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鼻嘴村的晨雾还没卷过老樟树梢,李伟就握着那串茶木手串站在茶园里——手串是沈亦舟当年用湘西老茶树枝做的,每颗木珠都刻着“春芽同路”,被两人的老茧磨得发亮。沈亦舟抱着刚打印的全球春芽联盟章程走来,纸页上“生态共荣,爱心无界”八个字沾着晨露,格外醒目:“非洲农机站的设备清单确定了,粉丝‘农机商阿伟’捐的五台采茶机、三台揉捻机已经装船,走苏伊士运河到蒙巴萨港要二十五天,‘非洲货代阿杰’说会全程盯运。”
“但肯尼亚的雨季要提前了。”晓茶举着卫星云图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茶芽挂饰沾了草叶,“气象粉丝‘阿晴’监测到,涅里郡下周就会进入集中降雨期,农机要是赶不上,刚种的茶苗没人采,就要烂在地里。”她点开基金会系统,“国内企业粉丝捐的‘春芽援非专项款’刚到账,走国际对公流程花了七天,现在能立刻拨付加急运费,但空运比海运贵三倍。”
“开直播!让大家投票决定!”周小雨举着直播架冲出研究所,镜头一对准茶园里的联盟旗帜,弹幕瞬间堆成绿色的海洋。“家人们!春芽援非遇到难题了!”她把卫星云图怼到镜头前,“采茶机海运要二十五天,赶不上雨季;空运能提前十五天到,但要多花60万。专项款的每一分都来自大家,现在听你们的!”
“我投空运!”粉丝“老茶客”的留言秒顶到前排,“茶苗是孩子们的希望,不能等!我再追加捐10万!”紧接着“程序员阿哲”刷屏:“我统计了实时投票,现在空运支持率89%!我刚联系了货代粉丝,埃及航空有加班舱位,明天就能装机!”“企业粉丝阿峰”直接甩来转账截图:“加急费我们公司包了,不能让非洲的孩子白等!”短短十分钟,弹幕里的追加捐款提示就没停过,晓茶盯着手机屏幕,眼圈红了:“够了!加急费凑够了!”
农机发运的第二天,张家界春芽分校的紧急电话打了过来。“小婷的弟弟小浩上山采蘑菇,掉进了山沟里!”校长阿秀的声音带着哭腔,“现在在县医院抢救,手术费要五万,小婷爸爸在非洲的工资还没发,家里拿不出钱。”李伟抓起外套就往外跑,沈亦舟已经把急救包和基金会拨款单塞进了车:“‘骨科医生阿伟’在张家界有熟人,已经联系了手术室,我们现在赶过去,三个小时到。”
山路刚下过雨,汽车在弯道处打滑,差点撞上山崖。周小雨立刻把镜头对准窗外的泥泞山路,弹幕瞬间从捐款模式切换到救援模式:“我是张家界本地人,这段路有避险车道,往前开两百米就能拐进去!”“我在县医院当护士,已经去手术室帮忙准备了!”“爱心车主阿强”的语音跳出来:“我开越野车在前面开路,你们跟着我的车灯走,保证安全!”
赶到医院时,小婷正蹲在手术室外哭,校服上沾着泥点,怀里紧紧抱着小浩采的半篮蘑菇。“李老师,”她扑过来抓住李伟的衣角,“医生说小浩的腿断了,要马上手术,我怕……”李伟蹲下身帮她擦掉眼泪,把拨款单塞进她手里:“别担心,手术费基金会全包,‘医生阿伟’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团队。”沈亦舟拎着保温桶过来,拍了拍小婷的肩膀:“你爸在非洲种的茶苗,比咱们当年种的还壮,等他回来,刚好能接康复的小浩去茶园学采茶。”
手术室外的临时休息区,李伟决定教小婷做“茶芽鸡蛋羹”——简单易做又有营养,等小浩醒了就能吃。小琳从车上搬下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便携蒸蛋器,“李老师,用春芽茶汤调蛋液对吧?我听‘营养师阿梅’说,茶氨酸能帮病人恢复体力。”她打开保温桶,“这是粉丝‘农场阿丽’捐的土鸡蛋,新鲜着呢。”
“鸡蛋要打散,加两倍的春芽茶汤,”李伟往蛋液里加了点盐,“过滤一遍蛋液会更嫩滑,蒸的时候盖个盘子,防止水汽滴进去。水开后蒸八分钟,关火焖两分钟,这样蛋羹不会老。”他把蒸好的蛋羹端出来,撒上一点茶芽碎,“小婷,等小浩醒了给他吃,告诉他这是咱们春芽人的味道,吃完就有劲好起来了。”
“春芽茶汤里的茶多糖能保护胃黏膜,”沈亦舟帮着分碗,“小浩刚做完手术,吃这个刚好。”阿凯端着自己的那份,刚要张嘴就被小琳用筷子敲了回去:“就知道吃!昨天在非洲餐厅偷喝马赛奶茶,被卡玛笑了一路,今天还不长记性?快去给小婷买份热粥,粉丝‘粥铺阿福’捐的餐券,拿着!”弹幕里“阿凯吃货实锤”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这个蛋羹配方我记下了,明天发‘术后营养餐’专题,帮春芽传递爱心!”
