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棠跟供销社谈好寄卖毛衣的事,心里踏实了不少,可转头又犯了愁——现在离长期工考试只剩三天,她得把所有精力放在复习上,根本抽不出时间织新毛衣。而且供销社要求首批至少送五件,就算考完试连夜赶工,也得半个月才能织完,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天午休时,她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空白的毛线发呆,陈姐端着饭盒走过来,看到她这副模样,笑着问:“小林,还在琢磨织毛衣的事呢?是不是没时间赶工?”
林晓棠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考试在即,根本没精力织五件。可跟供销社都谈好了,要是迟迟不送毛衣过去,人家说不定就不跟我合作了。”
“这有啥难的?”陈姐放下饭盒,凑近了些说,“不一定非要寄卖换钱啊,咱们可以‘以物换物’!你织件毛衣,跟邻居换粮票、布票,既合规又不用等,还能解家里的急。”
林晓棠眼睛一亮:“以物换物?这可行吗?会不会违反规定?”
“当然可行!”陈姐拍了拍她的手,“现在谁家没点用不上的票证?你用手工换票证,是双方自愿,又不是私下买卖,不算投机倒把。我邻居家的大姐,前阵子用一双布鞋换了三斤粮票,没人说她不对。”
旁边的王姐也凑过来,笑着补充:“就是啊!你看张婶上次跟你要毛衣,她家里粮票多,你跟她换,她肯定乐意。还有李婶,她女儿快结婚了,正缺件新毛衣,她家有布票,你跟她换布票,以后给晓梅做新衣服也方便。”
林晓棠心里的愁云瞬间散了——以物换物不仅不用赶工,还能直接换到家里急需的票证,比寄卖更灵活。她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谢谢陈姐、王姐,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林晓棠激动地说,“我今晚就跟张婶、李婶说说,看看她们愿不愿意换。”
“不用等晚上,”陈姐笑着说,“张婶下午会来厂里给她丈夫送衣服,到时候你跟她说就行。她要是愿意,你先给她织件简单的,等考试结束再织复杂的花纹。”
林晓棠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激——有同事们的帮忙和提醒,她总能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办法。
下午三点多,张婶果然来厂里了。林晓棠看到她,连忙迎上去:“张婶,您来送衣服啊?”
“是啊,给老周送件厚外套。”张婶笑着说,目光又落在林晓棠身上,“你上次说织毛衣的事,怎么样了?”
“张婶,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林晓棠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最近要准备考试,没时间织太多毛衣。您要是不着急,我先给您织件简单的,您用两斤粮票跟我换,您看行吗?”
张婶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行!太行了!两斤粮票算什么,你织的毛衣比啥都值!我这就回家给你拿粮票!”说完,转身就往家属院跑,生怕林晓棠反悔。
没一会儿,张婶就拿着两斤粮票跑了回来,塞到林晓棠手里:“粮票给你,毛衣你慢慢织,不着急。”
林晓棠接过粮票,心里满是欢喜:“谢谢张婶,我考完试就给您织,保证让您满意。”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跟张婶以物换物的事跟母亲说了,还把粮票递给她。刘桂兰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有了这两斤粮票,咱们这个月就能多吃几顿玉米面饼子了!”
林晓梅也凑过来说:“姐,那你也跟李婶换布票吧,我想要件新衣服!”
“好,明天我就跟李婶说。”林晓棠笑着说。
第二天早上,林晓棠刚到家属院门口,就看到李婶在等她。李婶看到她,连忙走过来:“晓棠,我听张婶说你用毛衣换粮票了?我也想跟你换!我用三匹布票跟你换件毛衣,给我女儿当嫁妆,你看行吗?”
林晓棠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婶这么主动,连忙点头:“行!李婶,您放心,我肯定给您织件最好看的毛衣。”
“太好了!”李婶高兴得直拍手,从口袋里拿出三匹布票递给她,“布票给你,你要是需要毛线,跟婶子说,婶子家里还有半袋红色的毛线,正好给你女儿织衣服。”
林晓棠接过布票,心里满是感激:“谢谢李婶,您真是太照顾我了。”
到了工厂,林晓棠把跟李婶换布票的事跟陈姐、王姐说了。陈姐笑着说:“我就说以物换物可行吧!你看,这才两天,就换到了粮票和布票,比寄卖方便多了。”
“就是啊,”王姐也跟着说,“以后你要是织不过来,还能跟邻居一起织,你教她们手艺,她们帮你织,你再跟她们分票证,这样既能多换票证,又不用那么累。”
林晓棠心里一动——王姐的建议太好了!她一个人织毛衣太慢,要是能跟邻居一起织,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跟邻居搞好关系,真是一举两得。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王姐的建议跟母亲说了。刘桂兰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个主意好!张婶、李婶手都巧,你教她们织毛衣,她们肯定愿意帮忙。”
林晓棠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长期工考试结束,就组织邻居们一起织毛衣,用手工换更多的票证和物资,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而赵莉莉从张副厂长那里得知林晓棠用毛衣换粮票、布票的事,气得直跺脚:“张叔,林晓棠现在越来越会赚钱了!咱们要是再不阻止她,她肯定会越来越好!”
张副厂长皱了皱眉,想了想说:“别急,考试的事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她考不上长期工,就算她能换再多票证,也成不了气候。等考试结束,咱们再想办法让她织不成毛衣!”
赵莉莉眼睛一亮:“好!张叔,这次一定要让她考不上!”
长期工选拔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林晓棠一边认真复习,一边抽空准备织毛衣的毛线。她知道,考试是她目前最重要的事,只有考上长期工,才能在厂里站稳脚跟,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以物换物的事,也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