹陛。脚下的汉白玉栏杆冰凉刺骨,指尖抚过其上精致的云纹,却感受不到丝毫帝王居所的威严,只触到满目的疮痍与沉重的责任。攻克北京的狂喜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眼前乱局的清醒认知——多尔衮虽死,但其亲信党羽仍潜藏在城中各处;清廷遗留的贪官污吏虎视眈眈;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惶惶。这龙椅,坐上去容易,坐稳了难。
“将军,城中突发乱象!”一名亲卫气喘吁吁地奔上丹陛,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焦虑,“多处粮仓被人纵火,街头出现大量流言,称我军要屠城泄愤,百姓们纷纷闭门不出,甚至有暴徒趁机抢劫商铺!”
吴三桂眉头骤然拧紧,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多尔衮的残余势力在背后作祟,意图制造混乱,动摇新朝根基。他沉声下令:“传我命令,全军入城维持秩序,严禁任何士兵擅自扰民,同时关闭四门,严禁人员随意出入!”
话音刚落,两道身影快步从殿内走出,正是苏凝香与纳兰沁。苏凝香一身玄色夜行衣,腰间佩着短匕,眉宇间带着几分杀气;纳兰沁则依旧是一身戎装,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硝烟,眼神却异常清明。
“将军,此事交给我二人便可。”苏凝香上前一步,声音清脆而坚定,“多尔衮的亲信在城中经营多年,定然有秘密联络点。我已让红袖阁全员出动,配合纳兰姑娘排查——她熟悉清军内部的暗号与据点分布,效率会更高。”
纳兰沁也拱手道:“将军放心,满洲贵族在京中多有隐秘府邸,我知晓大致方位。今日之内,必能将这些乱党一网打尽,还京城一个清净。”
吴三桂点头,目光落在苏凝香身上,语气带着几分叮嘱:“务必小心,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不可轻敌。另外,尽量活捉头目,我要亲自审问,挖出他们潜藏的全部势力。”
“遵命!”两人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宫墙深处。
目送她们离开,吴三桂转身对身旁的亲卫统领道:“备车,去户部粮仓。”
此时的户部粮仓外,火势已被扑灭,黑色的浓烟滚滚升空,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粮食气味。百姓们围在粮仓外围,脸上满是焦虑与不安,低声议论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叶轻眉正带着人手清点剩余的粮食,看到吴三桂到来,连忙迎了上来。
她一身青色布裙,裙摆沾了些许尘土,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语气沉稳:“将军,粮仓被烧毁约三成粮食,好在大部分存粮都在内部库房,并未受损。我已下令开仓放粮,每户百姓可凭户籍领取三日口粮,先稳定民心再说。”
吴三桂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粮仓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发放粮食,百姓们脸上的焦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感激。他满意地点头:“做得好。乱世之中,民心最为重要。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另外,严查纵火之人,务必找到线索。”
“已经在查了。”叶轻眉点头,“粮仓守卫中有内鬼,我们抓到了两个形迹可疑之人,正在审讯,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楚嫣然带着几名官员快步走来。她一身淡紫色官袍,是临时找来的前朝服饰,却依旧难掩其端庄气度。看到吴三桂,她连忙行礼:“将军,我已张贴安民告示,宣布暂时减免京畿地区半年赋税,同时组织人手清理战场、安置流民。不过……”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前朝官员大多闭门不出,士族们也心存观望,地方政务推进有些困难。许多百姓因为害怕,依旧不敢开门,政令难以传达。”
吴三桂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带我去拜见城中的士族首领与前朝官员。”
半个时辰后,北京最大的士族府邸——崔府门前,吴三桂的仪仗缓缓停下。崔家是三朝元老,在京中士族中威望极高,也是此次观望态度最明显的家族。吴三桂亲自登门,无疑是放下了帝王的身段,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崔府主人崔老爷子听闻吴三桂亲自到访,心中一惊,连忙出门迎接。看到吴三桂一身戎装,神色平和,并无丝毫倨傲,心中的戒备不由得减轻了几分。
“平西王大驾光临,老夫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崔老爷子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吴三桂上前一步,扶住他的手臂,语气诚恳:“崔老爷子不必多礼。吴某今日登门,并非以胜利者自居,而是想与诸位商议安定京城、恢复民生之事。”
进入府中,京中几位有名的士族首领与前朝官员早已在此等候,看到吴三桂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吴三桂环视众人,开门见山:“吴某知道,诸位对新朝尚有疑虑,这无可厚非。但我可以向诸位保证,新朝定行仁政,轻徭薄赋,善待百姓,绝不滥杀无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几分威严:“既往不咎,择优录用——这是我对诸位的承诺。只要诸位愿意为新朝效力,为百姓谋福,吴某定当重用。但若是有人敢趁乱作恶,勾结乱党,阻碍新政推行,休怪吴某无情!”
