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制度他们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但妇联让他们吞吞吐吐的,总之就是不愿。
陈阳也明白他们想法,“这样吧,以后让未来的王后负责,你们各家的夫人、女儿任理事。这件事一定是要办的,孤不要求你们配合,但不能阻止,毕竟此事利国。”
“臣等领命,”几人立即应答。
随后的恩科和其他政策又是一阵探讨,最终一一定了下来。
内阁首辅王煦负责陈阳的王后和女官的事情,
次辅:李仁复负责此次的恩科考试,
阁臣:金永暾、安轴他们两人则是负责所有的政策执行,和官员的京查等。
旁晚,陈阳让内侍总管给内阁首辅王煦送信,内容是:“爱卿是孤最依靠之人,孤也有意和卿家之女成就一桩好姻缘,你我君臣也能成就一段佳话。”
王煦看过后,心里也是一番纠结,虽然大王很信重于他,但他从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王后呀。
送走内侍总管后,回来客厅里和夫人说起此事。
王夫人听后高兴的说:“老爷,这是好事,殿下这是倚重于你呀。另外淑妍能成为王后,那么诞下的王子就是王位继承人了,这样我们家族也能稳固呀。”
王煦把女官制和妇联简单的和自家夫人讲述一遍,金基娘(王夫人)听的是心中大喜,脸上的笑容也藏不住了。
“老爷,那妇联是不是也是有品级的官员了?”
王煦明白他夫人的想法了,点了点头。
金基娘高兴起来,难掩喜色,“那老爷会不会反对我去妇联任职?”
“先别高兴的太早呢,我现在都能想到反对之声,殿下的意思是让未来的王后做这件事情。”
……
深夜,陈阳去了倭国的几个海港,把所有的海船收进空间。
此时的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代,
北朝由足利尊氏建立的室町幕府统治,天皇为光明天皇。南朝则以后醍醐天皇为首,建都吉野。北朝军队控制了关东地区,在与南朝的对抗中逐渐占据优势,南朝势力衰退,领土范围不断缩小。
室町幕府的经济收入来源多样,包括直辖领地“御料所”的地租、御家人役、武家役等。此时酒屋役和土仓役尚未成为长期税种,但京都地区的酒屋和土仓数量已较多,商业有一定发展。
赤坂城 、镰仓、京都、小田原城、冈山城 、奈良等,这些都被陈阳洗劫一空。尤其是北朝的足利尊氏及其部将控制的皇宫、贵族宅邸和寺庙等,这些没有一个放过,一一被收取。
十五日后,陈阳和海军大臣赵虎视察了济州岛,陈阳把在倭国收取的全部海船和一些建筑材料等趁夜色里取出,放置在临时修建好的海港处。
陈阳要求尽快建好海港,然后投入训练中。
随后他们前往釜山视察,陈阳用望远镜查看对面的对马岛,想着得早日拿下来。
赵虎看着陈阳的望远镜露出羡慕之色,陈阳见此,送给他,并教他怎么使用。
“赵虎,这双筒望远镜你给我保管好,丢了我要你脑袋。”
赵虎立即保证:“用命来保护好的,绝不丢失。”
陈阳又送给他一大箱200和单筒望远镜,这个给各级将士使用,下半年再次给他一批,乐的赵虎比娶了新衣服都高兴。
“看到对面的对马岛没有?入冬前拿下来,为明年的全面开战做准备。一年的时间练不出白翎岛2万海军,你回家奶孩子去。”
赵虎立即保证一定做好练兵事情,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陈阳又对江华湾、白翎岛的海军基地视察,非常满意,各项建设都在同步进行中。
在张勇的陪同下视察了陆军,对整编的安排很满意,毕竟张勇也是个狠人,之前收到汇报说为了这次整编,也是人头滚滚。
交给他一批物资,陈阳叮嘱他,海参崴可以开始准备了,为明年的全面接管做准备。
陈阳又去见了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水达达等族的首领,先为三族补充了物资。让三族控制奴儿干城和海参崴,纳尓滨会配合他们,另外带走了三族选出来联姻的女子和侍女。
回到王宫后,他命内侍总管安排他的妃嫔和侍女。
8月10号,陈阳大婚。
王后是王熙的小女儿王淑妍,17岁,长的清丽秀美。
