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夜,素来被戍边士兵的脚步声与城头的风啸填满,今夜却被中军帐内骤然响起的拍案声划破沉寂。吴三桂手中攥着那封刚从信鸽腿上解下的密信,信纸被药水浸润后,“南明偷袭”“外城已破”的字迹如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节发白。帐内烛火被气流掀得剧烈摇曳,映着他满是寒霜的脸,喉间滚动着压抑的怒火,最终化作一声震彻帐幕的怒斥:“马士英!南明朝廷!国难当头不思抗清,反倒背后捅刀!如此卑劣行径,与鞑虏何异!”
帐外值夜的亲兵闻声皆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沈落雁刚收到传召踏入帐中,便见吴三桂背对着帐门而立,玄色劲装的肩背绷得如拉满的弓弦,腰间佩剑的剑柄被握得泛白。她脚步未停,目光已扫过案几上的密信,心中瞬间明了局势紧迫,沉声道:“将军,事已至此,怒无益,当务之急是定下驰援之策。永平乃幽燕粮草根本,一旦有失,我军北线防线将全线动摇。”
吴三桂猛地转过身,眼中怒火未消,却多了几分冷静:“落雁,你来得正好。传我命令,即刻召集穆青岚、苏凝香、白芷薇等核心将领,半个时辰后中军帐议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告诉他们,事关永平存亡,不得延误!”
夜色如墨,中军帐外的火把被风吹得噼啪作响,将领们接到急令,皆披星戴月赶来。穆青岚一身戎装未卸,显然是刚从练兵场直奔而来,额角还带着汗珠;苏凝香身着劲装,腰间暗袋里藏着红袖阁的密报,神情凝重;白芷薇则提着药箱,脚步匆匆,显然是担心前线伤员的情况。片刻之间,帐内已聚齐核心战力,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吴三桂身上,等待着他的决策。
“诸位,永平危急!”吴三桂将密信掷于案上,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马士英率三万南明军队,以驰援为名行偷袭之实,如今永平外城已破,张世泽将军率两千守军困守内城,危在旦夕!”
帐内一片哗然。穆青岚猛地起身,按在腰间佩刀上,怒声道:“南明这群奸贼!我等在北方浴血抗清,他们却在背后搞小动作!将军,请给我五千铁骑,我必星夜驰援,斩马士英狗头,解永平之围!”
苏凝香眉头微蹙,冷静分析道:“马士英兵力三倍于永平守军,且占据外城地利,硬拼恐难速胜。若拖延过久,清军若趁机南下,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众人纷纷点头,帐内气氛愈发凝重。就在此时,沈落雁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依我之见,当行‘围点打援破其军,舆论造势诛其心’之策。”
此言一出,众人皆看向她。沈落雁继续说道:“其一,穆将军率五千铁骑星夜驰援,不必急于正面强攻,可先断其粮道,再以声东击西之计牵制敌军;其二,苏姑娘即刻调动红袖阁明暗两线,将马士英军队劫掠百姓、背信弃义的罪证散布出去,动摇其军心,同时争取永平百姓支持,让南明军队陷入民怨之中;其三,叶轻眉姑娘加急调运粮草军械,确保援军后勤无虞;白芷薇姑娘率医疗小队随行,保障伤员救治。”
吴三桂听得连连点头,沈落雁的计策既解了永平燃眉之急,又兼顾了后续风险,可谓周全。他看向穆青岚,沉声道:“青岚,驰援之事,非你不可。五千铁骑由你全权调度,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永平,切记‘速战速决,兼顾民生’,不可滥杀无辜。”
穆青岚单膝跪地,抱拳领命:“末将遵令!定不辱使命!”她起身时,目光锐利如鹰,显然已做好了即刻出征的准备。
“凝香,舆论造势之事,就交给你了。”吴三桂转向苏凝香,“务必让天下人都看清南明的真面目,让马士英成为过街老鼠!”
“将军放心,红袖阁已在永平周边布下暗线,今夜便将罪证散布出去。”苏凝香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马士英背信弃义,她定要让其付出代价。
吴三桂又看向白芷薇,语气放缓了几分:“芷薇,医疗保障关乎军心,此行辛苦你了。”
白芷薇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将军放心,我已备好充足伤药,医疗小队随时可以出发。穆将军,此去路途遥远,战场凶险,这是我特制的止血草药与镇痛银针,你带在身边,务必保重自身。”她说着,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到穆青岚手中,又细细叮嘱了用法用量。
穆青岚接过木盒,心中一暖,重重点头:“多谢芷薇姑娘,我记下了!”