小浩的手术很成功。当他醒来看见床头的茶芽蛋羹,虚弱地笑了:“姐姐,这是李老师做的吗?比妈妈做的好吃。”李伟摸了摸他的头:“等你好了,李老师教你种茶,咱们一起给爸爸一个惊喜。”小婷握着小浩的手,眼泪掉在蛋羹碗里:“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医学院,回来给山里的孩子治病。”
从张家界回来,非洲传来了好消息。“农机已经到蒙巴萨港了!”卡玛的视频电话里,背景是轰鸣的采茶机,“‘货代阿杰’亲自押车,走了三天山路,刚好赶在雨前到了基地。现在我们一天能采五百斤茶芽,比以前人工快十倍!”视频里,阿米娜穿着新校服,站在采茶机旁挥手:“李老师,我学会开采茶机了!等茶卖了钱,我就去中国上大学!”
刚挂掉电话,国际茶叶委员会的邮件就发到了沈亦舟的邮箱。“春芽茶入围了‘国际金叶奖’!”沈亦舟举着手机跑过来,“这是全球茶叶界的最高奖项,评审团说我们的生态模式和爱心故事特别有感染力,邀请我们去伦敦参加颁奖典礼!”李伟点开邮件附件,评审意见里写着:“春芽茶不仅是一杯优质的茶,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希望,值得全球推广。”
伦敦颁奖典礼的前一周,李伟和沈亦舟带着精心准备的茶样和联盟手册赶往英国。出发前,秦大山把一个布包塞进李伟手里,里面是用百年茶木做的茶针,上面刻着“金叶传香”四个字:“这是我爹当年去南洋卖茶时用的,现在传给你。到了伦敦,给老外泡咱们的春芽茶,让他们知道咱们的茶有骨气、有温度。”
颁奖典礼现场,“春芽茶”的展示台被各国茶商围得水泄不通。李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中山装,衣襟绣着湘西土家织锦和非洲马赛族纹样,沈亦舟帮他把茶样摆得整齐:“别慌,就像当年在茶园直播卖第一斤茶那样,把咱们的故事讲清楚。”他递过一杯温水,“‘翻译官阿玲’在旁边候着,专业词她帮你补。”
“尊敬的各位评审,各位来宾,我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李伟。”李伟举起一杯春芽茶,茶汤在水晶杯里泛着金黄的光,“这杯茶,种在海拔800米的红壤上,用山泉水灌溉,驱虫用的是粉丝捐赠的印楝油,采摘它的,有中国的留守儿童,也有非洲的贫困儿童。每一片茶芽,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份跨越国界的爱心。”
当“国际金叶奖”的金奖证书念出“春芽茶”三个字时,沈亦舟用力攥了攥拳头,眼眶红得发亮。李伟接过证书,对着话筒声音发紧:“这个奖不属于我,属于龙鼻嘴村的乡亲,属于全国的粉丝,属于非洲的茶农,属于每一个为春芽扛过难处的人!”台下的中国粉丝举着“春芽金叶,誉满全球”的横幅,欢呼声震得屋顶发麻——那里面有当年帮他们扛水浇苗的村民,有众筹时捐出生活费的学生,还有千里迢迢来伦敦的“老茶客”团长。
颁奖典礼结束后,欧洲的茶商们排着队和春芽茶园签合同。“我们要订300吨春芽茶,”英国最大的茶叶连锁品牌负责人握着李伟的手,“我们要在每家门店设立‘春芽爱心角’,讲述春芽的故事,每卖出一包茶,就捐出一欧元给春芽基金会。”法国的经销商则直接订了50吨茶苗:“我们要在普罗旺斯种春芽茶,引进春芽模式,帮助当地的贫困家庭。”
