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基金会的铜牌刚挂在茶叶研究所的墙上,晨雾里就传来了汽车喇叭声。李伟揉了揉熬红的眼睛——为了完善基金会的救助细则,他和沈亦舟熬到了凌晨三点。晓茶举着沾着露水的文件夹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茶芽挂饰晃得人眼晕:“李老师,湘西古丈县的求助信!留守儿童小浩的爸爸上山采岩耳摔断了腿,手术费差三万,家里的茶地荒了,小浩已经退学回家喂猪了。”
“现在就走!”李伟抓起外套,沈亦舟已经把春芽茶样和基金会的救助申请表塞进了车后备箱。“粉丝‘骨科医生阿伟’刚发消息,他在湘西州医院有熟人,已经帮忙联系了床位,”沈亦舟发动汽车,“‘老茶客’团长说企业粉丝的首批捐款刚到账,走对公流程花了五天,现在资金已经划到基金会账户,随时能拨付。”
周小雨举着直播架追出来,镜头一打开,弹幕瞬间涌成了潮:“家人们!春芽基金会第一单救助行动启动!古丈县小浩家急需帮助,我们现在赶过去,全程直播!”她把镜头对准仪表盘,“距离小浩家还有两小时车程,粉丝‘当地向导阿梅’已经在路口等我们,说山路不好走,要带我们绕近路。”
刚进山,汽车就陷进了雨后的泥坑。沈亦舟下车查看,车轮已经陷下去半尺:“这路段前几天下暴雨冲松了,推不动。”周小雨立刻把镜头对准泥泞的车轮,弹幕秒变“解题现场”:“我是越野爱好者,这种情况要用树枝垫在车轮下增加摩擦力!”“我在古丈县开修理厂,马上带拖车绳过来,四十分钟到!”“木材商阿福”的语音炸响:“我让附近林场的粉丝送十捆松枝过去,保证能把车弄出来!”
半小时后,林场粉丝的三轮车拉着松枝赶到,当地村民也扛着锄头来帮忙。“先垫松枝,再用锄头刨开后轮的泥!”秦大山的远房侄子秦晓光喊着号子,他是粉丝群里的“湘西通”,“这山路我熟,等下我开我的皮卡送你们去小浩家!”李伟递过一瓶水:“太谢谢了,春芽能走到今天,全靠大家帮忙。”弹幕里“春芽一家亲”刷屏,“程序员阿哲”留言:“我已经在基金会系统里录入了小浩家的信息,捐款进度实时更新,大家放心!”
中午时分,众人终于赶到小浩家。土坯房的墙裂着缝,小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正蹲在猪圈旁拌猪食,看见李伟立刻红了眼圈:“李老师,我爸爸躺在床上不能动,妈妈去镇上借钱还没回来。”里屋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小浩的爸爸躺在床上,腿上打着石膏,床头堆着皱巴巴的缴费单。
“别担心,手术费我们基金会出。”李伟蹲下来,帮小浩擦掉脸上的泥点,指腹的老茧蹭过孩子皲裂的脸颊——那是常年握锄头种茶磨出来的痕迹,“‘医生阿伟’已经安排好了床位,明天就送你爸爸去州医院做手术。你的学费我们也包了,下周就能回学校上课。”他指着门外的荒茶地,“你家的茶地我和沈老师帮你种,等茶叶卖了钱,全是你家的收入。”小浩的爸爸挣扎着要坐起来,眼泪掉在床单上:“谢谢你们,谢谢春芽,不然我们家真的活不下去了。”
临时搭起的灶台前,李伟决定教小浩做“茶芽湘西米粉”,既当午饭,也教他一门简单的手艺。小琳从车上搬下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便携锅,“李老师,这米粉要用山泉水煮吧?我听‘美食博主阿强’说,湘西米粉的灵魂就是汤底。”她打开保温桶,“这是粉丝‘调料商阿丽’捐的茶芽酱,拌米粉特别香。”
“米粉要煮到软而不烂,”李伟往锅里加山泉水,“水开后下米粉,煮五分钟捞出来过凉水,口感更筋道。汤底用春芽茶汤加骨汤,再放一勺茶芽酱,又鲜又香。”她把煮好的米粉盛进碗里,“小浩,以后你想妈妈的时候,就自己做这碗米粉,像李老师在身边一样。”
“春芽茶汤里的茶氨酸能提鲜,比放味精健康,”沈亦舟帮着分碗,“而且茶多糖能护胃,你爸爸手术后吃这个刚好。”阿凯端着碗吸溜了一口,烫得直吐舌头:“太香了!比我在吉首吃的老字号还好吃。”小琳笑着拍了他一下:“就知道吃!吃完去帮小浩家修鸡圈,粉丝‘建材商阿伟’捐的木板已经在路上了,走了三天山路,明天就到。”弹幕里“阿凯吃货实锤”的表情包刷了屏,“建筑师阿朗”留言:“我已经设计了小浩家的危房改造方案,材料我捐,下周就动工!”