安排完军务,吴三桂走到案前,提起狼毫笔,蘸满浓墨。烛光下,他目光如炬,手腕翻飞,一篇讨伐南明的檄文跃然纸上。“弘光朝廷昏庸无道,马士英奸佞误国,不思抗清复明,反袭友军粮草重地……今我吴三桂率师讨逆,只为匡扶社稷,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字字千钧,饱含怒火与决心。
写罢,他将檄文掷于案上,对亲兵道:“即刻誊抄百份,交由苏姑娘分发各地,昭告天下!”
亲兵领命而去。穆青岚此时已点齐兵马,在帐外等候。吴三桂亲自送至帐外,拍了拍她的肩膀:“青岚,此行责任重大,务必小心。若事有不济,可相机行事,不必拘泥于一时胜负。”
“末将明白!”穆青岚翻身上马,手中长枪一扬,高声喝道,“儿郎们!随我驰援永平,诛杀奸贼!”
五千铁骑齐声高呼,声震夜空。马蹄声如惊雷滚滚,朝着永平方向疾驰而去,卷起漫天尘土。白芷薇率医疗小队紧随其后,马车在夜色中颠簸前行,药箱中的草药随着车身晃动,却承载着无数将士的生之希望。
苏凝香目送援军远去,立刻转身投入到舆论造势的工作中。她召来红袖阁骨干,将马士英军队在永平城外劫掠百姓的罪证——包括抢夺的粮食、殴打百姓的血迹、烧毁的房屋等,一一绘制成图文并茂的传单,又命人将南明背盟的密信内容简化,刻在木牌上,连夜散布到永平周边的村落、驿站乃至南明军队的营寨附近。
与此同时,叶轻眉接到命令后,即刻动用江南商队的资源,将山海关、天津等地的粮草军械紧急调运,组织了一支由百余辆马车组成的运输队,在精锐士兵的护送下,朝着永平方向进发。她站在粮场之上,亲自清点粮草数量,看着士兵们将一袋袋粮食搬上马车,眉头紧锁——时间紧迫,她必须确保粮草能及时送达,否则援军将陷入绝境。
中军帐内,吴三桂独自站在地图前,目光紧锁着永平的位置。夜风吹过帐帘,带来远处军营的号角声,他心中清楚,这场战事不仅是为了收复永平,更是为了向天下昭示,他吴三桂抗清复明的决心不可动摇,任何背信弃义之徒,都将受到严惩。
沈落雁走进帐中,见他神色凝重,轻声道:“将军,援军已出发,舆论造势与后勤补给也已安排妥当。如今我们需守住山海关,防止清军趁机偷袭。”
吴三桂转过身,点了点头:“落雁,山海关的防御就交给你了。我已命吴应麒率两万大军加强城防,若清军来犯,务必坚守待援。”
“将军放心,我已制定好防御预案,清军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沈落雁躬身应道,眼中满是自信。她深知,此刻的山海关,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整个华北防线的精神支柱,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夜色渐深,山海关的军营中依旧灯火通明。士兵们加紧操练,铠甲摩擦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每个人都明白,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在通往永平的官道上,穆青岚的铁骑正昼夜疾驰,马蹄踏碎了夜色,也承载着永平百姓的希望;苏凝香的红袖阁成员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将南明的罪行公之于众,点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叶轻眉的运输队在夜色中前行,粮草马车的车轮声,成为了援军最坚实的后盾。
此时的永平城内,马士英还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雷霆反击已然展开。他站在外城的城楼上,看着内城的火光,脸上满是得意。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将军,内城守军抵抗顽强,我军伤亡惨重,是否暂缓攻城?”
马士英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一群困兽而已,还能翻起什么浪?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力攻城,本将要在午时之前拿下内城,享用永平的粮草!”他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军队早已陷入了民心尽失的困境,更不知道,一支精锐铁骑正在日夜兼程赶来,即将给予他致命一击。
夜色中,永平城的内城之上,张世泽率领残余的守军依旧在顽强抵抗。他望着城外南明军队的营寨,心中满是绝望,却又抱着一丝希望——他相信,吴三桂一定会派兵来援,一定会守住永平,守住这幽燕的根基。
远处的官道上,穆青岚的铁骑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了夜空。她勒住马缰,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将士们,高声道:“儿郎们!再加把劲!永平百姓还在等着我们!”
将士们齐声呼应,声音响彻夜空。马蹄声再次加速,朝着永平的方向疾驰而去,一场决定幽燕命运的战事,即将在黎明时分拉开序幕。而山海关的中军帐内,吴三桂依旧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他知道,这场与南明的较量,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人心的争夺,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为后续的抗清大业奠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