消息通过直播传回国内,龙鼻嘴村彻底沸腾了。秦大山拄着拐杖,在老樟树下挂起了“春芽金叶耀伦敦”的大红横幅,春芽宝宝举着小国旗在横幅前跑来跑去。“咱们的春芽茶,拿了全球最高奖!”秦大山抹着眼泪,“我爹当年要是能看到这一天,肯定会笑着喝三大碗茶!”小宇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里“春芽牛批”“为国争光”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我已经组织粉丝订做了金叶纪念茶饼,每个参与捐款的粉丝都能领到,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从伦敦回来,国内传来了更重磅的消息。“春芽模式被国家乡村振兴局选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晓茶举着红头文件跑过来,“下个月要在咱们村召开全国现场会,全国各省的农业厅长都要来参观学习,还要给咱们授‘春芽样板村’的牌匾!”她顿了顿,“粉丝‘建筑商阿朗’捐建的春芽展示馆已经完工了,里面陈列着咱们从创业到现在的所有荣誉和粉丝捐赠的纪念品。”
现场会召开的前几天,全村人都在忙碌。粉丝“园艺师阿梅”带着村民们修剪茶苗,把爱心茶园整理得井井有条;“文创设计师阿峰”帮着布置展示馆,把春芽的故事做成了图文展板和VR体验区;“摄影师阿强”在茶园里安装了直播设备,让全国的粉丝都能同步观看现场会盛况。小宇带着爱心茶园的孩子们,排练着欢迎仪式的合唱,歌词是他们自己写的《春芽金叶歌》:“春芽茶,金灿灿,爱心种出金叶片;你帮我,我帮你,乡村振兴齐向前。”
现场会当天,龙鼻嘴村彩旗飘扬。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领导走进春芽茶园,小宇立刻跑过去,递上一杯刚泡的春芽茶:“爷爷,这是我种的茶,您尝尝,这是拿了国际金奖的茶。”领导接过茶杯,先闻香,再慢啜,笑着说:“这茶真香,有山的味道,有爱的味道,更有乡村振兴的味道。”他蹲下来,摸着小宇的头,“你真棒,小小年纪就会种茶,还能传递爱心,是个好孩子。”
在春芽展示馆里,李伟指着墙上泛黄的照片介绍:“这是八年前的茶园,就三亩地,我和沈亦舟两个人,白天种茶,晚上背着茶去镇上卖。”照片里两个青年穿着沾泥的胶鞋,肩上共扛着一筐茶芽,“后来粉丝帮我们众筹买了第一台揉捻机,小宇的爸爸第一个来茶园打工,现在他的技术已经传到非洲了。”他摸着展柜里那台磨得发亮的旧采茶机,“这是‘农机商阿伟’捐的第一台设备,当年它坏在山路上,我们推着它走了五公里,现在它的‘兄弟’正在肯尼亚的茶田里干活。”
“春芽模式做得很好。”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领导握着李伟的手,“你们把生态种植、爱心帮扶和互联网直播结合起来,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他亲自为龙鼻嘴村授牌,“‘春芽样板村’这个称号,你们实至名归!”台下的各省农业厅长纷纷举手:“我们要引进春芽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富起来,让更多的孩子笑起来!”