下午,州医院的救护车赶到。小浩的爸爸被抬上担架时,紧紧握着李伟的手:“等我好了,我也要去春芽茶园种茶,帮其他像我一样的人。”小浩背着新书包(粉丝“文具商阿梅”捐的),跟着救护车跑:“李老师,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了考农业大学,回来种茶!”
返程的路上,晓茶带来了好消息:“基金会的捐款已经突破300万了!‘老茶客’团长说,全国有五十家企业粉丝承诺每年固定捐款,还有粉丝‘律师阿玲’帮我们完善了救助流程,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她翻着手机,“罗马国际会议的邀请函细节确定了,下个月五号开会,联合国粮农组织让我们准备十分钟的发言,还要带春芽茶现场展示。”
刚回村,电影《春芽的希望》剧组就进驻了。导演举着剧本找到李伟:“李老师,有场戏是你教小宇种茶,我们想在爱心茶园实景拍摄,还要麻烦你当技术指导。”小宇穿着剧组的戏服,胸前别着茶芽校徽,跑过来拉着李伟的手:“李老师,我台词都背会了!‘春芽茶,香又香,爱心浇灌快成长’。”
拍摄现场,粉丝“摄影师阿强”带着团队布置灯光:“这组镜头要用逆光,突出茶苗上的露水,显得更有生机。”“道具师阿梅”摆上粉丝“茶具商阿冯”捐的老茶碗:“这些道具都是真的老物件,拍出来有质感。”李伟教小宇怎么握茶苗、怎么挖坑:“种茶要浅种,根须舒展开,浇山泉水的时候要绕着根浇,不能浇在叶子上。”沈亦舟在旁边补充:“茶苗间距要保持三十厘米,这样通风好,不容易生病虫害。”
拍了没一会儿,道具组的茶苗就出了问题——运来的茶苗叶子发蔫,像是缺水了。“这可是要拍特写的镜头,茶苗蔫了没法用!”道具师急得转圈。周小雨立刻开启直播求助,“农技师阿明”的消息秒回:“这是运输过程中闷到了,把茶苗放在阴凉处,用温水泡根十分钟,再喷点春芽茶汤,半小时就能缓过来!”“苗圃商阿福”留言:“我在湘西的苗圃有现成的‘湘茶1号’茶苗,马上派车送过去,两小时到!”
半小时后,茶苗果然缓了过来。小宇举着生机勃勃的茶苗,对着镜头笑得灿烂:“谢谢阿明叔叔,谢谢阿福叔叔,茶苗活过来了!”导演喊了“过”,现场响起掌声。弹幕里“春芽茶苗也懂爱”刷屏,“编剧阿雅”留言:“这段真实的求助我记下来了,加进电影里,更接地气!”
罗马国际会议召开前一周,李伟和沈亦舟带着精心准备的材料和茶样赶往北京,转机前往罗马。出发前,秦大山把一个布包塞进李伟手里,里面是用百年老茶木做的茶盘,上面刻着“春芽传香”四个字:“这是我爹当年去上海卖茶时用的茶盘,现在传给你。到了罗马,给老外泡咱们的春芽茶,让他们知道咱们的茶有根有魂。”
罗马国际会议中心的展厅里,“中国春芽”的展位前围满了各国代表。李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中山装,衣襟绣着湘西茶纹与土家织锦纹样,沈亦舟帮他把展示架上的茶样摆得整齐:“别紧张,就像当年在湘西茶园直播卖第一斤茶那样,把咱们的故事讲清楚。”他递过一杯温水,指腹碰了碰李伟的手腕——那是两人当年扛茶苗磨出茧子的地方,“‘翻译官阿玲’在旁边候着,专业术语她帮你补。”
“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李伟。”李伟对着话筒声音沉稳,“我们的春芽茶,种在海拔800米的红壤上,用山泉水灌溉,驱虫采用粉丝捐赠的印楝油,全程不施化肥农药。更特别的是,这些茶叶很多是留守儿童采摘的,他们用小手摘下茶芽,换成学费和医药费,撑起自己的家。”他举起一杯春芽茶,茶汤在水晶杯里泛着暖黄的光,“这杯茶,是生态的味道,是爱心的味道,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味道。”
一位非洲代表端起茶杯,先闻香,再慢啜,眼睛瞬间亮了:“这茶有焦糖的甜香,还有森林的清新感,比我喝过的肯尼亚红茶更温润。”他指着展台上的爱心茶园照片,“我们国家有很多贫困儿童,春芽模式能不能在非洲推广?”沈亦舟立刻递上翻译好的种植手册,指尖划过手册封面的“春芽同路”——那是两人共同题的字,“这是我们的生态种植技术和爱心帮扶方案,土壤改良、茶苗培育的技术都在里面,我们愿意派技术员去非洲指导,我和李伟下个月就去实地考察。”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握着李伟的手:“春芽茶园的‘互联网+生态农业+爱心帮扶’模式,为全球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我们决定在非洲设立‘春芽模式推广基地’,由你们提供技术支持,粮农组织提供资金,帮助非洲的贫困家庭通过种茶脱贫。”他递过一份合作协议,“我们正式聘请你和沈亦舟先生为‘全球生态农业推广大使’,希望你们能把春芽的故事传遍世界。”
