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晨光穿透硝烟,洒在斑驳的城墙上。昨日激战留下的箭簇仍嵌在砖缝里,暗红的血渍被露水浸润,晕开一片片暗沉的痕迹。穆青岚站在北门城楼之上,望着城下整齐列队的吴军将士,脸上满是鏖战后的疲惫,却难掩破城后的振奋。
“将军,城内残余守军已全部肃清,共俘获南明兵卒七千余人,收缴红衣大炮十二门,粮草器械若干!”亲兵快步上前禀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穆青岚点点头,目光扫过城内街道。往日繁华的金陵城,此刻虽显狼藉,却已没了昨日的战火喧嚣。百姓们陆续走出家门,小心翼翼地收拾着散落的杂物,见到巡逻的吴军将士,虽仍有惊惧,却已不再像先前那般四散奔逃。
“传令下去,全军将士严守军纪,不得擅闯民宅、掠夺财物,违令者军法处置!”穆青岚沉声道,“另外,派人清点俘获的粮草器械,登记造册后交由叶轻眉大人统一调配。”
“得令!”亲兵领命而去。
穆青岚走下城楼,正遇上前去安抚百姓的苏婉清。她一身素色儒衫,裙摆沾了些许尘土,身旁跟着几名幕僚,正逐户向百姓宣讲吴军的安抚政策。见到穆青岚,苏婉清停下脚步,浅笑道:“穆将军,恭喜破城之功。”
“苏大人客气了。”穆青岚拱手,“此番能顺利入城,多亏了军师妙计、凌霜将军奇袭粮道,还有苏大人的檄文瓦解民心,我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他看向苏婉清身后的百姓,“百姓们反应如何?”
“还算安稳。”苏婉清轻叹一声,“经历战乱,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安全,让他们有田可耕、有饭可吃,自然会归附王上。”她顿了顿,又道,“只是城内有几处士族府邸紧闭大门,似乎仍在观望,还需将军派人留意,以防生变。”
“我已派人严密监视。”穆青岚道,“若他们安分守己便罢,若敢暗中勾结残余势力,定不轻饶。”
两人正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吴三桂与沈落雁率领亲卫策马而来,身后跟着楚嫣然。楚嫣然一身淡绿衣裙,虽面带倦容,眼神却格外明亮。昨日说服家族献城后,她便连夜协助吴军安抚开封百姓,今日一早便快马赶来南京,想要为治理江南出一份力。
“王上!”穆青岚与苏婉清连忙上前见礼。
吴三桂翻身下马,目光扫过城内景象,满意地点点头:“青岚,你治军严谨,甚好。婉清,辛苦你了,安抚百姓之事,还需多费心思。”
“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苦。”苏婉清躬身道。
沈落雁走到城边,望着远处的长江江面,轻声道:“王上,南京城虽破,但江南各州府仍有部分南明残余势力负隅顽抗,需尽快派兵收服,以免夜长梦多。”
“嗯。”吴三桂颔首,“落雁,你可有具体部署?”
“已有初步计划。”沈落雁从袖中取出一份舆图,展开道,“穆青岚将军可率军西进,收服池州、安庆等地;柳如眉将军率军东进,夺取苏州、松江;凌霜将军率水师沿江东下,控制杭州湾,切断沿海残余势力的退路。如此三面夹击,江南各州府定能迅速平定。”
吴三桂目光落在舆图上,沉吟片刻:“就依你所言。传孤将令,穆青岚、柳如眉即刻整军出发,务必速战速决,安抚百姓;凌霜水师休整一日,明日启程东进。”
“得令!”穆青岚与随后赶来的柳如眉齐声应诺。
楚嫣然上前一步,躬身道:“王上,臣愿前往苏州协助柳将军治理地方。苏州乃江南富庶之地,历经战乱后急需恢复秩序,臣出身江南士族,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定能尽快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吴三桂看向楚嫣然,眼中带着赞许:“嫣然,你有这份心甚好。苏州确实重要,有你协助柳将军,孤也放心。准了。”
“谢王上!”楚嫣然心中一喜,深深躬身。她深知,这是吴三桂对她的信任,也是她施展抱负的绝佳机会。
众人正商议间,一名亲兵匆匆赶来:“王上,军师,白芷薇大人派人来报,城内临时医营收治了几名染病百姓,症状与先前传闻的瘟疫相似,恐有疫病蔓延之兆!”
吴三桂脸色一变:“什么?疫病?”
沈落雁也皱起眉头:“南京城历经战乱,尸骸遍野,卫生条件极差,滋生疫病也在情理之中。传孤命令,即刻封锁医营周边街区,禁止人员随意出入;让白芷薇大人全力救治病患,务必控制疫情,不得扩散!”