王宫外是刚修建好的开京广场,摆满了500多桌酒席。
几十口大锅和一百多名厨子和内侍不断忙碌着。
文武臣子和勋贵,还有各界的代表参加国王和王后的婚宴。
各界的代表有:高寿的老人,学子、商界、农人、渔民、匠人等等,大家一起庆祝国王的大喜。
婚礼仪式举行过后,陈阳和王淑妍、那拉·斡兰(海西女真族)、瓜尔佳·阿岱(野人女真族)、托温·穆昆(水达达族长之女)一起出现在广场上。
陈阳拿着一个喇叭开口说道:“首先感谢各位能来参加孤和王后、王妃们的婚礼,你们之中有于国有功之臣,有各界之代表,有长寿的寿星等,谢谢你们为国家的付出,你们都是咱们东夏国的骄傲。”
广场顿时沸腾起来,很多都激动的流下泪水。
陈阳见有很多人跪了下来,开口说道:“不要跪,揖手礼或拱手礼就好,都起来。孤要让所有的东夏国人民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你们都站起来了,往后都是顶天立地的人,不需要跪。”
陈阳听着大家的欢呼声,再次说道:“孤要全体国民都过上盛世的日子,孤要让所有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商人开工坊,农民有地种,孩子们能读书,女人也可以立女户,军人保家卫国。孤再此郑重许诺:五年内不会再有一人因饥饿而死,八年没不会因没衣穿而冻死……。”
众人再次高呼起来,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等大家情绪缓过来后,“大家都应该听说了妇联的事情吧,这件事宜是交给王后牵头负责的,希望大家回去后都和各自的夫人说好此事,听从王后统一安排。另外,国会明日成立的事情,各位代表们明日参加,以后国事上也需要倾听大家的声音,好了,开席。”
接下来,陈阳和王后还有三位妃子们,在几个内侍的陪同下一桌一桌的敬酒,也说着关心的话之类的。
宴席持续到夕阳西下,大家这才不舍得离去。
回到坤德殿(兴庆殿),陈阳和王淑妍一番流程后才去洞房。看着美丽不可方物的面容,“淑妍,我答应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永不负你。”
王淑妍娇羞脸色通红的答应,“嗯。”
他伸手,为她卸去沉重的凤冠,动作轻柔。青丝如云瀑般泻下,他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耳垂,两人皆是一怔。
“今日……辛苦你了。”他开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
她轻轻摇头,声若蚊蚋:“夫君亦辛苦。”
窗外月色朦胧,窗内烛影摇红。他吹熄了案头明烛,只留床边一对龙凤喜烛长明。锦帐缓缓垂落,掩去一室春光,唯闻彼此渐沉的呼吸,与那烛火偶尔迸发的、喜悦的轻响。
第二日,国会大会开始。
每个郡道选举两名代表,作为国会的议员,五年选举制。
几个时辰后,成功选出了各地的代表。
陈阳上台讲话,台下掌声很激烈。
“今日是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东夏国的第一届议员们选出来了,孤也很高兴。孤要求你们:1.做好各地的监督监察事宜;
2.对各自地区的大小事进行调查上报,隐瞒不报着同罪论处;
3.参与地方上的民生问题工作,尤其是教育、律法、水利、医疗、环境治理等等问题的总结经验;
4.宣传国家颁布的律法与政策等;
5.做好国家的形象带头示范等
……”
详细章程由内阁宣布颁发,
下午,召开了第一届商业大会,由商业司宣布政策法令。
陈阳拿出配方:各类食品、纸、印刷、白糖、玻璃、农具、铁皮煤炉和煤球的制作、榨油工具制作等等,由众商人单独或合作成立工坊。
同时以三年为期限,做的好,做的优秀的给予东夏国皇商的冠名。
会后陈阳把:《泛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授时通考》《四民月令》《陈敷农书》《便民图纂》等书籍交给内阁,所有书籍大量印刷,作者的名字要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