消息通过直播传回国内,龙鼻嘴村彻底沸腾了。秦大山拄着拐杖,在老樟树下挂起了“春芽茶香飘罗马”的大红横幅,春芽宝宝举着小国旗在横幅前跑来跑去。“咱们的春芽茶,不仅成了国家标准,还要去非洲帮老外种茶了!”秦大山抹着眼泪,“我爹当年要是能看到这一天,肯定会笑着喝三大碗茶!”小宇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里“春芽牛批”“为国争光”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我已经组织粉丝订做了罗马纪念茶饼,每个参与捐款的粉丝都能领到,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从罗马回来的路上,晓茶的电话就没停过。“非洲的‘春芽推广基地’已经选好址了,在肯尼亚的涅里郡,”晓茶的声音带着激动,“当地的茶农协会派了代表来中国学习,下周就到咱们村。还有国内的‘农业出版社’,想把咱们的种植技术编成书,翻译成十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她顿了顿,“电影《春芽的希望》定档下个月,首映礼在长沙举行,邀请了很多明星和企业家,还要现场拍卖春芽茶,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基金会。”
肯尼亚茶农代表来的那天,龙鼻嘴村彩旗飘扬。代表们穿着传统服饰,走进春芽茶园就被漫山的茶苗吸引了:“这就是春芽茶?叶子这么嫩,香味这么浓!”李伟教他们怎么辨别茶芽:“要采一芽一叶,芽头要饱满,叶子要新鲜,这样做出来的茶才好喝。”沈亦舟拿着土壤检测仪:“你们那里的土壤是酸性红壤,和咱们湘西很像,稍微改良一下就能种‘湘茶1号’。”
中午的茶园厨房,李伟教肯尼亚代表做“茶芽蔬菜沙拉”,结合非洲饮食特点改良。“用春芽茶末拌沙拉酱,”李伟把茶末倒进碗里,“茶末里的茶多酚能抗氧化,还能去除蔬菜的涩味,比放橄榄油更健康。”她举起沙拉盘,“这是中西合璧的做法,你们带回非洲,既能保留当地的饮食习惯,又能融入春芽的特色。”
“春芽茶的茶氨酸能提升蔬菜的鲜度,”沈亦舟帮着分盘,“而且茶多糖能促进消化,适合非洲的气候。”一位肯尼亚代表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比我们当地的沙拉更清爽,回去我要教我的家人做。”阿凯凑过来想偷尝,被小琳用锅铲敲了回去:“昨天偷吃茶芽饼干被抓,今天还敢来?快去帮代表们搬行李,粉丝‘家具商阿伟’捐的竹床已经到了,走了十天海运,刚好能住。”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的表情包刷了屏,“翻译官阿玲”留言:“我已经把菜谱翻译成斯瓦希里语,保证他们能学会!”
下午,技术培训正式开始。粉丝“农科院阿明”带着肯尼亚代表参观茶叶研究所:“这是茶叶检测设备,能检测出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这是自动采茶机,能提高采摘效率。”他指着屏幕上的直播画面,“我们通过直播教茶农种茶,你们回去后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随时向我们请教。”
电影《春芽的希望》首映礼当天,长沙大剧院座无虚席。红毯上,李伟和沈亦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礼服,小宇和爱心茶园的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胸前别着茶芽校徽,引来阵阵掌声。导演握着李伟的手:“这部电影拍了三个月,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爱,相信一定会打动观众。”
电影开场后,影院里一片安静。当看到小宇为了给奶奶治病,凌晨三点上山采茶的镜头时,很多观众都抹起了眼泪;当看到春芽茶获得国际金奖,全村人欢呼的镜头时,影院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片尾,小浩穿着新校服,在春芽希望小学的教室里读书的画面出现,弹幕里“泪目了”“春芽加油”刷屏,“老茶客”团长的语音跳出来:“我捐100万,再建一所春芽希望小学!”