“臣这就过去看看。”苏婉清道,“百姓们刚安定下来,若疫病蔓延,恐会引发恐慌,动摇民心。”
吴三桂点头:“也好,你一同前往,安抚百姓情绪,切勿让谣言滋生。”
临时医营设在城内一处废弃的寺庙中,此刻庙门紧闭,几名医官正守在门口,严禁外人靠近。白芷薇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麻布衣衫,脸上带着些许倦容,正指挥着医兵将染病百姓抬进庙内。见到吴三桂等人赶来,她连忙迎了上来。
“王上,您怎么来了?这里危险,还请王上尽快离开!”白芷薇急声道。
“无妨。”吴三桂摆摆手,目光望向庙内,“疫病情况如何?染病百姓有多少?”
“目前已收治十二名病患,症状均为高热、咳嗽、腹泻,与军中先前遇到的瘟疫相似。”白芷薇沉声道,“臣已让人熬制了防疫汤药,正在对病患进行救治,但病因尚未查明,还需进一步诊治。”
吴三桂走进庙内,一股浓重的药味与腥臭味扑面而来。几名染病百姓躺在草席上,面色潮红,不断咳嗽,神情痛苦。吴三桂走到一名老妇身边,见她气息微弱,心中一沉。他转头看向白芷薇:“白大人,可有把握控制疫情?”
“臣定当尽力。”白芷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臣已让人搜集病患的呕吐物与粪便,准备进行查验,同时让人清理城内的尸骸与垃圾,喷洒石灰消毒,减少疫病传播途径。只是,防疫药材短缺,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药材之事,孤来解决。”吴三桂道,“传孤将令,让叶轻眉即刻调配江南各州府的药材,优先供应南京城医营;另外,征召城内的郎中,协助白大人救治病患。”
“谢王上!”白芷薇心中一暖。她深知吴三桂日理万机,却仍如此重视疫病,关心百姓安危,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苏婉清走到百姓身边,轻声安抚道:“大家莫要惊慌,王上已下令全力救治,定会保住大家的性命。只要好好配合医治,很快就能痊愈。”
百姓们见吴王亲自前来探望,又听闻有药材供应,心中的恐慌渐渐消散,纷纷点头道谢。
离开医营后,吴三桂与沈落雁返回府衙。路上,沈落雁道:“王上,疫病来势汹汹,需尽快查明病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苏凝香仍在城内,或许可以让她暗中调查,看看是否与南明残余势力有关。”
“嗯,有道理。”吴三桂道,“传孤命令,让苏凝香彻查疫病源头,若真是南明残余势力故意传播,定要将其连根拔起!”
此时的苏凝香,正潜伏在南京城的一处僻静宅院中。她刚从一名南明残余官员的府邸打探到消息,得知有几名南明溃兵在破城前曾潜入城中的水井与粮仓,似乎做了手脚。接到吴三桂的命令后,她立刻召集手下,展开调查。
“大人,我们在城西的三口水井中发现了异样,井水浑浊,似乎被人投了东西。”一名手下禀报。
苏凝香赶到城西,亲自查验水井。果然,井水浑浊不堪,散发着一股异味。她让人打了一桶水,仔细查看,发现水中有少量黑色粉末。“这是断肠草的粉末,少量服用便会引发呕吐腹泻,大量服用则会危及性命。”苏凝香沉声道,“看来,疫病确实是南明溃兵故意传播的!”
她立刻让人封锁水井,同时派人追查那几名南明溃兵的下落。经过一番排查,苏凝香终于在城南的一处破庙里找到了那几名溃兵。他们正躲在庙内饮酒作乐,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拿下!”苏凝香一声令下,手下们一拥而上,将几名溃兵制服。
审讯之下,几名溃兵如实招供。原来,他们是南明守将的亲信,破城前受守将命令,在城内的水井、粮仓中投放了断肠草粉末与带有病菌的衣物,想要制造疫病,拖延吴军的脚步,为南明残余势力争取时间。
“哼,痴心妄想!”苏凝香冷哼一声,“将他们押下去,交由王上处置!另外,立刻派人通知全城百姓,不得饮用生水,粮食需煮熟后方可食用,若有不适,即刻前往临时医营诊治。”
“得令!”手下们领命而去。
苏凝香立刻赶往府衙,将调查结果禀报给吴三桂与沈落雁。
“果然是南明残余势力搞的鬼!”吴三桂怒拍桌案,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传孤命令,将这几名溃兵当众斩首,以儆效尤!另外,让苏凝香继续追查,务必将城内所有残余奸细全部肃清!”