这番话恩威并施,既展现了诚意,又亮出了底线。众人心中一凛,相互对视一眼,眼中的观望之色渐渐褪去。崔老爷子率先开口:“王爷此言,当真?”
“绝无虚言。”吴三桂点头,“即日起,各位可协助楚嫣然姑娘处理地方政务,安抚百姓,恢复秩序。有功者,必有重赏。”
有了崔老爷子带头,其余人也纷纷表态,愿意为新朝效力。吴三桂心中稍定,又与众人商议了一些具体的政务措施,才起身告辞。
离开崔府时,街头的秩序已经好了许多。士兵们在街巷间巡逻,流民得到了妥善安置,百姓们也渐渐打开家门,开始清理门前的杂物。楚嫣然正带着官员们张贴新政告示,看到吴三桂回来,连忙上前汇报:“将军,士族与前朝官员已经同意配合政务,百姓们也渐渐安定下来。不过,苏姑娘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
吴三桂抬头望向远方,心中虽有担忧,却也相信苏凝香与纳兰沁的能力。他沉声道:“再等等。我们先去医疗营看看慕容雪。”
医疗营设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帐篷连绵成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药气味。白芷薇正带着医护人员忙碌着,看到吴三桂到来,连忙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将军,慕容姑娘的伤势已经稳定,但还需要静养,暂时不能下床。”
吴三桂点点头,脚步放轻,走进慕容雪的帐篷。帐篷内光线柔和,慕容雪躺在铺着干草的床上,脸色苍白如纸,肩膀上的伤口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隐隐有血迹渗出。她闭着双眼,眉头微蹙,似乎在忍受着伤口的疼痛。
听到脚步声,慕容雪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是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挣扎着想坐起来。吴三桂连忙上前按住她,语气轻柔:“别动,好好躺着。”
他坐在床边,拿起一旁的毛巾,轻轻擦拭着慕容雪额头上的汗珠。动作温柔,眼神中满是心疼与愧疚:“是我不好,没能保护好你。让你受了这么重的伤。”
慕容雪轻轻摇头,声音虚弱却坚定:“将军,这不怪你。身为将士,为国征战,受伤在所难免。能为将军分忧,为新朝效力,我心甘情愿。”
看着她坚毅的眼神,吴三桂心中愈发感动。他握住慕容雪的手,入手冰凉,让他心中一紧。“你放心,我已经下令彻查城中乱党,很快就能还你一个安稳的环境。你好好养伤,等你痊愈了,我带你去看山海关的日出,就像我们刚认识的时候那样。”
慕容雪眼中闪过一丝憧憬,轻轻点头,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帐篷内的气氛温馨而宁静,暂时冲淡了城外的喧嚣与混乱。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苏凝香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将军,大捷!”
吴三桂起身走出帐篷,只见苏凝香与纳兰沁并肩而立,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苏凝香手中提着三个包裹,扔在地上,里面赫然是三颗人头,正是多尔衮最亲信的三名间谍头目。
“将军,一日之内,我们捣毁了清军秘密联络点十二处,抓获乱党三百余人,斩杀头目三人,城中的乱党基本肃清!”苏凝香语气激昂,“另外,我们还从俘虏口中得知,顺治帝与孝庄太后已经逃往盛京,集结了满洲残余势力,意图卷土重来。”
吴三桂看着地上的人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肃清京畿乱党,是稳定根基的第一步,而东北的顺治帝,才是真正的隐患。他沉声道:“传我命令,将抓获的乱党严加审讯,挖出所有潜藏的势力。同时,加强北京防务,密切关注东北动向。另外,重赏苏凝香、纳兰沁及所有参与行动的将士!”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经过一天的忙碌,城中的秩序已经基本恢复。百姓们脸上的恐惧渐渐被安心取代,街头开始出现零星的叫卖声,炊烟袅袅升起,这座饱经战火的帝都,终于重新焕发出一丝生机。
吴三桂站在医疗营的帐篷外,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中百感交集。攻克北京,只是统一大业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东北的清军残余,江南的南明势力,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民生恢复与制度建设。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身边有沈落雁这样的战略大师,有穆青岚、慕容雪这样的猛将,有苏凝香这样的情报高手,有白芷薇这样的医疗圣手,有叶轻眉这样的理财专家,还有楚嫣然、苏婉清、凌霜、纳兰沁等人的辅佐。更重要的是,他有天下百姓的支持。
“顺治帝吗?”吴三桂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既然你想卷土重来,那我便陪你好好玩玩。这天下,注定是我吴三桂的!”
夜色渐浓,北京城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街巷间回荡。一场新的风暴,正在东北的土地上酝酿,而吴三桂,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