首映礼的拍卖环节,一盒由小宇和留守儿童共同采摘的春芽茶,最终被一位企业家以50万元的价格拍下。“这盒茶不仅是好茶,更是一份爱心,”企业家握着李伟的手,“我希望能和春芽基金会合作,在全国建十所希望小学,帮助更多留守儿童。”现场的企业家们纷纷举手,最终共筹集善款800万元,全部纳入春芽基金会。
首映礼结束后,李伟接到了小浩的电话。“李老师,我爸爸手术很成功,已经能下床走路了,”小浩的声音带着激动,“我回到学校了,考试得了第三名,老师说我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我家的茶地已经种上春芽茶了,‘农技师阿明’叔叔一直在帮我家照看,谢谢你们!”
回到村里,非洲推广基地的第一批茶苗已经发运。“粉丝‘货代阿杰’帮着办理了报关手续,”晓茶举着物流单,“茶苗用恒温集装箱运输,二十天就能到肯尼亚。‘农科院阿明’带着三名技术员一起去,负责茶苗的种植和技术指导。”她翻着订单,“国内的茶旅订单已经排到后年了,亲子民宿又扩建了十间,都是粉丝‘建筑商阿朗’捐建的。”
端午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茶苗认养”活动。全国的粉丝赶来认养茶苗,每棵茶苗都挂着认养人的名字和帮扶的留守儿童信息。“我认养十棵!”一位上海的粉丝握着小宇的手,“以后这十棵茶苗的收入都给你当学费,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小宇点点头,给粉丝递上一杯春芽茶:“谢谢叔叔,我一定会的!”
活动现场,李伟教大家做“茶芽粽子”。“用春芽茶汤泡糯米,”李伟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粽叶,“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有茶香,不油腻。再放一颗蜜枣,象征着甜甜蜜蜜。”她举起包好的粽子,“这是咱们春芽的特色粽子,吃着粽子,想着茶苗,心里都是暖的。”
“春芽茶汤里的茶多糖能让糯米更软糯,”沈亦舟帮着系粽绳,“而且茶氨酸能中和糯米的黏性,吃多了也不会消化不良。”阿凯举着刚煮好的粽子,烫得直甩手:“太香了!比我妈包的肉粽还好吃。”小琳笑着说:“就知道吃!吃完去帮粉丝们装茶叶礼盒,粉丝‘包装设计师阿梅’捐的礼盒上印着认养茶苗的照片,别装错了。”弹幕里“阿凯吃货天花板”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我已经录了茶芽粽子的教程,明天就发全网,让大家都尝尝春芽的味道!”
晚上,篝火晚会在茶园广场举行。粉丝们和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肯尼亚代表穿着土家织锦的外套,跟着音乐拍手。小宇和孩子们合唱了《春芽的希望》,稚嫩的歌声飘在夜空中:“春芽茶,香又香,爱心浇灌快成长;春芽苗,青又青,我们都是小星星。”
李伟和沈亦舟坐在旁边的石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手里各端着一碗刚煮的茶芽粥。“你看,”沈亦舟往李伟身边凑了凑,指着远处亮灯的希望小学和漫山茶苗,“当年咱们在湘西抗旱,两个人扛着水桶在山路上摔得满身泥,就盼着茶苗能活下来。现在倒好,茶苗不仅活了,还要去非洲扎根,孩子们也有书读了。”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两块茶木镇纸——用两人创业时种的第一棵老茶树枯枝做的,上面刻着极小的字,“春芽同路”,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这是在罗马订做的,老木匠说茶木越盘越有劲儿,就像咱们哥俩这些年一样。”
“比任何奖牌都实在。”李伟拿起一块镇纸,指腹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忽然想起八年前的雪夜——两人为了守护刚冒尖的茶苗,挤在漏风的棚屋里,就着煤油灯磨茶籽,手冻得通红也不肯停。喉咙一下子发紧,他把镇纸塞进随身的工具包,那里面还放着当年的旧手套。沈亦舟拍了拍他的后背,力道和当年扛茶苗时一样沉稳:“下个月去肯尼亚参加推广基地奠基,咱们带着秦大叔的老茶盘,给非洲兄弟泡第一杯春芽茶。以后接着干,在非洲建希望小学,把春芽的技术和爱心传得更远,让每个穷地方的孩子都能靠着茶苗读书吃饭。”
“没问题!”李伟手肘轻轻撞了撞沈亦舟的胳膊,眼角的湿意被晚风一吹,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他深吸一口带着茶香的空气,心里格外踏实。远处的山泉在夜色中流淌,“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在数着他们走过的日子;近处的篝火旁,肯尼亚代表跟着村民学唱湘西山歌,调子虽生涩却格外动人,粉丝们的笑声和孩子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龙鼻嘴村最暖的旋律。
第二天一早,李伟和沈亦舟就带着技术员去了永顺县。小娟的茶地已经长满了嫩绿的茶芽,她穿着春芽希望小学的校服,正在教其他留守儿童采茶。“李老师,沈老师,”小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我考上湘西州的重点中学了!老师说我以后能考上农业大学,回来种更多的茶!”
