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土产公司,曹山林直接找到了李师傅。当他把那个用油纸和软布层层包裹的熊胆拿出来时,李师傅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哎呦我的娘!真让你弄到了?!”李师傅小心翼翼地接过,仿佛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他走到亮处,解开包扎,仔细查看那暗绿色的胆囊,用手指轻轻按压,感受着里面的内容和弹性,又凑近了闻了闻味道。
倪丽华紧张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好!好啊!”李师傅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赞叹,“皮厚,色深,浆稠…里面颗粒感明显!小曹,你小子真是福将!这是个准‘铜胆’!差一点就摸到‘金胆’的边了!好东西!绝对的好东西!”
曹山林心中也是一喜:“李师傅,您看值多少?”
李师傅沉吟了一下,伸出两根手指,又弯下一根:“这个数,一千一!俺这就去叫刘经理,他肯定满意!”
最终,这枚熊胆以一千一百元的价格成交。加上熊掌、熊皮(虽有破损但仍值钱)以及其他零碎熊肉熊油,这一趟总共卖了一千三百多元!
揣着厚厚一沓钞票走出土产公司,曹山林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倪丽华更是觉得像做梦一样,一千多块!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走,丽华,姐夫带你去供销社,扯布买糖!”曹山林心情大好。
到了供销社,倪丽华却不像曹山林想的那样先给自己买花布头绳。她直接走到卖布料的柜台,指着一种柔软吸水的浅色棉布:“同志,这个布,给俺扯几尺,够给小娃娃做几身贴身小衣裳的。”
她又去看那种厚实耐磨的劳动布:“这个也扯几尺,给俺姐夫做条结实裤子,上山耐磨。”
然后,她竟然还记得倪丽珍偶尔提过一嘴喜欢某种淡雅的颜色,又咬牙扯了一块价格不便宜的的确良碎花布料:“这个给俺姐做件夏天穿的褂子。”
买完布,她又去副食品柜台,称了一斤奶糖,一斤鸡蛋糕,还买了一罐麦乳精。“姐怀孕辛苦,得补补。”她小声对曹山林说。
最后,她走到烟酒柜台,犹豫了一下,用剩下的钱买了两瓶本地产的“高粱烧”白酒,塞给曹山林:“姐夫,这个给你…晚上冷,喝点暖暖身子。”
她自己,却什么都没买。连最便宜的蛤蜊油都没舍得买一盒。
曹山林看着她忙前忙后,用自己挣来的第一笔“巨款”,精打细算地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买了东西,唯独忘了自己,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酸涩。这丫头,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疼。
“丽华,你也给自己买点啥,头绳,袜子都行。”曹山林提醒她。
倪丽华摇摇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俺不用,俺啥都不缺。姐和姐夫对俺好,俺心里高兴。看到你们用上俺买的东西,比俺自己穿新衣裳还高兴。”
回去的路上,倪丽华抱着那些东西,像是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眼睛亮晶晶的,嘴角一直上扬着。
到家后,她把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分给大家。把布料递给倪丽珍时,倪丽珍看着那块淡雅的花布,眼圈一下就红了,抱着妹妹说不出话来。把白酒递给曹山林时,曹山林心里暖烘烘的,觉得这酒比任何名酒都够味儿。
晚上,倪丽华就着煤油灯,拿出针线筐,开始用那浅色棉布,比划着给未出世的小外甥缝制小衣服。她的针脚或许还不够细密匀称,却一针一线都充满了真挚的爱意和期待。
倪丽珍坐在炕上,抚摸着那块的确良花布,看着灯下专注缝纫的妹妹,觉得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安心。这个家,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知恩图报、心思细腻的妹妹,而变得更加温暖和牢固。
曹山林喝着那瓶“高粱烧”,酒劲不大,却让他从心里感到暖和。他知道,倪丽华用她的方式,真正融入了这个家,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疼爱。这份亲情,远比那一千多块钱,更让他觉得富有和踏实。
日子,就在这细水长流的温情与共同的奋斗中,缓缓流淌,越过寒冬,向着充满希望的春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