现场会结束后,春芽茶园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全国有五十个县的政府和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晓茶举着合同,“他们要引进春芽茶苗和种植技术,我们派技术员过去指导,粉丝‘农科院阿明’已经组建了二十支技术服务队,明天就出发。”她翻着订单,“国内的茶旅订单已经排到后年了,亲子民宿又扩建了二十间,都是粉丝‘建筑商阿朗’捐建的。”
暑假前夕,张家界春芽分校传来了好消息。小婷攥着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一路跑着冲进龙鼻嘴村的茶园,裤脚沾满泥点:“李老师!沈老师!我考上了!老师说我好好学,以后能考北京的医学院!”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用茶籽串的手链,“这是我用奖学金买的茶籽做的,给您俩,就像当年您给我爸爸的那样。”李伟接过手链,指腹蹭过光滑的茶籽,忽然想起小婷爸爸第一次去非洲时,也是这样攥着茶籽问“能种活吗”,喉咙一下子堵得慌:“好姑娘,你爸爸下个月回来,咱们一起去接他,让他看看他的骄傲。”
非洲的春芽基地也传来了丰收的消息。“第一批春芽茶卖了好价钱!”卡玛的视频里,背景是笑逐颜开的村民,每个人手里都捧着崭新的钞票,“我们用这笔钱给学校盖了新教室,阿米娜现在是班长了!”阿米娜举着一张奖状跑过来,身后跟着一群捧着茶苗的孩子:“李老师,沈老师,我用奖学金买了茶苗,要种在教室后面,等它们长大,我就去中国上大学!”视频最后,卡玛把镜头对准一片新茶田,田埂上插着木牌,用中文写着“春芽希望田”——那是当年李伟教他写的第一个中文词组。
中秋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全球春芽团圆节”。国内二十个省的茶农代表、非洲的卡玛父子、欧洲的经销商代表,都聚在了龙鼻嘴村。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最新的成绩:“春芽茶园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帮助全球20万个贫困家庭增收,在非洲、欧洲、南美建了十所希望小学,春芽基金会的资金已经突破1亿元!”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团圆节现场,李伟教大家做“茶芽月饼”——用春芽茶汤和面,包上莲蓉和茶芽碎,烤的时候刷上蛋黄液,象征着全球春芽人的团圆。“当年我和沈亦舟在山上守茶苗,中秋节就分一个冷馒头,”他揉着面团,笑着看向沈亦舟,“现在咱们能让这么多人一起吃月饼,值了。”他举起烤好的月饼,“这是团圆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咱们一起熬出来的味道。”
“春芽茶汤里的茶多糖能让饼皮更松软,”沈亦舟帮着分月饼,“而且茶氨酸能中和甜味,吃多了也不腻。”卡玛咬了一口月饼,眼睛亮了:“这比我们当地的甜点好吃,我要把配方带回肯尼亚,教村民们做,以后我们也过中秋节。”阿凯刚伸手要拿第二块,就被小琳用盘子挡住:“留给孩子们吃!昨天你偷吃茶芽月饼,把阿米娜的中国结都弄坏了,还没赔呢!”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我已经录了茶芽月饼的教程,翻译成十种语言发全网,让全世界都尝尝团圆的味道!”
晚上的篝火晚会,全球春芽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宇和阿米娜领着孩子们合唱《春芽金叶歌》,稚嫩的歌声飘在夜空中,中文、斯瓦希里语、英语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卡玛弹着当地的鲁特琴,沈亦舟吹着竹笛,不同的乐器奏出相同的旋律——那是希望的旋律,是爱的旋律,是全球团圆的旋律。
李伟和沈亦舟坐在茶园的最高处,晚风卷着茶香扑过来,远处的篝火晚会传来合唱声。“你看,”沈亦舟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两块茶木镇纸,用当年那台旧采茶机的木配件做的,上面刻着“金叶传香”,“这是用国际金奖的奖金做的,咱俩一人一块,比当年的手串沉多了。”他把镇纸塞进李伟手里,“当年你说要让茶苗长到非洲,我还说你太敢想,现在咱们的茶都卖到欧洲了。”
“比任何奖杯都实在。”李伟摩挲着镇纸上的纹路,那是木头自然的肌理,像极了两人掌心的老茧。沈亦舟拍了拍他的后背:“下个月去非洲参加希望小学开学礼,然后去欧洲看茶苗长势。以后咱们就在全球建‘春芽技术站’,让每个贫困地方的人,都能靠种茶过日子。”他望着山下的灯火,“当年咱们在湘西抗旱,手拉手扛水浇苗,现在这些孩子,就是咱们种出来的‘好茶’。”
“嗯。”李伟手肘轻轻撞了下沈亦舟的胳膊,心里格外踏实。远处的山泉在流淌,近处的篝火在跳动,小宇领着孩子们跑过茶田,手里举着写有“春芽”的灯笼,光影在茶苗上晃成一片。老樟树上的红灯笼轻轻摇晃,照亮了两人沾满茶渍的工装,也照亮了那些散落在全球的春芽站点——那里有新的茶苗在发芽,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第二天一早,李伟和沈亦舟就带着技术员去了永顺县。小娟举着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站在自己种的茶地里:“李老师,沈老师,我考上了!学茶叶种植专业,以后我要回来教更多人种茶!”她指着漫山的茶苗,“这是我用奖学金买的‘春芽2号’,等丰收了,茶叶卖的钱全捐给基金会,帮像我当年一样的留守儿童。”