在小娟家的新砖房里,小娟的爸爸正在炒茶,铁锅里的茶芽翻出金黄的色泽,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这是跟着‘炒茶师傅阿明’学的手艺,”他用布擦了擦额头的汗,黝黑的脸上全是笑,“以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是你俩带着春芽来,现在我不仅能炒好茶,下个月还要去肯尼亚当技术指导。”他指着墙上挂的合影,照片里他站在李伟和沈亦舟中间,三人手里都握着刚采的茶芽,“当年你俩扛着茶苗来我家,鞋上全是泥,我就知道跟着你们干,准没错。”
从永顺县回来,晓茶带来了更惊喜的消息。“我们的春芽茶被选为‘杭州亚运会’的指定用茶,”晓茶举着合作协议,“亚运会组委会说要在运动员村设立春芽茶展示区,让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都尝尝中国的爱心好茶。”她顿了顿,“粉丝‘文创设计师阿峰’已经设计好了亚运会专属包装,用茶绿和中国红为主色调,特别大气。”
亚运会的春芽茶展示区前,挤满了各国运动员。李伟穿着绣着“春芽传香”纹样的中山装,为运动员们泡茶:“这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春芽茶,种在红壤里,浇着山泉水,是留守儿童用爱心采摘的。它不仅是一杯好茶,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温暖。”一位外国运动员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竖起大拇指:“Good tea,good love(好茶,好爱心)!”
亚运会结束后,春芽茶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欧洲的有机超市要订100吨,”晓茶一边记录一边说,“他们说要在超市里设置春芽爱心专区,播放电影《春芽的希望》的片段。还有东南亚的经销商,订了80吨,说要做茶饮料原料。”她翻着账本,“咱们的生产线已经24小时不停工了,粉丝‘食品机械阿伟’又捐了三条生产线,正在运输途中,走了十五天海运,下个月就能投产。”
春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盛大的年会。全村人、粉丝代表、留守儿童家庭、肯尼亚的茶农代表,都聚在了一起。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一年的成绩:“春芽茶园全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帮助全国20个省的个留守儿童家庭实现增收,非洲推广基地顺利奠基,电影《春芽的希望》票房突破5亿元,全部捐给了基金会!”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年会上,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台前,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春芽的成长视频——从湘西三亩茶田到全球推广基地,从两人扛茶苗到万人团队。“我们要在非洲建十所春芽希望小学,”李伟抬手拍了拍沈亦舟的后背,“还要在全国推广‘春芽模式’,帮助更多贫困茶农和留守儿童。基金会资金已突破2000万元,每一笔钱都会用在刀刃上,传递爱心,播种希望。”
“我捐200万!”“老茶客”团长第一个站起来,“我代表全国的粉丝表个态,春芽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台下的肯尼亚代表举着茶杯:“我们也要捐款,没有春芽,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茶芽手工艺品,跑上台递给李伟:“李老师,这是我们做的,卖了钱捐给基金会!”
晚宴上,李伟亲自下厨做了“春芽团圆宴”。茶芽炖鸡汤、茶香排骨、茶汁豆腐、茶芽粽子,每一道菜都飘着淡淡的茶香。小宇和孩子们端着茶杯,敬李伟和沈亦舟:“谢谢李老师,谢谢沈老师,祝春芽茶园越来越好,祝春芽基金会越办越旺!”
月光洒在春芽茶园上,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祝福。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歌唱。希望小学的教室里,灯光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世界上每一个需要爱心的角落。
李伟和沈亦舟站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望着灯火通明的村庄,望着孩子们熟睡的笑脸。沈亦舟掏出那两块茶木镇纸,在月光下轻轻碰了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知道,春芽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在这片充满爱心的土地上,春芽茶会继续生长,春芽人的故事会继续书写,茶香会飘遍世界,爱心会温暖天下。
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春芽,都能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名为爱心,名为传承,更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无限希望。