“王上息怒。”沈落雁道,“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肃清奸细之事可以暂缓。如今病因已明,白芷薇大人应该能更快研制出对症的汤药。”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你说得对。传孤命令,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让百姓们知晓真相,同时让白芷薇大人根据病因调整药方,尽快控制疫情。”
消息传开后,南京城的百姓们无不愤怒。南明残余势力的卑劣行径,让他们彻底寒了心,对吴三桂的归附之心也更加坚定。在白芷薇的努力下,对症的汤药很快研制出来,染病百姓的病情逐渐好转,疫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几日后,穆青岚与柳如眉率领大军陆续出发,分别向西、东两个方向进军。楚嫣然跟随柳如眉前往苏州,刚到苏州城外,便遇到了当地士族的阻拦。
“柳将军,苏州乃大明疆土,岂能容尔等逆贼染指!”一名白发老者站在城门上,厉声喝道。他是苏州士族的领袖,也是南明的忠实拥护者。
柳如眉眉头一皱,正要下令攻城,楚嫣然上前一步,朗声道:“老丈,南明暴政,民不聊生,如今金陵已破,江南归心,你为何还要执迷不悟?我乃楚家嫣然,深知江南百姓之苦,王上已下令减免赋税、恢复生产,只要你打开城门,归附王上,苏州百姓定能安居乐业。”
白发老者冷哼一声:“楚嫣然,你身为江南士族,却勾结逆贼,背叛大明,简直不知廉耻!”
“老丈此言差矣。”楚嫣然从容不迫地说道,“何为忠?何为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南明官员搜刮百姓、鱼肉乡里,早已失去民心,这样的朝廷,为何要效忠?王上顺应天意、民心,救百姓于水火,这才是真正的大义!”她顿了顿,又道,“若你执意顽抗,柳将军大军一到,苏州城必遭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吗?”
城门上的百姓们听到楚嫣然的话,纷纷议论起来。他们早已受够了南明官员的压迫,心中早已动摇。白发老者见百姓们神色变化,心中一慌,却仍嘴硬道:“休要妖言惑众!我苏州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定能坚守到底!”
楚嫣然见状,从袖中取出一份檄文,大声宣读起来。檄文上详细列举了南明的种种暴政,以及吴三桂的安抚政策,言辞恳切,打动了城门上的百姓。
“我们愿意归附吴王!”一名百姓大声喊道。
“对,我们不想再打仗了!”
“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入城!”
百姓们的呼声越来越高,白发老者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打开城门。
柳如眉率领大军入城后,楚嫣然立刻着手安抚百姓、恢复秩序。她张贴告示,减免苏州三年赋税,鼓励百姓耕种经商;同时整顿吏治,严惩贪腐官员,很快便赢得了苏州百姓的爱戴。消息传到南京,吴三桂对楚嫣然大加赞赏,下令嘉奖。
与此同时,凌霜率领水师沿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控制了杭州湾。叶轻眉则接管了南京的盐铁、丝绸产业,联合江南富商建立商会,规范税收制度,短短数月便充盈了国库。苏婉清牵头修缮孔庙、开设学堂,拉拢江南士人阶层,为吴三桂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南京城的疫情彻底平息后,白芷薇因治水有功,被吴三桂封为医令,负责江南的医疗卫生事务。她在各地设立医馆,传授防疫知识,深受百姓爱戴。
这日,吴三桂在南京府衙召开军事会议,沈落雁、凌霜、苏婉清、楚嫣然、白芷薇、叶轻眉等人悉数到场。
“如今江南已定,民心归附,国库充盈,兵强马壮。”吴三桂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但北方清军蠢蠢欲动,多尔衮已调集全部兵力南下,一场更大的决战即将来临。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商议备战之事。”
沈落雁起身道:“王上,清军兵力强盛,来势汹汹,我们需做好充分准备。臣建议,凌霜将军率水师驻守长江防线,阻止清军渡江;穆青岚、柳如眉将军分别驻守淮南、江南东路,加固城防,整训军队;叶轻眉大人负责粮草军械供应,确保前线补给;苏婉清大人继续安抚百姓,稳定后方;白芷薇大人加强军中防疫,保障将士健康;楚嫣然大人协助治理地方,筹集粮草。”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好!”吴三桂一拍桌案,“就依军师所言,诸位各司其职,全力备战!孤要让多尔衮知道,江南已非他能染指之地,这天下,终将是孤的!”
“臣等遵令!”众人齐声应诺,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府衙之中。
窗外,长江滚滚东流,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南京城的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们相信,在吴三桂与红颜团队的带领下,定能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远在北方的多尔衮,得知江南已定,吴三桂势力日益壮大,心中更加忌惮。他站在皇宫的城墙上,望着南方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吴三桂,本王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多久。江南虽定,但这天下,还轮不到你做主!”他转身下令,“传旨,大军即刻启程,南下伐吴!”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即将在长江两岸拉开帷幕。吴三桂与他的红颜团队,正严阵以待,迎接这场宿命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