在小娟家的新砖房里,小娟的爸爸正在炒茶,铁锅里的茶芽翻出金黄的色泽。“这是跟着‘炒茶师傅阿明’学的手艺,”他把炒好的茶装进铁罐,“现在我炒的茶,能和金奖茶比一比了。下个月我去非洲当技术总监,把咱们的炒茶手艺教给非洲兄弟。”他指着墙上挂的春芽茶园合影,照片里他站在李伟和沈亦舟中间,笑得黝黑发亮,“当年我穷得连化肥都买不起,是春芽给了我饭碗,现在我要把这碗饭端给更多人。”
从永顺县回来,晓茶带来了更惊喜的消息。“我们的春芽茶被选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的指定用茶,”晓茶举着合作协议,“论坛组委会说要在会场设立春芽模式展示区,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都学习这种生态+爱心的模式。”她顿了顿,“粉丝‘文创设计师阿峰’已经设计了论坛专属包装,用茶绿和中国红为主色调,上面印着‘春芽传爱,丝路飘香’八个字,特别大气。”
“一带一路”论坛的春芽展示区前,挤满了各国代表。李伟穿着绣着“春芽传爱”纹样的中山装,为代表们泡茶:“这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春芽茶,种在红壤里,浇着山泉水,是留守儿童和非洲儿童共同采摘的。它不仅是一杯好茶,更是‘一带一路’上的爱心使者,象征着各国人民的友好与合作。”一位哈萨克斯坦的代表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竖起大拇指:“好茶!好爱心!我们要引进春芽模式,在哈萨克斯坦种春芽茶!”
论坛结束后,“一带一路”沿线的二十个国家都和春芽茶园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国家有很多干旱地区,”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握着李伟的手,“希望能引进春芽的耐旱茶苗和种植技术,帮助当地的贫困农民脱贫。”李伟点点头:“我们已经培育出了耐旱的‘春芽2号’茶苗,粉丝‘农科院阿明’带着技术团队,下个月就可以出发,粉丝们捐的抗旱设备也已经装船,二十天就能到。”
春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盛大的年会。全村人、全国的茶农代表、全球的合作代表,都聚在了一起。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一年的成绩:“春芽茶园全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帮助全球50万个贫困家庭增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了十五所希望小学,电影《春芽的希望》续集票房突破10亿元,全部捐给了基金会!”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年会上,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台前,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春芽的成长视频——从三亩茶园到全球基地,从两个青年到万人团队。“我们要成立‘春芽国际学院’,”李伟抬手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招收全球的贫困学生,教他们种茶、制茶,让他们带着技术和希望回家。”他指着台下的小婷和阿米娜,“这两个孩子,一个要当医生,一个要学农业,他们就是春芽的未来。”
“我捐1000万!”“老茶客”团长第一个站起来,“我代表国内粉丝表个态,春芽的国际事业,我们永远支持!”卡玛举着茶杯:“我们肯尼亚的茶农也要捐款,没有春芽,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茶芽手工艺品,跑上台递给李伟:“李老师,这是我们做的,卖了钱捐给学院!”
晚宴上,李伟亲自下厨做了“全球春芽团圆宴”。茶芽炖鸡汤、茶香烤排、茶汁豆腐、茶芽月饼,每一道菜都飘着淡淡的茶香,融合了中国、非洲、欧洲的饮食特色。小宇、小娟、阿米娜端着茶杯走过来,深深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沈老师,是你们让我们知道,再小的芽,也能长成大树。”
月光洒在春芽茶园上,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祝福。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歌唱。希望小学和国际学院的工地上,灯光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世界上每一个需要爱心的角落。
李伟和沈亦舟站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望着灯火通明的村庄,望着不同肤色的笑脸。他们知道,春芽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在这片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土地上,春芽茶会继续生长,春芽人的故事会继续书写,春芽的茶香会飘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春芽的爱心会温暖天下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春芽,都能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名为爱心,名为传承,更名为“一带一路”上跨越国界的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